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202X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42709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202X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X202X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X202X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X202X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X202X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202X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202X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第5节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3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的信息和相关的技术。4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科学探究是了解科学的基本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需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并有初步体验的实例为载体。结合学生初步具有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认识、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要着重提高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收集并处理数据,以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启

2、示学生要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探究奠定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曾经在我们脑海中盘旋过,例如:(1)当我们跳起后,不论跳得多高,为什么总是落到地上?(2)为什么一颗小小的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3)我们又是怎样从小小的婴幼儿长成现在的青少年?小结:对于这些问题,大家都思考过,但你有没有研究过?你想知道该如何去研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究。2了解了“天花和牛痘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谈谈科学家进行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入自己身边的探究。二、新课探究

3、:(一)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出示两展台灯。问: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台灯?生:有。问:你们会使用台灯吗?生:会。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台灯的操作。(现象:一盏台灯亮了,另一盏不能亮。)问: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生:一盏台灯亮了,另一盏不能亮。问:从观察的现象中,你思考到什么问题?生:台灯为什么不亮?问:你认为导致台灯不亮的原因有哪些?生:可能停电了;可能开关坏了;可能导线断了;可能插座未插好;可能灯泡坏了讨论:(1)原因1:停电,不可能,其余灯都亮着。(2)原因2:电线断了,可能性极小。(3)原因3:

4、可能是插头、开关、灯泡中某一个部位故障。问:在这么多的猜想与假设中,你想先验证哪个假设?为什么?生:灯泡。因为,灯泡出故障的可能性最大,检验灯泡最简单。问:我们怎么判断灯泡的好坏?生:(1)观察灯泡;(2)换新灯泡;(3)或将此灯泡换到另一台灯上。请学生演示(怎么检验?)。观察到现象:甲台灯亮了,说明灯泡坏了。台灯不亮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请你说出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1提出问题:台灯为什么不亮?我们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根据观察,观察到乙台灯不亮,提出问题的基础往往在于仔细的观察。2建立猜想与假设: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么多的猜想与假设的?依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日常生活经验或所学知识越多,越有利于猜

5、想与假设的提出。3设计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在实验中你是如何验证假设的?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在观察中收集证据,验证假设。4得出结论:灯泡坏了。小结:上述过程是我们探究台灯为什么不能亮的基本过程,也是我们研究其他问题的一般过程,更是科学家探究科学的一般过程,只不过科学家在探究中比我们更善于发现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能设计更好的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想与假设罢了。我们把这个通过发现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称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后,我们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究身边一些有趣的现象?(二)一起探究。1脚印的探究。问:每天,我们都在行走,都

6、会留下一串串脚印。你是否观察和研究过自己和同学们的脚印?生:没有。问:但有些人却十分关注人们留下的脚印,他们是谁?生:警察在犯罪现场勘察罪犯留下的脚印。问:为什么警察如此关注罪犯留下的脚印?生:可能通过脚印了解罪犯的身高、体重、职业、性别等。问:除了警察,还有哪些人关注人们留下的脚印?生:考古学家测量古代人的脚印,希望了解古人的身高、体重、性别等。师:可见脚印可能与人的身高、体重、性别有关。现在我们主要探究: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有什么关系?问:你认为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到底有什么关系?生:脚印长度可能与身高成比例,或身高越高,脚印长度越长。问:你是怎么想到的?生:小时候脚印小,长大后脚印大。问

7、:你该如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生:通过测量不同人群的身高和脚印的长度。问:测哪些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生:测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重人的脚印的长度与身高,多测几组数据。问:测量时使用哪些测量工具?生:刻度尺和钢卷尺。问:怎么记录这些数据?(表格法和图象法)表格包括哪些内容,使用表格有何优点?(便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如何再次检验结论是否正确?(通过讨论、交流、另测数据检验等)在台灯的探究中,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台灯各部分的结构;在我们研究脚印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直接测量脚印的长度。但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是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如当我们生病发烧时,能否直接观察到病变的器官?不能。

8、这些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问题就像被包裹在盒子里的东西,该如何去探究呢?2黑盒实验。出示一个盒子。问:首先从这个盒子开始。不打开盒子,该怎么运用我们的智慧和已有知识来了解盒子里装的东西?生:通过实验测量与判断。问:怎么测量与判断?生:摇,感觉物体的大小;移,估计物体的形状;吸,判断是否为铁制物体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体验一下。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师: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了解盒内物体有多大?什么形状?估计是什么材料做的?并将操作记录在表中,最后阐述自己的探究过程。看看哪组猜得最快,判断得最准确。请学生依据表格,阐述自己探究的基本过程当学生叙述完之后,打开盒子,观察盒内物体,检验学生推测的结果

9、。若学生判断错误,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判断错误。操作步骤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好、更接近被推测物体的方法?(分析操作步骤)小结:对黑盒中物体的探究,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中,逐步接近盒中的物体。人们对许多问题的探究也是如此;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究也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中逐渐逼近真理。思考:黑盒是否一定是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问题是黑盒问题?三、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从台灯熄灭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然后通过所学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了脚印和黑盒问题。除了今天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外,在我们的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在自然界中,你还能发现或提出问题吗?你知道该如何去研究吗?四、家庭作业:五、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