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76941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fiVniversityfor fationaRties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学院:电气工程专业:0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成员:吴宗俞黄静静张小芳指导老师:杨伟新2012年4月10日低功耗转速测量仪基本设计方案根据要求,我们主要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低 功耗转速测量仪,实时测量一个转动叶轮的转速,转 速范围为060转/秒。叶轮的半边带有一个金属片, 转速测量采用非接触方式,其检测电路框图如图 1 示,叶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图1 低功耗转速测量仪转动叶轮转连传憊器图2 叶轮结构图转速是发动机重要的工作参数之一,也是其它参 数计算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的转速测量方法有离心 式转速表测速法、测

2、速发电机测速法、光电码盘测速 法和霍尔兀件测速法等。在对各种测速方法进行分析 后提出了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系统。使用光电 传感器结合ST(公司的STC 89C5型单片机设计的一种 转速测量与控制系统。STC 89C5单片机采用了 CMOS 工艺和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而且其输入 /输 出引脚和指令系统都与MCS-5兼容关键词:单片机光电转速传感器转速测量数据处理转速测量原理一般的转速长期测量系统是预先在轴上安装一 个60齿的测速齿盘,用变磁阻式或电涡流式传感器获 得一转60倍转速脉冲,再用测频的办法实现转速测 量。而临时性转速测量系统,多采用光电传感器,从转 轴上预先粘贴的一个标志上获

3、得一转一个转速脉冲,随后利用电子倍频器和测频方法实现转速测量。不论 长期或临时转速测量,都可以在微处理器的参与下,通 过测量转轴上预留的一转一齿的鉴相信号或光电信 号的周期,换算出转轴的频率或转速。即通过速度传 感器,将转速信号变为电脉冲,利用微机在单位时间内 对脉冲进行计数,再经过软件计算获得转速数据。即:n=N/( m*T) n转速、单位:转/分钟; N采样时间内所计脉冲个数; T采样时间、单位:分钟; m每旋转一周所产生的脉冲个数(通常指测速码盘的齿数)。如果m=60,那么1秒钟内脉冲个数 N就是转速n, 即:n=N/(m*T)=N/(601/60)=N通常m为60。系统原理图 各部分模

4、块的功能: 传感器:用来对信号的采样。 放大、整形电路:对传感器送过来的信号进行放大 和整形,在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转换。 单片机:对处理过的信号进行转换成转速的实际值,送入 LED LED显示:用来对所测量到的转速进行显示。光电传感器整个测量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 3.3 所示。从 图中可见 , 转子由一直流调速电机驱动 , 可实现大 转速范围内的无级调速。 转速信号由光电传感器拾 取, 使用时应先在转子上做好光电标记 , 具体办法 可以是 : 将转子表面擦干净后用黑漆 (或黑色胶布 ) 全部涂黑 , 再将一块反光材料贴在其上作为光电标 记, 然后将光电传感器 (光电头 ) 固定在正对光电

5、标记的某一适当距离处。 光电头采用低功耗高亮度 LED, 光源为高可靠性可见红光 , 无论黑夜还是白天 或是背景光强有大范围改变都不影响接收效果。 光 电头包含有前置电路,输出05V的脉冲信号。接 到单片机89C51的相应管脚上,通过89C51内部定 时/ 计时器 T0、 T1 及相应的程序设计,组成一个数 字式转速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的组成框图优点:这种方案使用光电转速传感器具有采样精确, 采样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转速信号采集在设计中采用光电传感器采集信号, 这种传感器 是把旋转轴的转速变为相应频率的脉冲, 然后用测量 电路测出频率,由频率值就可知道所侧转速值。 这种 测量方法具有传感器结构

6、简单、 可靠、测量精度高的 特点。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测量转速的方法。 从光电传 感器发出的光照射到叶片的反光片上, 传感器接收一 次信号,经过电路传导到单片机上,单片机采用定时 计数,通过定时一分钟,记录接收到的信号次数,即 为电机的转速。转速信号处理电路设计转速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整形及 三极管整形电路。由于产生的电压信号很小,所以要 进行放大处理,一般要放大至少 1000倍(60dB),然后在进行信号处理工作。信号放大装置选用运算放 大器TL084作为放大电压放大元件,采用两级放大电 路,每一级都采用反响比例运算电路如图4.4.设计的电压放大倍数为3000倍。其中第一级放大倍数为

7、30,第二级放大倍数为100.放大后电压变化范围为 04.8V。TL084采用12V双电源供电,由于电源的 供电电压在一定范围内有幅值上的波动, 形成干扰信 号。为起到消除干扰,实现滤波作用,故供电电源两 端需接10UF的电容接地,电容选择金属化聚丙已烯 膜电容。两级运放放大所采用的供电电源均采用此接整形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正弦波信号转化为方 波脉冲信号,正弦波信号电压的最大幅值约为4.8V,最小幅值为0V。整形电路设计的是一种滞回电压比 较器,它具有惯性,起到抗干扰的作用。从而向输入 端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在整形电路的输入端接一个电 容C7 (103),起到的作用是阻止其他信号的干扰, 并且将放

8、大的信号进行滤波,解耦。R11和R仃是防 止电路短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一次整形后的信号基本上为 5V 的电平的脉冲信 号,在脉冲计数时,常用的是 +5V 的脉冲信号。如果 直接采用 -5V 的脉冲计数,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故 一般不直接使用,而是先进行二次整形。第二次用三极管整形电路,当输出为 -5V 的信号 时,三极管 VT2 (8050)的基-射极和电阻 R18 组成 并联电路电流经过 R18.R17,三极管VT2处于反向偏 置状态,所以, VT2 的集 -射极未接通,故处于截止 状态。电源回路由R19,三极管VT2的集-射极组成, 采用单电源 +12V 供电,由于集射极截止,处于断路

9、 状态,故输出电压 U0 为 V 。当第一次整形输出为 +5V 的信号时,三极管 VT2 基-射极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有电流 I 通过,故此时三极管的集 -射极处于通路状 态。电源电流流经电阻 R19,三极管的集射极到地 端,由于集 -射极导通时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电源电压主要在R佃上,其输出电压约为0V。综上 所述,三极管整形的电路的输入关系是:信号为 -5V 时,U0=+12V ;信号为 +5V 时,U0=0V。测量系统部分设计(一) 单片机单 片 机 是 单 片 微 型 计 算 机 (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的简称,是指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 中央处理

10、器CPU随机存储器 RAM程序存储器 ROM 或EPROMI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器以及串行和并 行 I/O 接口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目 前,新型单片机内还有 A/D 及 D/A 转换器、高速输入 /输出等部件。由于它的结构和指令功能都是按工业 控制要求设计的,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及其数据处理 场 合 , 因 此 , 确 切 的 称 谓 应 是 微 控 制 器(Microcontroller ).系统使用的单片机是 STC 89C51型单片机。STC 89C51单片机是基于MCS-51单片机为内核的,其输 入/输出管脚以及指令系统和 MCS-51单片机是完全 兼容的。其优越的性价

11、比使其成为颇受欢迎的8位单片机。如图3.6是STC 89C51结构框图。STC 89C51单片机的特点:它内部有一个 8位的CPU,具有4KB的 EEPROM 。128字节的RAM数据存储器,21个特殊功能 寄存器SFR。4个8位并行I/O 口,其中PO、P2为地址/数 据线,可寻址 64KB ROM 和64KB RAM.一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具有5个中断源。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脉冲输入T0 T1, 中断输入INTO INT1,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28 字节 RAM定时/计数器 T0、 T14K ROM(EPROM) (8031 无)1r并行I/O接口串行接口中断系统CPU01

12、t时钟源INT0 INT1P0 P1P2P3 TXD RXDSTC 89C51结构框图图3.7是STC 89C51单片机引脚分布图。由图我 们可以看到,单片机的引脚除了电源、复位、时钟接入、用户I/O 口外,其余管脚是为实现系统扩展而设 置的。这些引脚构成 MCS-51单片机片外三总线结构, 即: 地址总线(AB):地址总线宽为16位,因此, 其外部存储器直接寻址为64K字节,16位地址总线由 P0 口经地址锁存器提供 8位地址(A0至A7); P2 口 直接提供8位地址。 数据总线(DB: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由P0 提供。 控制总线(CB:由P3 口的第二功能状态和 4 根独立控制线 RES

13、ET EA ALE PSEN组成。T2/PL 014 0|T2GX/P1 1239Plr 2338Pl. 3437Pl. A53(51Pl.斤G亦1P1P G73-1nPl. 7833RST9D32Ftxn/R: rj1 0T3 11TXD/Pa 11 1丄30iNTI O/P: 21壬ZUiINTI31328iTO / 尸 3. 41427iTl /Pi 5152GV5R/F3. 6162S1RD/P3. ?1 724-1XTALiT123XTTALl1922vss202: 11V8P(L O/ADO P(JP 1 /AD I PR 2/AB23/AD3PU 4-/.AI4PIX 5/ADS

14、 PU G/AD6 尸d 7/AD7 ea ALE/Pmc;尸;1 7/Al 5 尸 Z 6/A I 4 PZ 5/Al 3 PZ 4/Al 2 PZ 3/AI 1 PZ 2/A10 PZ 1/A9 PX U/ASTC89C51管脚图(二)显示部分设计(1)许多电子产品上都有跳动的数码来指示电器 的工作状态,其实数码管显示的数码均是由八个发光 二极管构成的。每段上加上合适的电压,该段就点亮(2) LED数码有共阳和共阴两种,把这些LED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到一块(一般是拼成一个8字加 一个小数点)而作为一个引脚,就叫共阳的;相反的, 就叫共阴的,那么应用时这个脚就分别的接 VCC和GND。再把多

15、个这样的8字装在一起就成了多位的数 码管了。实物如图共阳型就是八个发光管的正极都连在一起,作为一条引线,用低电平驱动数码管各段的阴极。AG段用于显示数字,字符的笔画,(dp显示小数点), 每一段控制AGdp的亮度。其内部结构图:图(a)共阳型LCD,作AG共阴型就是七个发光管的负极都连在一起 为一条引线,用高电平驱动数码管各段的阳极。 段用于显示数字,字符的笔画,(dp显示小数点),每 一段控制AGdp的亮度.其内部结构图:niM图(b)共阴型LCD数码管要正常显示,就要用驱动电路来驱动数 码管的各个段码,从而显示出我们要的数字,因此根 据数码管的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式和动态 式两类。

16、静态显示驱动: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静态驱 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段码都由一个单片机的 I/O端口进行驱动,或者使用如 BCD码二-十进制译 码器译码进行驱动。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显 示亮度高,缺点是占用I/O端口多,(如驱动5个数 码管静态显示则需要5冷=40根I/O端口来驱动,要 知道一个89S51单片机可用的I/O端口才32个呢。) 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译码驱动器进行驱动,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动态显示驱动: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是单片机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动态驱动是将所 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a,b,c,d,e,f,g,dp的同名端 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

17、公共极 COM增加位 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I/O线控制,当 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 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单片机对位选通COM端电路的控制,所以我们只要将 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 该位就显示出字 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通过分时轮流控制 各个数码管的的COM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 显示,这就是动态驱动。在轮流显示过程中,每位数 码管的点亮时间为12ms,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 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 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给人的印象 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不会有闪烁感,动态显示 的效果和静态显示是一样的,能够节省大量的I/O端 口,而且功耗更低。(3)段码表下表为LED段码表LED段码表显示共阴极共阳极显示共阴极共阳极字符段选码段选码字符段选码段选码03FHC0H56DH92H106HF9H67DH82H25BHA4H707HF8H34FHB0H87BH80H466H99H96FH90H(4)动态显示仿真囂SE动态显示仿真图以上即为我们的初步设计方案!队员姓名:吴宗俞黄静静张小芳2012年4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