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的感热估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45312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的感热估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的感热估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的感热估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的感热估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的感热估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对于全球大气环流和中国的天气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在高原大气的热量源汇与地面的热量平衡中, 感热通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由于青藏高原地形及地表状况复杂, 气候条件差异较大, 加之高原上的观测站点缺乏代表性,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计算一直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利用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资料, 结合多种卫星遥感资料, 建立了高原感热通量参数化方案,建立了感热20002014年的序列,研究了近15年来高原感热的时空变化特征, 并分析其与积雪、风速、 地 - 气温差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1) 通过修改原始廓线公式, 增加了植被指

2、数和植被高度表征的植被作用项,得到粗糙度的优化方案。使用地 - 气温差修正, 得到热传输附加阻尼(kB-1) 的改进方案。最终得到了一套适用于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的感热参数方案。使用站点观测资料的热力输送系数对本文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证明该估算方案具有一定合理性。比较了 ERA-Interim、JRA-25、NCEPR1 NCEPR2套再分析资料的感热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趋势, 本文估算结果覆盖了其他结果的大值区域 , 最值分布基本一致。20002014年各种资料均呈现感热增加的趋势,但本文的感热计算值大小与观测资料结果最为接近。(2)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相关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发现动力学粗糙度

3、(Z0m)、 热传输附加阻尼、热力学粗糙度(Z0h) 的空间分布与植被指数 (EVI) 密切相关, 各参数在高原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对于不同的生态地理区域, 热力输送系数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 高的植被高度、 密度和地表的热力特征对应高的热力粗糙度和热力输送系数(CH)。 青藏高原感热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季节演变特征大致为夏季>秋季 > 春季 > 冬季 , 高植被和地-气温差偏大的区域感热偏大。2000年以后 , 高原感热的年际变化趋势总体为增强, 不同区域又呈现不同的变化速率, 其中中西部腹地感热为微弱的减弱趋势, 东南部作为平均感热最大的区域 , 其年际增加速率也最大。(3) 青藏高原感热通量与积雪关系显著, 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其中春季积雪对夏季感热的影响要强于春季同期相关。青藏高原感热通量与风速的关系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 大多分区在春季呈正相关 , 而夏季和冬季呈负相关, 秋季有正有负。青藏高原感热通量与地-气温差关系显著 , 除了东部两个分区在夏季呈负相关, 秋季未通过信度检验, 其他分区在各个季节都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与感热计算公式一致。结果可能会受植被的生长状况变化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