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45586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原因 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20XX年XX月多年的企业咨询豉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机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我们结合各类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待对以后的工作有壹定的借鉴。一、 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壹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说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 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 “触发” 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能够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

2、了事故。所以,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1、 、 侥幸心理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壹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没关系,以前有壹次我这么干过”、 “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 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2、 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当下: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当下方方面面。3、 意识迂回意识迂回又称白日梦。这是壹种

3、内心引发的不注意现象。它的表现是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注意的对象在内心,好象在凝视某个对象,实际上视而不见,充而不闻,心不在焉,木然地处于白日做梦的状态。所以,白日梦的心理状态对安全威胁很大。4、 思想麻痹这里所指的是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没有经验的青工身上,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不知有些险情已预示着需要及时处理。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有危险”、 “设备情况好不会有事”,因而放松警惕,对操作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中了。5、 盲目自信有的老值班员认为自己干了十几年的工作,管道怎么走,阀门开多少壹清二楚,图纸全在脑

4、子里,不会有事,凭经验工作。可是人总有迷糊的时候,壹不留神就会出现失误,造成事故。这种盲目自信是过分相信自己的本领,存在怕损害自尊心的心理状态。仍有壹种盲目自信,和保守的心理联系在壹起,因循守旧,沿用落后的工作方式,拒绝学新知识,新技术,客观上由于先学的东西对后学的东西有干扰作用,这对安全也是不利的。6、 不懂装懂不懂装懂是虚荣心在作怪。没有知识,硬要显示自己知识丰富,没有技术,装作技术高明的样子,明明没有懂,仍不负责任的下结论。所以,提高思想水平,消除虚荣心理也很重要。7、 敷衍马虎由于工作不安心,产生厌倦心理,认为自己大材小用,工作敷衍塞责,马虎凑合,也容易发生事故。有的人认为工作任务简单

5、,小事壹桩,边走边想其他的事,结果错关阀门,造成事故。8、 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是指壹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好奇心理是由兴趣驱使的,兴趣是人的心理特征之壹。本来这种心理有积极的壹面,但在生产的过程中,若不恰当的将好奇心理付诸好奇行动,就可能变成事故的祸根。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新进厂的工人和刚毕业的学生身上, 他们在跟师傅巡回检查的时候,见到什么都好奇,都想摸摸,但他们仍没有掌握规章制度、脑子里仍没有安全概念,任凭好奇心和某种感情驱使做出某种举动,是壹定会出事的。9、 情绪异常情绪低落或情绪过于兴奋,都可能成为事故苗子。操作人员如遇到夫妻吵架、失恋、和领导闹别扭等心理不痛快时,消极情绪占了上

6、风,可能有烦躁、消沉、怨恨等不良心境,必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忘掉按规章办事等,出事故的可能性很大。兴奋是壹种积极的情绪,可能产生壹种好的心境,但过于兴奋,忘乎所以,也会神魂颠倒,违反常规,导致事故。二、事故发生时的心理状态1 、心理和生理同时处于紧张状态有的人在事故发生时紧张得几乎到了恐惧的程度。意外情况引起高度情绪紧张,有时更容易造成操作错误,使事故扩大。2、只将注意集中于眼前的事物之壹 有的人被紧急情况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就可出现这种情况。人在异常状态时,特别是在发生意外事件甚至生命悠关时,接受信息的瞬间,首先反应的是眼睛能见到的直接事物或直接刺激引起的事物,此时,有的人员对接

7、受的信息的方向性没有选择的可能,只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事物之壹,处理事故时只扑向壹个地方或只去处理某壹且不相关的操作,而忘记操作顺序,乱了手脚,顾此失彼。这些都是事故发生时人的不正常心理状态。3、自认倒霉、患得患失事故责任人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可能在想: “在下真倒霉,给我遇上了” , “壹切都完了, 同事要埋怨我了,领导会批评我,对我另眼相见”这种“倒霉论”和患得患失,造成思想障碍和情绪干扰,对处理事故非常不利。有了这种情绪,就会影响当时全面了解事故现象和作出冷静的判断,有了这种顾虑,也就影响果断大胆地处理事故。这种心理也可能出当下事故处理之后。三、事故发生后的心理状态1 、怕负责任的心理有的人出

8、了事故后,怕负责任,在叙述事故起因和过程时避重就轻,强调客观,有的甚至掩饰过错,更有甚着破坏现场,弄虚作假。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故调查,而且容易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教训,针对自己的不安全思想和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麻痹思想,认真学习规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能力。领导也应该实事求是的对待事故责任者,全面分析和见待问题,正确处理不同的责任者,领导也要承担自己要承担的责任。2、事故难免心理有的人出了事故总想推卸责任,自己安慰自己,认为事故是难免的,不是我出就是你出,要领导不要大惊小怪。或者,拿别人和自己比,说某某人不是也出过事故吗,何必说我呢。按他的逻辑,彼此彼此,不必认真。 “事故难免论”是壹种消极悲观的论点,这种论点对安全管理的加强,强化安全教育,搞好安全检查、布置和落实防范措施都有影响。所以,这种论点要不得,必须严肃批评,帮助消除这种心理。3、 “怕井绳”心理事故后, 不只是事故责任者,甚至壹些其他职工和领导都有胆小怕事、草木皆兵的害怕心理,正所谓“壹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职工抱着“多壹事不如少壹事”的缩手缩脚的态度,责任者本人也可能要求换工作,这种心理和表现能够理解,但不科学,对安全工作也没有好处,正确的态度是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接受教训,鼓舞士气,变坏事为好事,使单位和个人都信心十足的去保证安全,提高安全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