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燕论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28130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春燕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朱春燕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朱春燕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春燕论文.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提高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本学期,我们体育组实行高效课堂的研究。为了完成这次课题,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做的。我个人认为,一节好的体育课,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成各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外,合理贯穿整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也是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合理的运动负荷是根据学生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合规律,通过合理地安排练习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适宜的运动负荷在一定范围条件下,机体的应激将会随之变化,但并非只要施加了负荷,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效应。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负荷太小,不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而过度负荷则会出现劣变反应,

2、使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运动创伤。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环境和季节、新授课与复习课等都对运动负荷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是本专题重点解决的问题。一、告诉学生运动负荷的构成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动负荷,主要指的是负荷的量和强度这两方面。负荷量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量的大小,负荷强度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我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指标去反映负荷量和强度的大小。1、负荷量的评价指标 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2、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大小常常通过练习的速度、远度、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量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这些测量的方法和指标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的练习。他们构成了负荷的整体,彼此

3、依存而又相互影响,任何负荷的量都是以一定的强度为条件而存有,任何负荷的强度又都以一定的量为其存有的必要基础。一个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另一方面的相对应变化,我们在比较负荷的大小时,必须要将这两方面综合考虑。二、让学生在教学中运动负荷把握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分析在教学中合理调整运动负荷,常常采用的有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等。1、有运动强度没运动量项目的解决办法:例如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跳类和投掷类等练习,有一定运动强度,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场地、器材的影响,运动量往往不够,那么在调整运动负荷的时候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改变练习形式,提高练习的密度和次数调整运动量。2、有运动量没运动强度项目的解决办法:

4、在球类技术教学课中,由于技术动作复杂、难度大,特别是在新授课练习过程中往往练习强度上不去,在课堂上必须加入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或者采用比赛法、游戏法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运动强度。比赛法和游戏法在某种水准上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球类战术的教学中通过比赛的形式,既增加学生练习兴趣,又能增加练习次数,达到增加运动负荷的目的。3、既没运动强度又没运动量项目的解决办法: 在体操类教学中,像队列、技巧、滚翻等项目的教学,既没运动量又没运动强度,这时一定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力量素质练习,特别是一些有利于提高专项技能的力量练习,既能满足课堂运动负荷要求,又能促动运动技能的掌握。 4、既有运动强度又有运动量项目的解

5、决办法:如田径项目中的长、短跑的教学过程中,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一般很容易达到,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运动负荷的度呢?这时应该根据学生情况、季节、练习的时间、密度和速度来调整运动强度,达到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三、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与控制1、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在上课前既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等制定合理的运动负荷计划,又必须在课中即时的调整运动负荷,以便有效的控制合适的运动负荷。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是脉搏测量,最方便的是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

6、,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师就能够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定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能够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能够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定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脸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2、根据教材特点安排运动负荷。不同的教学内容,由于运动形式不同,对学生机体引起的变化也有差异。跑对心肺机能有明显的作用,活动过程中,脉搏的变化也很明显;而体操则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作用,脉搏变化就不那么明显。所以,教师要

7、根据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的特点来安排练习的次数、强度和练习与间歇的时间。例如,不能100米跑安排跑两次,鱼跃前滚翻也只做两次。所以,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在练习密度上加以调整,在内容搭配上多加考虑,合理安排身体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的负荷,把握身体重点部位兼顾其它部位,注重身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全面性。3、根据季节、气候、时间的变化安排运动负荷。每学期刚开始的几节课,运动负荷要小些,以后逐渐增大。上午第四节课,负荷量要适当降低,防止低血糖引起昏厥。冬天天气寒冷,运动引起的消耗相对减少,学生的练习量可以适当增加;夏季炎热,能量消耗大,负荷量应相对减少,防止中暑。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通常需要相应的加大运动负荷,但这一变化必须循序渐进地实施,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要根据不同项目运动量和强度的不同要作出适当的调整,让运动负荷更加合理的贯穿在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使有效体育课堂教学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再是一句空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