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河大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516712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河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河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河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河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河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大版九年级上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学习目标:1、理解文意,背诵全文。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写景。3、理解作者特殊的心境。4、体会叙事写景中蕴涵的情思:发现生活中的美;在逆境中学会豁达乐观;善于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导入新课导语:宋朝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对月光情有独钟,他常常把月光赋予人情味,寄托自己真挚细腻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就真实地记录了他贬谪生活的一个片段。(出示作者和课题)导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课文。(自主合作)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和停顿,画出生字,共同解决。3、翻译理解。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划出疑难词语,组内或组间解决。

2、试译课文。4、背诵课文。二、探究课文。(合作交流)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苏轼谈心:1、作者为什么会深夜起行,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呢?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去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引导:月色美,赏月是乐事,可是“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明确: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苏轼的朋友很多,为何独寻张怀民?(引导了解张怀民)好友,志趣相投;被贬,遭遇相同。可以说是志同道合。“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强调“亦”、“相与”、“步”3、说到乐,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吃喝玩乐,那么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欣赏美景(月色/共同赏月等)4、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有何特点

3、?有何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月光如水、皎洁、清澈透明、空灵、洁净,月光如水、空灵、洁净创造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作者定会摆脱沉重的迁谪之感,忘怀个人的得失,而进入一个表里澄澈的透明世界。这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很平静,心无杂念。5、看着这样的美景,作者发出了什么感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顺问:是每一个夜晚都有月,每一个地方都有竹柏吗?竹柏、月只是一个象征美景的象征。那些陷

4、入宦海热衷于争夺功名利禄的人,何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更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他愿意做闲人吗?这其中也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三、拓展迁移1、在想象环节的对话中,大家已经对课文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体悟。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看到了一个的苏轼。参考:善于发现生活美;在逆境中豁达开朗;带着忧愁;乐观向上;能不断发现自我2、再读课文,写一句阅读小结(启示或收获):“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参考: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逆境是埋葬弱者的地狱,也是造就强者的天堂。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自己,重要的是自己要肯定自己、发现自己。3、以散文化的形式,或新诗分列句式,将课文内容改写。(可出示以课文内容改写成的一首新诗四、主题阅读:五、总结课文总结语:作者通过记叙一次月夜到承天寺游玩的经历,用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活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