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专题-预防医学模拟6流行病与统计.doc

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14524264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专题-预防医学模拟6流行病与统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学考试专题-预防医学模拟6流行病与统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专题-预防医学模拟6流行病与统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专题-预防医学模拟6流行病与统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预防医学03200模拟6流行病与统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发病率的分子是( )A患病人数之和B新病人数之和C感染人数之和D死亡人数之和2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 )A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数字C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3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构成图B直条图C线图 D直方图4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At检验B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5作两样本均数差别显著性检验应选用

2、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t检验B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6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总变异是( )AF值BSS总CSS组间DSS组内7队列研究主要用于( )A研究发病机理B研究职业种类C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8疾病的“三间分布”不包括A、时间分布B、中间分布C、地区分布D、人群分布9统计学中资料类型不包括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无穷资料10.表示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比重所选用的统计图是( )A.条图B.圆图C.线图D.直方图11.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百分位数B.中位数C.算术均数D.几何均数12.某医院住院病人中有15的胃癌患者,该

3、15是( )A.患病率B.发病率C.构成比D.相对比13.某地A、B、O、AB血型人数分布的数据资料是( )A.定量资料B.计量资料C.计数资料D.等级资料14.统计表内不列的项是( )A.标目B.线条C.数字D.备注15.作配对样本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 )A.两组数据独立B.两组数据不独立C.两组数据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D.两组数据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16.测量正常人的脉搏数所得的变量是( )A.二分类变量B.多分类变量C.定量变量D.定性变量17.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18.均数的抽样误差是( )A.个体观察值和样本均数之差B.个

4、体观察值和总体均数之差C.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之差D.总体均数和总体均数之差19.某种疾病的患者构成分别用轻度、中度和重度表示,该数据资料的类型是( )A.定量变量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C.等级变量资料D.多分类变量资料20.常用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极差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21.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为( )A.测量个体数据之间的差异B.测量个体数据和样本统计量的差异C.测量个体数据和总体参数的差异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22病死率就是()A死亡人数除以平均人口B与生存率相加为100C某病死亡人数除以该病的患病人数D某病的死亡率除以该病的患病率23疾病发生的条件

5、是()A一定是病原微生物侵入后基因突变引起的B一定是机体抵抗力低下引起的C一定是机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D一定是机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引起的24按照确定因果联系的标准判断因果关系()A必须满足其中一条标准B必须同时满足其中两条标准C必须满足关联特异性D满足的条件越多,该因素成为该疾病的原因的可能性越大25统计表中可以不出现的项目是()A备注B标目C线条D数字1572005年中国六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10万):83.93、4.38、9.51、35.05、103.82、10.15,据此资料画图,应选用的统计图是()A直方图B线图C构成图D直条图26对等级资料的检验,宜选用的统

6、计分析方法是()At检验B2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27t检验的主要应用是()A两个计量资料样本均数的比较B多个计量资料样本均数的比较C两个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D多个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28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分组方差是()AF值BSS总CSS组间DSS组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1在统计学中,误差的种类有(CDE )A标准误差B计算误差C系统误差D随机测量误差E抽样误差2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指标有(ABCD)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百分位数E构成比3.暴露人口

7、必须符合的条件有(AD )A.是观察地区内的人群B.观察地外的人群C.不可能发病的人群D.有患所要观察疾病的可能E.打疫苗的人群4描述计数资料的统计指标有(CDE)A均数和标准差B中位数和百分位数C率D构成比E相对比5医学统计学常用的资料类型有(ABE)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数字资料D文字资料E等级资料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率是说明发生频率或强度的指标。2.直线回归是分析两变量间数量关系的统计方法。3.对病因明确的疾病,从病因入手,应采取一级预防措施为主。4.描述某地十年间结核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宜绘制_线_图。5.直线回归是分析_

8、两变量_间数量关系的统计方法。6.病因的三角模型主要考虑病因、宿主和_环境因素_。7.均数的抽样误差是指由抽样引起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8.等级资料的比较宜选用秩和检验。9构成比是说明_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的比重或分布的指标。10正相关的相关系数应为_正数r0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回归系数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2安慰剂是指没有疗效或没有药理作用的物质,如生理盐水、淀粉等。3病因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4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散发发病的水平。5疾病分布(三间分布)疾病在不同时间、地区、人群中分布的动态变

9、化和出现的频率。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研究疾病的分布规律有何作用?(1) 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2) 指导临床实践。(3) 提出病因线索。(4) 评价医学干预措施效果。2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算相对数时分母应该有足够数量;(2)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3)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4)相对数的比较应该注意其可比性;(5)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3简述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1)计划免疫(2)传染病流行后4.秩和检验的优点是什么?(1)较好的稳定性(2)不受总体分布限制、适用范围广。5.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选择检验方法

10、、建立检验假设并确定检验水准;(2)计算统计量;(3)确定P值;(4)推断结论;6.队列研究的类型有哪些?(1)前瞻性队列研究;(2)历史性队列研究;(3)双向性队列研究;7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缺点。(1)优点: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易于保证调查质量。(2)缺点:设计复杂,技术要求高,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不适于变异过大的研究对象和患病率很低的疾病。8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1)描述疾病与健康的分布:(2)研究疾病的病因:(3)研究疾病的自然史:(4)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策略和措施:(5)疾病监测:(6)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9简述统计图的结构及绘制要求。(1)图号和图题:扼要说明图的内容,写在图的下方

11、中央位置。(2)纵轴和横轴:应均匀等距,注明数值与单位,在横轴下方和纵轴外侧用文字表明各轴所代表的含义,纵、横轴的比例以5:7或7:5为宜。(3)图例:图中用不同线条或色调代表不同事物时,需用图例说明。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叙述传染病流行的强度。流行的强度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在人群中存在的数量多少以及病例间联系的强度。(1)散发:较大范围、较长时间、较低水平(前3年平均水平3倍内)。(2)流行: 较大范围、较长时间、较高水平(前3年平均水平310倍)。(3)大流行: 很大范围、很短时间、很高水平(前3年平均10倍)。(4)暴发:局部范围、很短

12、时间、很高水平(前3年平均10倍)。2.叙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1)根据潜伏期判断感染时间,以此追查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2)确定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3)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4)评价预防措施效果:(5)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3叙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制表原则。基本结构:标题、标目、线条、数字。制表原则:重点突出、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简单明了。具体如下:(1)标题概括表的内容,写于表的上方,通常需注明时间与地点。(2)标目以横、纵标目分别说明主语与谓语,文字简明,层次清楚。(3)线条不宜过多,通常采用三线表,即顶线、底线、纵标目下横隔线。(4)表内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13、同一指标小数点位数要一致,数次要对齐。表内不留空格。(5)备注不要列于表内,如有必要,可在表内用“ * ”号标记,并在表外加以说明。4.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组织实施较容易,省时省力省钱。(2)所需研究对象较少。(3)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一病多因)。(4)一般无伦理学问题。(5)用途较广泛:病因探索、初步检验假设、干预措施效果考核。缺点:(1)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很低的因素。(2)不能确证因果关系。(3)不能直接计算分析相对危险度。(4)选择研究对象时容易产生偏倚。(5)回顾性调查时容易产生信息偏倚。5.叙述队列研究。 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

14、其各自的某种疾病结局,比较两者疾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或死亡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1)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组,观察方向由“因”及“果”,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可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一在多果)。(2)目的: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自然史、评价、预防效果。(3)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4)优点:时间顺序增强病因推断可信度(无回忆偏倚)、直接获得暴露与结局资料(论证因果关系强),直接估计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可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一在多果)、样本量大结果稳定。(5)缺点:组织实施较难(花费大、时间长),

15、容易产生失访偏倚,设计要求高。6根据表3-13所示数据,比较使用含氟牙膏与使用一般牙膏者的患龋齿率有无不同。 表3-13 用不同牙膏者的患龋齿数牙膏类型调查人数龋齿人数含氟牙膏205一般牙膏207解 改造为如表3-13A所示的双向无序四格表。表3-13A 用不同牙膏者的患龋齿率比较的四格表牙膏类型龋齿人数未龋齿人数合计含氟牙膏5a15b20一般牙膏7c13d20合 计122840 NN40,最小理论频数T212012/4065,使用卡方检验。0.4762df1,查统计用表4,单侧概率P0.05,不能以a0.05水准的单侧检验拒绝H0,“含氟”与“龋齿率”独立。不能认为含氟牙膏有降低龋齿率的作用。7.把205份标本的每一份分别接种甲、乙两种培养基,甲、乙均生长的36份,甲生长、乙不生长的34份,甲不生长、乙生长的0份,甲、乙均不生长的135份,比较两种培养基的效果是否相同。解: 将资料整理成配对四格表资料,用 McNemar检验:表3-13B 两种培养基效果的四格表甲培养基乙培养基合计生长不生长生长3634b70不生长0c135135合 计36169205bc3403440,使用校正卡方检验。计算得到32.0294 df1,查统计用表, P0.01,可认为甲培养基的效果高于乙培养基。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考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