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5+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5077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05+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05+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05+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05+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05+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优秀名师资料.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1(09全国卷7)将15ml.2mol.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0.5mol.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中n值是w.w.w.k.s.5.u.c.o.mA. 4 B. 3 C. 2 D. 1答案:B解析:M的化合价为+n,Na2CO3与MCln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2Mn+ nCO32 2 n 1510-32 4010-30.5可得n=3,故选B。2(09全国卷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 B. C. D. 答案:C解析: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从化学式可

2、以发现两者中,C与H之间的数目比为1:2,质量比为6:1,碳氢的质量分数一共为1-a,其中碳占。3(09全国卷1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 D.答案:A解析: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D m (减少) 284 106 62 x (W1- w2)解得x=,将其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 (w1- x )/W1 = ,A项正确。4(09全国卷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

3、量之比是A. 1:4 B.1:5 C. 2:3 D.2:5答案:A21世纪教育网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 ,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5(09全国卷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均属于酸,其中醋酸最强,碳酸次之,苯酚最弱。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2CO3苯酚HCO3

4、 ,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pH顺序相反,故C项正确。6(09全国卷11) 已知:2H2(g)+ O2(g)=2H2O(l) 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H= -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C14 D23答案:B解析:设H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mol。则x + y =5,571.6x/2 + 890y = 3695,解得x=1.25m

5、ol; y=3.75mol,两者比为1:3,故选B项。7(09全国卷12) OCCH3O OCO 1 mol HO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答案:A解析:21世纪教育网该有机物含有酚,还有两个酯基,要注意该有机物的酯基与NaOH水解时,生成羧酸钠,此外生成的酚还要继续消耗NaOH,故需要5molNaOH,A项正确。8(09全国卷13)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

6、x0.6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答案:B解析: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2先氧化Fe2,然后再氧化Br。2Fe2 + Cl2 2Fe3 + 2Cl,2Br + Cl2 Br2 + 2Cl,2FeBr2 + 3Cl2 2FeCl3 + 2Br2 。当x/a 0.5时,Cl2仅氧化Fe2,故A项正确。当x/a 1.5时,Fe2和Br合部被氧化,D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如B项,当x

7、=0.5a时,Cl2刚好把Fe2全部氧化,而当x=0.6a,显然Cl2还要氧化Br,而选项中没有表示,故错。9(09天津卷6)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 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答案:C解析

8、:A项,燃烧热的单位出错,应为Kj/mol,错;图中的量标明错误,应标为2molCO和2molCO2,故错。CO2气体的能量大于固体的能量,故C项中放出的能量应小于452KJ,而DH用负值表示时,则大于-452Kj/mol,正确;将下式乘以2,然后与上式相加,再除以2,即得CO与Na2O2的反应热,所得热量为57KJ,故D项错。10(09江苏卷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A. 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2NAB. 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C. 室温下,21.0

9、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D. 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答案:C解析:A.PH=13也就是意味着,则,所以,所以;B.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歧化反应),那么转移电子的数目应该为;C.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都是,则,所以,;D.标准状况下,甲醇为液态,那么甲醇的物质的量就不是,则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也不为。11(09浙江卷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A0.01mol的蔗糖溶液 B. 0.01mol的溶液C0.02mol的溶液 D. 0.02mol的溶液答案:C解

10、析: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实质为粒子的浓度。显然C项、D项的浓度比A项和C项的大,又C项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CH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C项中粒子浓度大,故混点最高。12(09广东理科基础2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Cl2中含有n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D 解析:21世纪教育网气体的气体没有交待标准状况,故A项错;1 L 01 molL-1 Na2SO4

11、溶液中含有0.2molNa+,故B项错;有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应生成2mol HCl,故C项错。Ca为+2价,故1molCa生成Ca2时失去2mol电子,即2nA,D项正确。13(09福建卷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 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C. 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答案:C解析:A项,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错;B项,乙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H小于0.1NA,错;C项,CH4的质子数为10,正确;D项,乙醇标状下不

12、是气体,错。14. 09广东化学6)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 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 个氢原子C.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答案:C解析:1molK2SO4 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则所带电荷数为2nA,A错;乙烯和环丙烷混合气可表示为(CH2)n,因此氢原子数为:nA =4 nA,B错;Cl2+2NaOH=NaCl+NaClO+H2O,Cl2发生的歧化反应,标

13、况下,22.4L氯气约1mol,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C正确;D项要考虑铁离子的水解,故D错。15. (09四川卷11)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B.C.n=m+17VcD. 答案:C16(09上海卷10)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C0.2mol质子 D0.4mol分子答案:B21世纪教育网1

14、7(09上海卷1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B常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3.4中含NH键数目为答案:B18(09上海卷1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答案:A19(09上海卷22)实验室将9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

15、18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A B和 C和 D 和FeO答案:AD20(09海南卷7)用足量的CO还原137 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PbO BPb2O3 CPb3O4 DPbO2答案:C21(09海南卷11)在5mL 0.05 mo1/L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0.1 mo1/L AgN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答案:C22(09海南卷12)已知: 答案:A23(09宁夏卷7)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

16、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w.w.w.k.s.5.u.c.o.mANO2 B.N2O2 C.N2O D.N2O4答案:A解析:根据2NxO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24(09宁夏卷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2(g)+ 1/2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A. 5% B. 17% C. 25% D.33%答案:B

17、解析:21世纪教育网1/2H2(g)+ 1/2X2(g) HX(g)的平衡常数K1为10,那么HX(g) 1/2H2(g)+ 1/2X2(g) 的平衡常数K2为1/10, 2HX(g) H2(g)+ X2(g) 的平衡常数K3为(1/10)2=0.01.设HX(g)分解xmol/L,有, 2HX(g) H2(g)+ X2(g) 1 0 0 x x x 1-x x xK3= xx/(1-x) 2= 0.01 ,得到x=0.17,所以, 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B. 17%25.(09全国卷27)(15分)w.w.w.k.s.5.u.c.o.m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

18、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00.550.100.90140.550.100.90(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

19、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_ _ _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 aX + bYcZ 开始 1.00 1.00 0转化 0.45 0.9 0.9平衡 0.55 0.1 0.9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X+2Y2Z。(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其平均速率为0.083mol/Lmin。(4)X的转化率等于0.45。(5)由题目所给图象

20、可知,在1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26. (09全国卷28)(15分)21世纪教育网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电源的N端为 极;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

21、状态下的体积: ;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 乙溶液 ; 丙溶液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答案:(1)正极 4OH-4e=2H2O + O2。2.8L 16g 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减小,OH放电, 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2)可以 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解析:(1)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即C处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

22、质量为xg。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 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 + O2。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Cu2+2e=Cu,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的m(Cu)=0.5/2 64 =16g。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

23、NaOH的浓度增大,pH变大。乙中阴极为Cu2放电,阳极为OH放电,所以H增多,故pH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K2SO4而言,其pH几乎不变。(2)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27.(09安徽卷27)(12分)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的,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含的酸性废水加FeSO47H2OE含Cr3+、Fe2+、Fe3+的溶液加NaOH溶液至PH为9,过滤滤液滤渣焙烧(1)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第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3)第步过滤得到

24、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完全转化为。理论上需要加入 GFeSO47H2O。答案:(1)Cr2O72- + 6Fe2 + 14H 2Cr3+ + 6Fe3 + 7H2O(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Fe(OH)3、Fe(OH)2 (4)13.9解析:21世纪教育网(1)第步是Cr2O7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2)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对应颜色的数

25、据;(3)从最终所得磁性材料的化学式可知,滤渣中主要有Cr(OH)3、Fe(OH)2、Fe(OH)3;(4)1L废水中的n(Cr2O72)=5.0010-3mol,根据关系式:Cr2O724Cr0.5Fe1.5FeO410FeSO47H2O,所以理论上n(FeSO47H2O)=0.05mol,m(FeSO47H2O)= 0.05mol278gmol-1=13.9g。28.(山东卷28)(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合成氨反应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26、;,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2)O2 (g)= O+2(g)+e- H1= 1175.7 kJmol-1PtF6(g)+ e-1 PtF6-(g)H2= - 771.1 kJmol-1O2+PtF6-(s)=O2+(g)+PtF6- H3=482.2 kJmol-1则反应O2(g)+ PtF6 (g) = O2+PtF6- (s)的H=_ kJmol-1。(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

27、(OH)2=2.210-20。(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答案:21世纪教育网(1)向左 不改变 (2)-77.6 (3)Cu(OH)2 Cu2+2NH3H2O=Cu(OH)2 +2NH4+(4)中 Kb=10-9/( (a-0.01)molL-1.解析:(1)在恒压条件下加入氩气,则容积增大,导致原平衡中各物质的浓度同等比例减小,所以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向左移动;催化剂仅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

28、焓变。(2)根据盖斯定律,将化学方程式+-叠加。(3)Cu(OH)2 的Ksp小于Mg(OH)2的,所以离子的浓度商首先大于Cu(OH)2 的而先沉淀;由于氨水是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4)由溶液的电荷守恒可得: c(H*)+c(NH4*)=c(Cl-)+c(OH-),已知c(NH4*)=c(Cl-),则有c(H*)=c(OH-),溶液显中性;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此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 c(NH4*)c(OH-)/c(NH3H2O)= (0.01 molL-110-7molL-1)/(amolL-1-0.01 molL-1)= 10-9/( (a-0.01)molL-1

29、.29.(09江苏卷20)(10分)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已知:2NO2(g)=N2O4(g) H=-57.20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 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 (填字幕)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NO2的浓度 D.升高温度 (2)25时,1.00g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19.14kJ的热量。则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l)的H= kJ

30、mol-1 (3)17、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0300 molL-1、c(N2O4)=0.0120 molL-1。计算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 (4)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L已达到平衡的N2H4和NO2的混合气体(17、1.01105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多少克?答案:(1)BC21世纪教育网(2)-1224.96(3)根据题意知平衡时:; K= 答:平衡常数为13.3。(4)由(3)可知,在17、1.01105Pa达到平衡时,1.00L混合气体中:则由=可得答:理论上至少

31、需消耗Cu 1.73 g.解析:(1)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2)简单的反应热计算要注意将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还要注意比例关系。(3)(4)见答案30.(09浙江卷27)(15分)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和转变成和,化学方程式如下: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0(填写“”、“”、“=”。(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32、=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上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编号。答案:w.w.w.k.s.5.u.c.o.m(1) (2) 1.8810-4mol/(

33、Ls) (3)5000 (4)C、D(5)II: 280、1.2010-3、5.8010-3:1.210-3 、5.8010-3解析:(1)自发反应,通常为放热反应,即DH小于0。(2)以NO计算,2s内NO的浓度变化为(102.5)10-4mol/L,V(NO)=7.510-4/2 =3.7510-4mol/(Ls)。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比可知,V(N2)=1/2 V(NO)=1.87510-4mol/(Ls)。(3)=5000。(4)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A项错;该反应放热,故降温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增大,B项错,C项正确;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运动,即正向移

34、动,D项正确。(5)本题为实验探究题,目的是研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研究时只能是一个变量在起作用,所以II中数据与I比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了,故其他的数据应与I完全相同;III中数据与II比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数据未变,但是温度升高,故其他数据是不能改变的。实质I、II研究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II、III研究是温度对速率的影响。作图,可根据先拐先平的原则,即最里面的线先达平衡,速率快,应对应于III(因为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三组中最高的),II比I快,因为两组温度相同,但是II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31.(09福建卷25)(17分)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

35、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实验一】收集NO气体。(1) 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 (填序号)。a.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c.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Zn+2NaOH=Na2ZnO3+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木目标。(2)选用B和 (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

36、,=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6)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 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答案:(1)C (2)D (3) (或等其他合理答案:)(4)金属锌的密度(或其他合理答案:)(5)偏大(6)(或

37、其他合理答案:)(7)劣于解析:21世纪教育网本题考查实验的探究,涉及NO气体的收集,混合物中金属含量的计算等。(1)NO遇空气立即被氧化,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时应用短进长出。(2)方案甲:Zn和Fe中只有Zn可以与NaOH产生气体,通过排水收集气体,依据反应方程式即可算出Zn的质量分数。所以需要的装置有测H2的体积的D装置。(3)Zn与H2之间量为1:1,则n(Zn)=V/22.4 mol,w (Zn)=m(Zn)/m1 = 。(4)有了Zn的质量,如果有密度,则可以求出Zn的体积,再由Zn的截面积,即可求出Zn的高度(厚度)。(5)恒压式分液漏斗产生的气体有部分残留

38、在分液漏斗上方,故排气时收集少了,所以用普通漏斗时收集的H2多一些,则计算出的Zn的量偏大。(6)减少的质量即为Zn的质量。(7)丙方案根据H2的质量差值,显然误差大,因为产生的H2质量很小,计算偏差大。32.(09广东化学19)(12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打开活塞K并通入N2;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 ;拆除装置,取出产物。(4)数据记录如下: 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39、 . 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答案:(1)关闭活塞,微热反应管,试管A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管,便于观察N2的逆流(3)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氮气,并关闭活塞。(4)2.80 产物中生成了CaO解析:(1)见答案;(2)要保证整个装置不能混入其他气体;(3)一定要使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气流;(4)要确定X值必须求出钙和氮的原子个数比根据题目给的数据可做如下计算m(Ca)=(15.08-14.80)g=0.28g,m(N)= (15.15

40、-15.08)g=0.07g,则n(Ca):n(N)= :=7:5,则x=;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则产物中就有可能混有了CaO,而Ca3N2中钙的质量分数为81.08,CaO中钙的质量分数为71.43,所以产物中混有了CaO会导致钙的质量分数减小,x的值偏小。33.(09北京卷26)(15分)21世纪教育网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I 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II将溶液与稍过量的溶液混合,得到含的浊液IV 将浊液过滤,用90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固体V煅烧,得到固体已知:在热水中分解(1) I中,加足量的铁屑出去废液中的,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3) III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4) IV中,通过检验来判断沉淀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