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激励右手批评.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4512728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手激励右手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左手激励右手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左手激励右手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左手激励右手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左手激励右手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手激励右手批评.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左手激励,右手批评 左手激励,右手批评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多数学校都大力提倡鼓励式教学、赏识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学生的心灵又是脆弱的,为了避免伤害学生的身心,打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旗号,无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只能夸不能骂,但是,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而由此所引发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也渐露头角,蛮横、任性、早熟等特征也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组织者,是课堂的管理者,在教学目标的无形压力下,必定会对学生有一定的期望,当个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干扰了教学秩序,严重违法了课堂纪律,反复地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违

2、背老师的意愿时,在经过老师多次地谆谆教诲后,教师的理性也会随之减弱,进而一时冲动,对学生进行体罚以示警戒,例如打手心、打耳光、下蹲运动、暴晒等等,甚至走上违法的极端道路,教师的恨铁不成钢随之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正确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管理与评价要求教师严格管理学生,这是教育的责任。但在教育法中,明确提出了不准体罚学生的规定,这使得教师们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既要履行责任,又不能违反教育原则。教育家马卡连珂说合适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只要存在学校教育,只要需要学校

3、教育发挥其促进儿童.化方面的智能,教 师的惩罚行为就有其存在的基础。可见,教育也需要适当的惩罚制度。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激励,给学生带来自信,带来希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批评,让学生认识自我,追求进步。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的激励与批评中寻求准确的契机,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学生既不会一味地沉浸在掌声与鲜花中,又不会让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心灵受到伤害?教师如何调节在面对问题学生时的心理?如何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与批评?面对种种问题,历时四个多月,我们在实践与探索中寻找到了答案。 一、仅批评不激励,有害身心 在老师的面前,大部分问题学生会有一定的防备与畏惧心理,但由于他们学习的

4、自觉性与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太差,随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师若在面对这样的群体时,完全采取批评的方式,例如学生没完成作业严厉训斥并罚抄 2、没完成任务留校补救等等,这样对其产生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大部分问题学生做事缓慢,在作业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本来完成作业都非常困难,再让其抄多少遍,第二天又要听课写作业,根本没有自我支配的时间。要完成老师的处罚,就会加重第二天的学业负担,为了前一天的处罚任务,他必定在课堂上来完成昨天留下的作业,还要完成罚抄任务,结果当天的课听不成,新知识没有学,当天的作业更无能力和无暇顾及,作业就会越积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加上他们先天不足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5、,势必要造成抄袭作业现象。更甚者,会放弃 学习,反正是完不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形成恶性循环。若是老师惩罚的力度重了还会引起心理疾病,最后导致严重的身体疾病。 二、仅激励不批评,错误认识 激励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理解、宽容、鼓励和提醒来爱学生,是学生们喜欢、崇尚的学习方式,但面对屡次不完成作业、学习兴趣低落、贪玩、行为习惯较差的问题学生来说,完全的激励教育是纵容,是让令他们麻木不仁的说教,这样不但不能纠正他们的问题,反而强化了他们的问题、弱点和错误。 例如一位学生多次不完成语文作业, 不交作业,而该班语文老师并未批评,而是和颜悦色地让他来到办公室,请学生坐下,首先从坚持锻炼身体

6、 积极参加劳动等方面将该生表扬了一番,然后才转到只是今天,你做得有点不够好接着,语文老师还亲切地将该生肩膀一拍:回教室去吧,老师相信你一定不会再犯的!语文老师原以为自己的赏识教育会感动这名学生,谁知该生却无动于衷,第二天仍未完成作业。教师刻意将批评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使批评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与警戒力,从而使得学生认识错误不到位,重犯错误无所谓。 三、左手激励,右手批评 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认为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既不能完全批评,亦不能完全激励,每一位问题学生都有其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教师应该找准问题差异,因材施教。 1、关爱学生,一视同仁 面对问题学生,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

7、态度,不能有歧视问题学生的思想,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决不能放弃,更不能一味地惩罚学生,要一视同仁,对问题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主动关爱他们,并且这种关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有了这种关爱做基础,他们才愿意相信你,跟你交流,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关爱的体现方式有很多,例如见面主动打招呼,或者是简单的点头微笑。 2、左手激励,右手批评 问题学生毕竟是问题学生,他们身上总是有问题的,比如说自律性不强、懒惰成性等 ,那么在主动沟通交流、建立平等关系的同时,一定要有相应的监督措施,做到奖罚分明。一味地表扬和鼓励会让他们忘乎所以,错误地认识自己的行为,这时候,适当的暴风雨也许会更有效。当然,问题学生取得了相

8、应的改进时,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这种表扬可以是口头鼓励,也可以是适当的物质奖励。 3、家校联合,协同作战 不做作业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像这类的问题学生,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这时,我们非常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力,让不做作业的学生无处藏身。因此,学校与家庭应经常联系,双方对学生的一举一动皆能了如指掌,及时扼制不做作业现象的抬头,不留坏习惯滋生的时间和空间。 4、及时反思,坚持不懈 发现问题时不仅要从学生身上找问题,同时也应反思教师自身,例如你是否了解学生的心理?你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你是否给了他们出现问题的机会?等等。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9、程,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出现反复、间接性的倒退现象,这也是正常的,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负起责任,以爱为基础,长期关注,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之,我们应该明白,教育学生因有爱才有恨,但有时我们所采用的方式恰恰与我们所倡导的爱背道而驰了。平时我们要加强学习,掌握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相应的新的教育理念,从爱的角度出发,视学生如子弟,不管他们犯了何等严重的错误,我们都可以想方设法对他们进行挽回,使他门从懵懂无知中幡然醒悟,哪怕是适当的批评与处罚,也要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使他们在老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发奋努力,因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