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40709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序号文物类型城镇环境郊野平原地区郊野山地浅山区 和丘陵地带郊野山地深山区1古文化遗址1-5级:自保护范围向外不 小于400米的连线。另:对于古代行业遗址,自 保护范围边界以外不小于500米范围,划为五级建控 地带。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米。2-5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边 界带起,向外延展 1000米范 围。(古行业遗址同此)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 500米。 2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边界带 起,向外延展300米范围。3-5级:在2级建设控制地带以 夕卜,以有效保护文物环境为准划 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1级:自保护范围外不小于 400米;通往 保护范围的道路两

2、侧 50米范围,长度以 内的部分。2-3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带向外延展向 上200米,向下部分500米,平行部分150 米范围。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定 5级建设控制地带。2墓葬同上同上同上同上3古建筑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 200米范围内、通往保护范 围的道路两侧 50米及长度 500米范围内。2-5级:酌请划定。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米范围内。2-5级: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 向外延展1000米范围。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 500米 范围内。2级: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向 外延展500米范围。3-5级:以 周围高处的山脊线,低标高方向 的坡脚线的连线,戈U定为5级建 控范

3、围。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400米范围内、通往保护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及长度1000米以内。2-3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带向外延展向 上500米,向下部分1000米,平行部分200 米范围。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定 5级建设控制地带4石窟寺及石 刻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 500米 范围内。2级: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向 外延展500米范围。3-5级:以 周围高处的山脊线,低标高方向 的坡脚线的连线,戈U定为5级建 控范围。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400米范围内、通往保护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及长度1000米以内。2-3级:自1级建筑控制地带向外延展向 上500米,向下部分1000米,平

4、行部分200 米范围。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定 5级建设控制地带。5造像及摩崖 石刻1级:独立造像、石刻,根 据所处地环境特点,在保护 范围外100米内。2-5级:由1级建控地带以 外展延,针对既成地理状况 划定5级建控地带。同城镇环境同城镇环境同城镇环境6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优秀 建筑1级:由保护范围向外扩展300 米。2-5级:1级建设控制地带 向外展延500米,结合地 理界线,划为 2至5级建 设控制地带。同城镇环境。另:处于上坡的 建筑群,1级建设控制地带外 上坡方向至山脊线划为5级建设控制地带;下坡方向,1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1000米范围,划为2级建设控制地带。同郊野

5、平原地区。同郊野平原地区。7独立的建构 筑物完全丧失历史环境的情况下,自保护范围向外延展110米作为1级建设控制地带;保存部分历史环境的,将全部环境划入1级建设控制地带。1级控制地带以外,根据环境特征划分5级建设控制地带。8其它文物保护单位1、 城镇环境中形成群组的独立构筑物和造像(已脱离原存环境的文物)自保护范围延展110米划为1级建控地带。2、 处于原环境中的构筑物、造像,将原生环境划为1级建控地带。1级建控地带,根据需要划分2至5级。处于城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2、表中所列的皆

6、为基本界划。3、表中“级”相当于图示中的“类”,即“1级”为“第一类建设控制地带”。4、几个地理概念:(1 )平原:地形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形;地区开阔,通视良好,通行方便的平原或草原地区。(2)丘陵: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20 80米的大小丘陵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20-40%以内。(3)浅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80150米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50%以内。(4)深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60%以内。文物“保护范围” 划定标准类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造像及摩崖石刻近现代重要史

7、迹和代表性建筑物其它文物保护单位划 疋 办 法1、以最大遗存范围、或最大 可能范围的边界为基本界 戈叽2、有历史上遗留的原始界线 的,以原始界线为基本界划。3、与本体密不可分的历史环 境和有特点的地形地貌划入 基本界划。4、延伸至地面以下的古遗 址,以文物本体基底边界的 最深处标高为起点,向斜上 方四周做虚拟45线,线上端 与地表相交的各点连接形成 的边线,作为基本界划。埋 深浅于3米的遗址,以基底 边界向外3米处的连线作为 基本界划。冋古文化遗 址。1、以历史上遗存的界 墙、路网、沟壕为基本 界划。2、无历史界线的,以能 够包含当前保护单位的全部构成要素的范围为 基本界划。3、古建筑延伸至地

8、面以 下的,以文物本体基底 边界的最深处标高为起 点,向斜上方四周做虚 拟45线,线上端与地表 相交的各点连接形成的 边线,作为基本界划。埋深浅于3米的遗址, 以基底边界向外 3米处 的连线作为基本界划。1、石窟寺以洞窟边 缘、同期建造的专用 的交通设施和道路 遗址的边缘为基本 界划。2、有历史遗留界线 的,以原始界线为基 本界划。3、洞窟顶上及背后 的山体,凡有可能因 工程影响石窟安全 的区域,均划入文物 保护范围。4、独立的洞窟,且 无历史边界的,洞窟 开放面向外侧扩展50米。同石窟寺及 石刻。同古建筑。执行古遗址、古建筑 的划定标 准。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保护范围要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结合地理环境即成地理界划,即实际保护范围。2、以基本界划为基础向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