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97553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动物微生物?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微生物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根底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微生物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免疫学根底、血清学反响以及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别离培养、分类鉴定、微生物学诊断等方面的根本原理,根本理论和根本技能,了解该学科的开展动态和新技术、新方法,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根底.二、教材应选用体系简明,内容详实,知识新奇,富于启发性的教材三、教学方法提示本课程教学以图像、照片、实物模型、标本、 CAI等为手段,紧密联系实际,讲清

2、概念,理顺脉络,阐述规律,突出学科重点和难点.实验中,注重学生动手水平的练习和提 高,培养和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水平.四、学时分配本课程理论课讲授 42学时、实验课28学时、机动2学时,共72学时.绪言1学时第一章细菌8学时第二章病毒4学时第三章真菌2学时第四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2学时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4学时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布2学时第七章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2学时第八章免疫学根底理论3学时第九章血清学反响3学时第十章免疫学的应用2学时第十一章主要病原性细菌 4学时第十二章主要病毒3学时第十三章主要病原真菌及其他微生物 2学时实验28学时机动2学时理论教学大纲一理论课教学

3、大纲绪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微生物,明确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和目的,通过对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开展史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教学内容】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二、微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三、微生物与免疫学开展简史第一篇总论第一章 细菌【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需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和繁殖规律,掌握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和细菌的观察方法,塞悉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原那么.【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一、细菌的形态与排列二、细菌的大小三、细菌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第二节细菌的生理一、细菌的物理性状二、细菌的营养三、细菌的代谢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五、

4、细菌的别离培养第三节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一、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分类地位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第二章病毒【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病毒的形态大小、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了解病毒的物理性状及理化因素与病毒的关系、病毒增殖的特点及一般过程和病毒的分类与命名原那么,熟悉掌握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病毒的致病特点和防治方法.【教学内容】铲节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理化特性一、病场的大小及形态二、病毒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二、病是结构的对称性四、包涵体五、病毒的物理性状六、理化因素对病毒的作用七、病毒的血凝性与红细胞吸附现象八、噬菌体第F匹的询一、病毒增殖的特点及方式二、病毒增殖的一般过程三、不完全复制

5、和缺损病毒四、干扰现象和干扰素第二节3黄毒的微生物学检查一、病料的收集和送检二、病毒的别离培养三、病毒的鉴定第四节类病毒一、类病毒的发现二、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第五节病毒的分类与命名一、动物病毒分类的开展二、动物病毒分类的依据第三章真菌【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的生长要求、菌落特征和反抗力, 掌握真菌的观察、 培养方法以及 真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教学内容】钎下真菌的形态和结构一、酵母菌的形态与结构二、霉菌的形态和结构第一节真菌的繁殖方式一、无性抱子二、有性抱子第二节 真菌的生长和培养特性一、真菌的生长要求二、真菌的菌落特征二、真菌的反抗力第四章病原微

6、生物与传染【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毒力、传染等根本 概念,掌握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及限制传染病的宿效方法.【教学内容】铲节病原微生学的病原性与毒力一、病原性与毒力的概念二、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因素三、毒力的测定第二节传染一、传染的概念二、传染的发生三、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扩散与排出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微生物 的影响,熟悉消毒、防腐、灭菌和无菌概念,掌握应用物理、化学、生 物方法限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根本技术及其在兽医实践中的实际意义.【教学内容】转节物理因素一、温度二、枯燥三、渗透压四、辐射五、过滤六、

7、其他物理因素第二节化学因素一、常用消毒剂的实用性能二、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三、消毒剂的选用第三节生物因素一、抗生素与细菌素二、噬菌体第六章微生物的分布【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正常动物体及畜产品中的分布情况和作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人畜健康的危害性,掌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测定和检测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二、水中的微生物三、空气中的微生物第二节 动物体及畜产品中的微生物一、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二、畜产品中的微生物三、无菌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第七章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微生物的主要变异现象及细菌基因重组的

8、方式,了解掌握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根本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微生物遗传的物质根底一、基因组和质粒二、转座因子和独立岛第二节微生物的主要变异一、形态与结构的变异二、生化变异第三节微生物变异的机理、非遗传性变异二、遗传性变异三、基因,程第四节 微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一、理论上的意义二、实际应用第二篇免疫学根底第八章免疫学根底理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掌握现代免疫的概念、免疫类型、细胞免 疫、体液免疫、抗原、抗体等免疫学根底知识,熟悉特异性免疫的形成 过程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能够运用免疫学根底理论和根底知识解答和指导畜牧养殖业生产实际问题.【教学内容】A节免疫的概

9、念、功能和类型一、免疫的概念二、免疫的根本功能三、免疫的类型第二节非特异性免疫一、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因素二、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三、非特异免疫的增强剂第二节特异性免疫一、免疫系统二、抗原三、抗体四、机体的免疫应答第四节父态反响一、义态反响的概念二、变态反响的类型第五节免疫应答的其他问题一、自身免疫二、免疫耐受三、免疫缺陷第九章血清学反响【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掌握血清学反响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应 用,熟练掌握血清学反响实验技术.【教学内容】ITT概述一、血清学反响的概念及一般特点二、血清学反响的类型和参与成分三、血清学反响的应用方式和目的第一节沉淀试验一、液相沉淀试验二、琼脂扩散试

10、验二、免疫电泳第二节凝集试验一、直接凝集试验二、间接凝集试验三、抗球蛋白试验第四节与补体有关的试验一、补体的性质二、溶解试验三、补体结合试验第五节中和试验第六节免疫标记技术一、免疫天光技术二、免疫酶技术三、放射免疫分析四、其他免疫标记技术第七节葡萄球菌A蛋白及其应用一、葡萄球菌 A蛋白的主要特性二、葡萄球菌 A蛋白在免疫学上的应用第十章免疫学的应用【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掌握免疫学在畜禽疫病诊断、预防、治疗 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教学内容】A节免疫诊断与检测一、免疫诊断试剂二、免疫诊断与检测的应用第一节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一、免疫预防二、免疫治疗第三篇各论一章主要病原性细菌【目的要求】通过本

11、章学习,了解常见病原性细菌的致病性、形态、培养、 生化特性及反抗力,掌握病原菌的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预防方法.【教学内容】钎下葡萄球菌属一、葡萄球菌的一般特性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一节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的一般特性二、猪链球菌三、化脓链球菌第二节芽抱杆菌科一、芽抱杆菌科的一般特性二、炭疽杆菌三、魏氏梭菌四、破伤风梭菌五、肉毒梭菌第四节丹毒杆菌属猪丹毒杆菌第五节巴氏杆菌属一、多杀性巴氏杆菌二、鸭疫里默氏杆菌第六节肠杆菌属一、肠杆菌的一般特性一、埃希氏国属三、沙门氏菌属第十F主要病毒【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常见病毒的致病性、主要生物学特性,掌 握其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预防方法.【教学内容】铲节、口

12、蹄疫病毒第一节、猪瘟病毒第二节、流行性感冒病毒第四节、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第五节、伪狂犬病病毒第六节、圆环杭T毒第七节、新城疫病毒第八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第九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第十二章主要病原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常见病原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的致病性、主 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诊断方法.【教学内容】A节、曲霉属1、烟曲霉2、黄曲霉第一节、皮霉第二节、螺旋体第四节、支原体第四节、衣原体第四节、立克次氏体实验大纲: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与使用【目的要求】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2、了解显微镜油镜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实验二:细菌的根本形态及构造观察

13、【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的根本形态和排列方式2、识别细菌的特殊构造 实验三:细菌抹片的制备及染色【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2、学习和掌握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方法实验四:玻璃器皿的准备【目的要求】1、熟悉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及规格2、了解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程序3、掌握各种玻璃器皿的清洗及灭菌方法实验五:培养基的制备【目的要求】1、了解人工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及制备原那么2、掌握根底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实验六:细菌及真菌的接种、别离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真菌的接种、别离根本操作方法2、了解厌氧菌培养的原理与方法实验七:细菌、真菌培养特性观察【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真菌在各

14、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特点2、掌握细菌、真菌培养特性观察内容和方法实验八:真菌制片及形态观察【目的要求】1、掌握真菌水浸片的制备和真菌染色标本的制作2、观察酵母菌、真菌菌丝和抱子的形态特征实验九:细菌的生化试验【目的要求】1、掌握几种常用细菌的生化实验方法2、了解这些生化试验的原理实验十:药敏试验【目的要求】1、了解药敏试验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2、掌握药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十一:动物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保定法和接种法2、掌握实验动物的剖检法实验十二:沉淀反响【目的要求】1、掌握环状沉淀反响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2、掌握琼脂扩散试验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3、了解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方法及结

15、果判断实验十三:凝集反响【目的要求】1、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判断2、掌握间接血凝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判断实验十四:重要病原菌的熟悉【目的要求】1、熟悉重要病原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2、掌握重要病原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实验十五: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检验选修【目的要求】1、熟悉葡萄球菌的形态与培养特性,并掌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2、了解链球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实验十六:肠道杆菌的检验选修【目的要求】1、熟悉肠道杆菌形态与染色特点2、掌握肠道杆菌主要生化特性和其菌落特征3、掌握肠道杆菌常规检查法实验十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选修【目的要求】1、通过操作本次试验,了解掌握免疫酶测定法的根本原理及操作要点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有多种: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抑制法等等.本试验用 间接法作例实验十八:病毒的鸡胚培养选修【目的要求】掌握鸡胚尿囊腔接种培养新城疫病毒的操作技术实验十九:病毒的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选修【目的要求】掌握HA和HI的根本操作技术,了解其实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