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传记读后感.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41020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家传记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家传记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家传记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家传记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家传记读后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学家传记读后感爱因斯坦文集读后感 爱因斯坦是一位科学巨人,又是一位纯朴的哲学家。他 的哲学智慧如同他的科学成就一样,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敬意。爱因斯坦承认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自然。但在这一 点上,爱因斯坦却不否认数学是科学,他说: “科学陈述的 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象在数学中就是那 样。”尽管如此,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的共性却是明显的, 他认为这就是 “求真” 或者说 “追问是”。除了客观性以外, 他还认为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科学本身没有感情愿 望,没有善恶观念。 “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 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 ” 那么,科学与伦理毫不相关么

2、 ?爱因斯坦认为并非如此。 他首先承认“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 理的准则”,但伦理准则要表达清楚和贯彻贯一致,就离不 开科学理性,特别是逻辑理性。在他看来,伦理准则不是直 观的,也不是任意想象的,而是从一些隐含的前提中推论出 来的。要推出有效,自然要讲逻辑。这些隐含的前提是“伦 理公理”,它在某些方面像形式公理一样可以没有意义,但 事实上却是人们经验的升华, 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伦 理公理”的来源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痛苦和灭亡的倾向, 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爱因斯坦文集里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科学的、一 般认识论的、数学哲学的、科学哲

3、学的、伦理学的、哲学观 的、社会学的、政治的,等等。尽管这本文集对许多重要的 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严密的论证,但这不足以泯灭这 部文集的价值,毕竟这只是一部随笔,而随笔的作用主要在 于启发人 ; 另外,毕竟爱因斯坦是一位科学超人,是我 们崇敬的“人化之神” ,就像他说的人类不能没有宗教性的 信仰一样。1938 年 10 月在纽约预计于第二年春季开幕的世界博览 会工地上,把一些纪念品装在一只坚固的金属盒里,埋在地 下,准备等到 5000年后(即 6939年)让后代子孙把它掘出来 打开。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写给五千年后子孙的 一封信也被装进了该金属盒并埋在了地下。该信的内容如下:

4、“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 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已利用机器的力量横渡海洋,并 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 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 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角落互通讯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 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 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的人民还 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一想到将来,都不 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 智和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 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 正当的优

5、越感来读这封信” 。( 引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 文集 )爱因斯坦也是 20 世纪有很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从他 这封信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大科学的家世界观、人生观和 社会观以及对世界和平和全人类前途的深情关怀。他是全人 类命运的关注者。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对人 类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 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这句话充分表明他对五千年后世界 的想象也是美好的。今天的世界已经跟爱因斯坦生活的年代大不一样,人类 文明不断进步,发达的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生活和工作上 的方便条件。今天的世界比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更为太平,并 且世界大部分地方的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富足。

6、伽利略传读后感伽利略伽利雷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也是第 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 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是近代实验科学与机械唯物 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伽利略是一个很伟大的科学家,他 凭着自己的天赋和才智,发明了两角规、温度计、望远镜等 等,还彻底推翻了“地心说” ,扞卫了“地球绕着太阳转” 的真理。而读完伽利略传后,我被他深深震撼了,我忽 然觉得,他的伟大并不是来源于他的智慧,而是体现在他对 真理的执着追求。在黑暗宗教法庭的暴虐压强下,在塞满压 抑空气的科学虚空之中,真理对于伽利略来说,不是兴趣所 致的盲目坚持,

7、而是不可抗拒的神圣。千百年来,有多少科 学家用自己坚定的心去扞卫了璀璨并无法忽视的科学和真 理啊 ! 在黑暗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科学家们用对科学的热 爱,去点燃真理的火把,带领人们大踏步地前进、去探索另 一个光明的世界,愚昧阻挡不了他们,因为科学家们会用实 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对的,也因为真理对人心有着永恒不灭的 吸引,人类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布鲁诺为了扞卫哥白尼的 日心说,被活活烧死 ; 伽利略为了科学研究,触犯了宗教利 益,从而终身监禁。可是,他的望远镜知道,是他伽利 略为人类揭开了宇宙的面纱,人们也知道,没有他,也许就 没有钟表、温度计。我很感激这样一群科学家,是他们的奉 献与牺牲为人类开辟

8、了一条道路,那些伟大的思想,则成了 科学时代永不熄灭的火种。正是这些像伽利略一样的科学家 们的执着,才造就了这样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他们,是最 可敬的人。伽利略的故事告诉我: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破壳而出, 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正因为科学与神学的相互 碰撞,才使现在的人们如此珍视科学技术的诞生。我会继承 伽利略那为追求真理而不畏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努力学习, 伴着先哲之光,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永不停歇地追求真理。牛顿传读后感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人物传记一一牛顿传,书中的主人公是牛顿。牛顿从小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 过世了,牛顿长大了,家里的生活却越来越紧张, 为了生活, 母

9、亲改嫁了。这些不幸,给了牛顿沉重的打击,但这并没有 影响到他对成为木匠的渴望和对做小发明的喜爱。刚刚入学 时,他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而且常常被那些调皮的同学欺 负。他开始好好学习了,考上了皇家中学。不久后,那里流 行鼠疫,他只好停学回家,但这是他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日子, 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了光的散射等现象。后来他考取进了 剑桥大学,结识了许多有名的科学家,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开创了经典物理,给科学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牛顿他是一个艰苦的人,是一个平凡但又不平凡的人。他怎样在不幸与艰苦中废寝忘食学习的,他努力探索,给科 学界做出贡献。我看了牛顿的故事后,心里不禁流过了一丝 惭愧,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要让妈妈再为我操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