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我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28170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主席在花山.(我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毛主席在花山.(我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毛主席在花山.(我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毛主席在花山.(我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毛主席在花山.(我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主席在花山.(我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主席在花山.(我的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出毛泽东: 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2.出示课文题目 3.“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记叙了毛主席的哪几件事? 2.学

2、生自主学习。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检查生字词。 (1)检查字音:碾子 簸箕 笤帚 舀水 沏茶 (2)理解词语:干扰 旮旯 夜以继日 3.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那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完成学习单:本文按( )顺序,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 ),( )和( )等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_的高贵品质。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 三、学习细节,感悟情怀 1. 默读课文,勾画每件事中毛泽东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思考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旁边简略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请群众回来碾米 A、引导

3、学生抓住细节来谈感受 “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朗读句子,指导读准确、读通顺。 你从毛主席的这番话里,感受到了什么? (点拨:说明毛主席十分注意体察民情,它不但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B、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细细体会“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毛主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变化。引导学生抓住“皱了皱眉”、“又放下了” 体会,此时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毛主席

4、非常关心群众)加进毛主席的语言,结合动作、神态,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出示课文结尾“一位老人仔细端详着毛主席,说” 齐读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引导学生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抓住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话来体会: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它摆在特殊位置上。(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出示课文结尾“一位老人仔细端详着毛主席,说” 齐读C、帮群众推碾子学生自由谈感受,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说明老人还没有完全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一些事情,也有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出示课文结尾“一位老人仔细端详着毛主席,说” 齐读3.总结全文: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根据自己的感悟填空:毛主席,您不仅( ),还( ),我们( )您!四、体会写法,课外延伸1.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作者是如何写出毛主席的这种高贵品质的?小结写法。刚刚学会的写法进行小练笔。2.搜集的有关毛主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