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16542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杨译本红楼梦看服饰及配饰表达的翻译方法论文导读: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红楼梦不仅具有举世瞩目的文学价值,还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此外,作者曹雪芹还花费了不少笔墨细致地描绘了作品中众多人物的服饰及配饰,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服饰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此外,红楼梦中人物服饰及配饰的描写可谓名目繁多,细致入微,精彩绝伦,栩栩如生,如何准确、生动、成功地再现文中反映的服饰文化无疑是译者面临的棘手问题。在英汉互译中,直译和意译是两种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关键词:红楼梦,服饰,配饰,翻译方法1. 引言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红楼梦不仅具有举世瞩目的文学价值,还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在这部

2、巨著中,中国这座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古典艺术以及传统礼仪等方方面面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此外,作者曹雪芹还花费了不少笔墨细致地描绘了作品中众多人物的服饰及配饰,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服饰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古今中外,致力于红楼梦翻译的译者不乏其人,时至今日,红楼梦已经有十余种外文译本,但是其中仅有的两个全译本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当属杨宪益夫妇的译本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以下简称杨译本)以及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德福合译的 “The Story of theStone” (以下简称霍译本)

3、。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不仅有诗词歌赋、汉语典故,还有成语谚语、对联判词,其翻译难度可见一斑。此外,红楼梦中人物服饰及配饰的描写可谓名目繁多,细致入微,精彩绝伦,栩栩如生,如何准确、生动、成功地再现文中反映的服饰文化无疑是译者面临的棘手问题。综观1980年至2009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红楼梦中服饰翻译研究的5篇论文,其中3篇都是从红楼梦中服饰描写入手,对其内在的文化底蕴进行探究,并与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进行对比,从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性角度出发,揭示文化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1篇着重讨论服饰中颜色词的翻译,以杨译本为例,试图探讨颜色词的翻译特点;另有1篇通过对杨译本和霍译本中服饰翻译的对比,分

4、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的翻译策略,比较哪种策略能更忠实于原文,更能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翻译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揭示人物身份地位和贾府奢侈糜烂的生活起着同样重要作用的配饰描写翻译的分析可以说是一块空白。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杨译本为蓝本,通过分析其中服饰和配饰部分的翻译来总结服饰和配饰翻译的有效方法。2. 红楼梦中的服饰和配饰描写红楼梦描绘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红楼世界,服饰和配饰描写的精当不仅从一个角度展现了曹雪芹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使作者笔下的一个个人物瞬间鲜活丰满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了这些生动的服饰和配饰描写,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将会失去生气,整部巨著也将逊色不少。不仅

5、如此,从古至今,在中国传统里,服饰和配饰不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象征,所以红楼梦中的服饰和配饰描写在体现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方面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红楼梦第三回一段对于王熙凤出场的服饰和配饰描写为例,“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璃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曹雪芹,高鹗,1994:22)作者曹雪芹通过细腻的笔法,浓厚的笔墨将作为荣府当家二少奶奶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

6、读者面前,同时也通过这段服饰和配饰的描写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王熙凤崇尚奢华排场,酷爱炫耀卖弄,喜欢招摇过市的性格特点,正是这段堪称经典的描写使王熙凤这位主要人物刚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过目难忘,久久回味。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服饰和配饰不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象征,因而对服饰和配饰的翻译就不仅涉及文字层面,还关系到文化层面。毫无疑问,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种文化共性与个性同在的现象也决定了服饰和配饰翻译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并存,由于已有论文已经详细分析了服饰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下文着重就杨译本中服饰和配饰翻译的有效方法作详细分析和总结。3

7、. 译者的翻译方法:在英汉互译中,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直译”, 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翻译法,即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汉语和英语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 二者之间无论在形态还是句法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例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这两种语言既有不同点又有共同点, 而且直译和意译又是相辅相成,各有所长,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不能机械地采用

8、一种方法进行翻译,而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功能和长处。3.1 直译法:通过服饰和配饰的描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五彩斑斓的服饰世界,如何真实、准确、生动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出原文中的信息,对于译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名字在我国翻译研究界乃至语言学界都广为人知,奈达翻译理论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个方面,就是其动态对等翻译观。“所谓动态对等(亦即灵活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谭载喜:2002:XIX) 奈达认为, 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翻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针对服饰和配饰描写的翻译,直译法应该是首当其冲。因为它不仅可以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可以再现原文的形式,因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动态对等,所以应该是优先选择的方法。下文就以一些实例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