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社区康复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27399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瘫的社区康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脑瘫的社区康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脑瘫的社区康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脑瘫的社区康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脑瘫的社区康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瘫的社区康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瘫的社区康复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脑瘫的社区康复,2,一、脑瘫的概述(一)脑瘫的定义,脑瘫 (Cerebral Palsy-CP),又称大脑性瘫痪、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还常常并发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表现。脑瘫概念的核心内容为三要素,即发育时期的脑损伤,非进行性运动障碍,永久性的姿势异常与异常运动模式。还有两个条件,即运动发育迟缓和异常姿势反射、异常运动模式。脑瘫具有发病率和患病率高的特点,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大约平均为0.2%左右,我国发病率约为0.15%0.5%左右,大部分为中、轻度患者,全国分布不均,男性多于女性。,3,人

2、体大脑结构及主要神经中枢的发布示意图,4,(二)脑瘫的症状,1.脑瘫的主要症状 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即使同一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1)运动发育落后: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比同龄儿童明显落后。具体如下:100天不能抬头;4个月后拇指向收,手张不开;5个月后不会伸手抓物;46个月不会笑,不认人,面貌异常;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15个月不会走。(2)主动活动减少:患儿的肢体很少主动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瘫、四肢瘫等。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 (3)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

3、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如坐位时,向各方向推患儿,患儿不会用手支撑。(4)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异常:锥体外系或基底节有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异常动作、运动增强、手足徐动症、舞蹈症、肌强直;小脑有病变时出现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大脑广泛病变时出现肌肉强直、震颤等。具体如下:仰卧位:伸肌张力增高,颈向后伸,下肢伸或交叉,双手拿不到前方;正中位:呈角弓反张,躯干伸展;从仰卧拉起:不能抬头,头极度后伸;直立位:下肢内旋伸直,足下垂,双腿交叉呈剪刀状;从仰卧到坐起:头后倾,下肢伸,足跖屈,躯干后伸,伸肌张力增高。,5,脑瘫患儿异常姿势示意图,6,(二)脑瘫的症状,2.脑瘫的主要并发症 具体如下:(1)体格发育障碍

4、:脑瘫病儿一般身长较正常儿童矮,营养也差,常有呼吸障碍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2)智能、情绪障碍:并发智能低下率最高,多动、情绪不稳,自闭亦多,智商测定困难。(3)癫痫:据统计约有50%的脑瘫患儿伴发癫痫。(4)语言障碍:由于发声、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和四肢运动障碍、听觉障碍、智能和生长环境等原因导致。(5)听觉障碍:难听程度从高音到低音障碍种种不一,家长应早作听力检查。 (6)视觉障碍:约20%的脑瘫患儿有眼的障碍,注要为内斜、外斜等眼球协调障碍,其次为眼震和凝视障碍及近视、上方视麻痹等。,7,(三)脑瘫的原因,1.高危儿 早产儿(胎龄32周)、未成熟儿、低体重儿(约40脑瘫儿出生时体重低于

5、2000g)、巨大儿等新生儿都是脑瘫的高危儿。2.家族因素 家属或直系亲属有先天遗传病,如变性病、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家族性先天畸形、习惯性流产、死胎、死产等。3.脑缺血缺氧 包括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1)孕妇因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高龄妊娠、习惯性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多胎、糖尿病合并妊娠、巨大儿、妊娠前三个月时病毒感染、孕期受放射线照射、一氧化碳中毒、吸烟、酗酒、长期服药等。(2)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3

6、)宫内感染:常见的感染有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包涵体等或一些传染性疾病等造成胎盘及胎儿的感染。(4)分娩因素(产时因素):产程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机能不良、羊水异常、脐带异常、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妊高征、糖尿病、双胎、多胎、剖腹产、臀位、高位中位产钳助产术分娩造成颅脑损伤、难产发生脑组织出血、重症窒息继发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新生儿因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惊厥、颅内感染、低血糖、中枢神经损伤等。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7)脑部受伤:颅脑损伤及癫痫抽搐,影响脑组织供血、供氧。如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到产

7、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4.核黄疸 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在产前、产时和产后这三个时间段,最容易造成脑瘫的是产时因素,也就是胎儿出生的过程中,其次是产前的这个阶段,最后则是产后的这个阶段。目前,在我国形成脑瘫的原因也不外乎是这些因素,其中最直接的原因主要是早产、窒息、核黄疸和产伤。,8,(四)脑瘫的分类,1.按瘫痪部位分类 A.四肢瘫 B.双瘫 C.截瘫 D.偏瘫 E.三肢瘫 F.单瘫 G.双重偏瘫,9,2.按运动障碍的性质和体征分类,(1)痉挛型(Spasticity):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瘫的70%。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

8、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 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皮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2)手足徐动型(Athetoid):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约占全部脑瘫的20%。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 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3)肌张力低下型(Hypotonic & Atonia):又称弛缓型。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 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4)共济失调型(Ataxia):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

9、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 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5)强直型(Rigidity):此型很少见到,由于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身体异常僵硬,运动减少,主要为锥体外系症状,使其四肢做被动运动时,主动肌和拮抗肌有持续的阻力,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腱反射不亢进,常伴有严重智力低下。其伸张反射呈特殊亢进状态,有时难以严格区别。做被动运动时,其四肢无论屈伸都有抵抗,给人以弯铅管、搬齿轮那样的感觉。痉挛型和强直型共同的倾向为常常伴有智能、情绪、语言等障碍,以及癫痫、斜视、流涎等。不少患者需要整形矫正。(6)震颤型(Tremor):震颤型是指身体的某部分,在一个平面内

10、呈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摇动而言。但典型的震颤症状在脑性瘫痪中极为罕见。而在手足徐动型患儿中偶可存在。(7)混合型(Mixed):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实际上是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症状混合,或者三种不同的特征症状混和导致的脑性瘫痪。,10,脑瘫的类型及损伤部位示意图,11,按程度分类,12,13,二、脑瘫的社区康复(一)脑瘫的康复原则,1.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在6岁之前(占90%),3岁以前最快(占60%),且脑瘫的最佳康复时间是在出生后69个月,因此“三早”不仅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还可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继发症,减轻致

11、残率。2.综合治疗的原则 根据神经发育规律及运动学原理,采用Vojta和Bobath等疗法为主,配合手的精细运动及语言训练,加上适当的物理疗法,结合中医的按摩及药物辅助治疗。年龄较大的部分患者需在康复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外科手术。矫形手术仅适用于痉挛型、智力尚可、年龄在5岁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手术方法可分4类:后根神经切断术;神经切断术:支配痉挛肌肉的神经分支切断术;肌腱手术;骨关节手术。3.康复、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原则 儿童时期是成长发育和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康复与教育相结合,并用游戏的方式引导患儿达到要求的动作,如抬头、翻身、爬等,互相结合有助于身心潜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4.全面

12、康复训练的原则 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患儿进行全面、多样化的康复训练,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功能补偿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也需进行干预,还要培养他面对日常生活、在会交往及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5.家长参与康复训练的原则 脑瘫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仅靠治疗师每天12小时的训练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为保证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必须让家长学会并参与患儿的康复治疗,并经常地、适当地给患儿以鼓励。因为家庭是孩子最亲切、最熟悉、最自然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各种治疗手法的开展。6.坚持长期治疗的原则 脑瘫康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切忌中断,许多治疗需要在家长的配合下与康复专业人员

13、共同完成,共同制定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及时纠正不合理的训练方法。家长和康复工作人员须有爱心、耐心和信心。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前、术后康复训练也很必要。,14,(三)脑瘫的社区康复治疗,(1)头部控制训练:此训练可增强患儿自我控制头部的能力,为改善功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做好准备。训练时,尽量由患儿主动完成抬头动作,家长或训练人员给予适当帮助,也可以利用玩具或患儿感兴趣的物品诱导抬头。抬头训练应在俯卧位、仰卧位和坐位交替进行。 俯卧位抬头训练示意图,俯卧位抬头训练示意图,15,仰卧位抬头训练示意图,仰卧位抬头训练示意图,16,坐位头部控制训练示意图,17,(2)四肢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上肢训练

14、示意图,18,脑瘫儿下肢训练示意图,19,(3)翻身训练 翻身训练示意图,20,(4)坐位训练,21,坐位平衡训练,22,(5)爬行训练,23,24,(6)站立训练,25,由坐位至站起训练示意图,扶持步行训练,26,2)用步行器辅助训练,27,3)站立步行架或交替迈步矫形器,28,29,平衡和协调运动训练,30,手部动作训练,31,脑瘫患儿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脑瘫患儿的抱姿示意图,32,脑瘫患儿卧位姿势示意图,33,进食训练示意图,34,穿脱衣物训练示意图,35,洗漱和入厕训练示意图,36,交流和参加集体活动示意图,37,3.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示意图和舌的训练示意图,38,发音训练示意图,39,(四)脑瘫的康复预防与保健1.脑瘫的康复预防:,40,营养合理,41,41,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