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理化生]中考化学必考点归纳与冲刺训练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54740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三理化生]中考化学必考点归纳与冲刺训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最新[初三理化生]中考化学必考点归纳与冲刺训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最新[初三理化生]中考化学必考点归纳与冲刺训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三理化生]中考化学必考点归纳与冲刺训练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三理化生]中考化学必考点归纳与冲刺训练优秀名师资料.doc(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三理化生中考化学必考点归纳与冲刺训练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考查】解题对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区分变化和性质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具体体现、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性质一般用“能、难、易、会、就”等将来时态用语;变化一般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态或用“在”等现在时态的用语。?能辨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一般指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一般指物质的热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腐蚀性等。?了解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可推知性质)

2、。 练习: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葡萄酿成酒 B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C 海水晒盐 D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描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C 云变成雨 D 石油合成塑料、橡胶 3、下列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中,包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 C 蜡炬成灰 D 滴水成冰 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 用苛性钠干燥O、H 22C 石蕊遇酸变红色 D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5、 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3、 ) A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用木炭烤肉串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干冰进行降雨 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 A 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气体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 C 水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气体 D 氯酸钾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气体 7、?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来保存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 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

4、业-一氧化碳能燃烧 B、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灭火 C、做化工原料 D、温室中做气肥 二、【实验的考查】解题对策:?了解常见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名称、熟悉中考指导书所述常用仪器的使用,(特别留意铁架台、烧杯、酒精灯、试管、量筒、玻璃棒、长颈漏斗、漏斗、分液漏斗、集气瓶、蒸发皿等;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燃烧匙、蒸发皿、试管(谐音为“染发馆”) ?明确一些计量仪器测量的数据(天平能精确到0.1g、量筒能精确到0.1ml、广泛试纸

5、只能测到整数、烧(杯能粗略的量取液体) (?了解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入试剂瓶)及需要用的仪器尤其配制溶液的玻璃仪器(烧杯、第 - 1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量筒、玻璃棒);过滤、蒸发结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制取气体装置(选择的依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一般有两种制取装置即为固固加热(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气体装置(选择依据:(根据气体的水溶性、毒性和密度来选择,一般有瓶口向上排空气发起、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法如SO、CO、HCL、HS?

6、用NaOH溶液吸收;点燃法如CO、H可直接点燃;收集法如用气2222(球收集);干燥装置(大进小出);洗气装置(导管长进短出)?用作排水搜集气体时就“短进长出”,用作干燥装置(排气搜集时密度大的时“长进短出”,密度小的“短进长出”。 ?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某组成成分存在时:先净化后验证;净化时先验证水蒸气后验证其它气体。 ?了解实验室制取O、CO、H、H还原CuO、CO还原FeO的实验步骤 现象和注意事项。CO还原FeO的顺22222323(口溜(关羽稳坐军帐中,C、O进帐报军情;忽然烈火起地上,关羽变成包公郎;包公急令退烈火,军帐无损变暖房;留下C、O吹军帐,直到暖房冷到凉;尾气C、O害人精,通

7、过碱液再点灯;)。C还原CuO的顺口溜(真李逵、假李逵,水晶宫里抡大锤;忽觉烈火宫外烤,真假李逵见真晓;真李逵红光满面,假李逵化气逃跑;)。稀释浓HSO(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有危险,我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 24?图甲装置的优点:能有效的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图乙装置的优点:能防止倒吸 (一氧化碳还原FeO23 练习: 1、?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D. 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

8、1河南)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托盘天平 D.蒸发皿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 - 2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B.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取出导管 C.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药品处加热 D.测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使用 2、某学生实验过程中获得以下数据,不合理的是( ) A.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8.5ml浓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

9、大理石样品质量为23.5g C.用PH试纸测定某工厂排放的污水PH,5.20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3.8, 4、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O)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O能跟CO反应生成O和另一种固体化合222222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O反应生成O,化学方程式为:2NaO+2HO=4NaOH+O?。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222222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室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表明CO未被NaO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 222?O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的哪些性质, 22?若A装

10、置产生的CO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O能否与NaO反应生成O22222 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 (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 。 5、在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的实验中,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 Cu,2HSO(浓) ,CuSO,SO?,2HO 24422? 乙方案: 2CuO,O, 2CuO CuO,HSO=CuSO,2HO 2 2442?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案制取80g硫酸铜,甲方案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98g,请计算乙方案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

11、量为多少, ?通过对比这两种实验方案及计算结果,你认为选用哪种方案更好, ;请说明你的理由 。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与分析可知,探究某一化学问题时,除了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恰当的实验装置外,还应考虑 等因素。 6、?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利用该装置进行下列有关实验(必要时可使用量筒、导管)操作方法正确 是( )。 A(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将CO从a管通入广口瓶 2B(收集氧气:将O从b管通入装满水的广口瓶 2C(测定H的体积:将H从a管通入装满水的广口瓶中 22D. 除去CO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从b管通入盛有适量浓硫酸的广口瓶中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

12、不正确的是( ) 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的速率 第 - 3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石灰水浓盐酸 石灰石C A B (第,题?) (第6题?) (第,题) 7、某学生设计了如上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根据该学生设计的装置和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石灰石和浓盐酸作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不能达到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的目的,其原因是: 。为达实验目的,在不变动实验仪器装置的情况下,

13、改正的方法是: 。 (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 ,实验现象是: 。 (3)装置C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3?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 ?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 盘,称其质量。然后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 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原因是 。 ?

14、溶解:用量筒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到室温。 若某同学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则其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8,(填“,”“,”“,”)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右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为 时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 溶质为 (写化学式)。 ?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9、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A C B ?采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

15、反应条件需满足什么条件, ?B装置可以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可采用C装置(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的一种气体的的名称,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该气体。 三、【物质的分类】解题对策: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类别,明确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尤其氧化物的概念是中考的热点。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划分,其中CH是最简单的4第 - 4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有机化合物。凡是说物质俗名的均指的是纯净物如:酒精、纯碱、烧碱等。初中常见的混合物:空气、矿泉水、自来水、海水、煤、石油、生铁、钢、石灰石、天然气、盐酸、溶液

16、等。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循序排列的是( ) A 冰水共存物 干冰 氮气 B 石油 煤 天然气 C 洁净的空气 氯化氢 液态氧 D纯碱 酒精 水银 2、下列各物质按非金属氧化物 混合物 单质的循序排列的是( ) A加碘食盐 天然气 水银 B 黄铜 澄清石灰水 沼气 C冰 含氮35,的NHNO钢 D 干冰 乙醇汽油 金刚石 43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 ) A(食盐 食醋 B(生铁 氢气 C(空气 纯碱 D(冰水共存物 烧碱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冰水 钢铁 B 空气 蒸馏水 C 水银 液氧 D

17、汽油 葡萄糖 5、下列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水、天然气 B、氧化物:过氧化氢、干冰、三氧化二铁 C、碱:熟石灰、纯碱、烧碱 D、有机物:碳酸、甲烷、酒精 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金刚石、水银属于金属材料 C、熟石灰、苛性钠属于碱 D、钢、煤属于单质 7、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有一种与其它物质的类别不同,请你将这种物质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NaO ALO SO MgO ? HPO HO HSO HNO 22323422243? 烧碱、纯碱、熟石灰、氢氧化钾 8、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的营养素:油脂、糖

18、类、水 B.常见的氧化物:干冰、生石灰、氧化铜 C.常见的碱:火碱、纯碱、熟石灰 D.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水 四、【基本反应类型及有关反应的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解题对策:?抓住各反应的特征。化合反应为“多变一”(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分解反应“一(变多”(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也可能不变);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另一化合物,另一单质”(元素的 (化合价一定改变);复分解反应“AB,CD,AD,CB”(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改变);?了解有关反应的进行(如Cu何算不发生反应,Fe和盐酸、硫酸反应时只能生成亚铁盐)和反应进行条件(盐和盐反应、碱和盐反应时,反应

19、物必须均可溶才行) 练习: 1、(2011河南)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高温 A、CaCO = CaO + CO B、HCL + KOH=KCL + HO 322C、SO + 2NaOH=NaSO + HO D、2Na + 2HO=2NaOH + H? 2232222、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下列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下列转化中,加酸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 ? ZnSO B、CaCO ? CO C、MgO ? MgCL D、Cu ? C

20、uCL43222 五、【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解题对策:?透彻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不同元素的质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原子的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能用微观的粒子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金属、稀有气体、晶体硅、SiC、SiO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外,如N、22第 - 5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O、O、H、等)、气态氢化物

21、(如:HS、HCL、HF等)、非金属氧化物(除SiO外,如HO、CO、CO、SO、23222222SO、等)和绝大多数有机物(如甲烷、三大合成材料、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氧化物(如KO、32FeO、CuO等)、强碱(如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盐类。?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23一种微粒(物质由那种微粒构成哪种微粒就保持了其化学性质如:HO?水分子保持了其化学性质;铁?铁2原子保持了其化学性质;NaCL?钠离子和氯离子保持了其化学性质) 练习: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 A 分子质量大 原子质量小 B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则原子不能 C 分子间有间隙而原子没有

22、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 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3、?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都可以制取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 氧气 B 氧分子 C 氧元素 D. 氧化物 ?下列物质有分子构成的是( ) A 金刚石 B 氧气 C 氯化钠晶体 D 铜 ?以下对O、CO、SO、HO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2222A、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3、物质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是纯净物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4、?下列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 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运动的 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分子在

24、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高低而改变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5、“摇头丸”是国家严禁的一种毒品,其化学式为CHN,它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913成,C原子H原子N原子的个数比为 。 6、原子序数为94的钚是一种核燃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45 B 核外电子数为94 C 质子数为94 D 核电荷数为239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水分子保持了水的化学性质

25、 D.稀有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8、?(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 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C.两种不同的分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第 - 6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性质相同。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9、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

26、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10、某物质中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酸?碱?盐?有机物,中的( ) A.? B.? C.? D.? 六、【各元素的含量的考查】解题对策:地壳各元素的含量O,Si,AL,Fe,Ca,Na,K,Mg(谐音:养 闺 女 贴 给 哪 家 美 男子了;金属元素含量为:铝 铁 盖 哪 家 没了) 练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七、【化学式、化合价】解题对策:掌握化学式的意义、各元素的质量比及各元素化合价的

27、代数和为零。区分化合价与离子的符号(顺口溜为“头上长的是化合价,离子符号右上带个把”)。出题有时让按化合价(的大小排序。 练习: 1、?普通玻璃的成分之一是硅酸钠(NaSiO),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23A ,1 B ,2 C ,4 D ,6 ?钛铁矿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 ) xA 2 B 3 C 4 D 6 ?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 A. CL ALCL B. NHCL AgNO C. KMnO KMnO D. PO Ca(PO) 234342425342(?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

28、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是( ) A、KMnO K2MnO B、PO Ca(PO) C、NHCL HNO D、CL2 CaCL 442534432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含义最多的是( ) 2+A 2O B AL C N D Zn 23、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其主要成分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6A 翡翠是由钠、铝、硅、氧四种元素组成 B 硬玉中含有10个原子 C 化学式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D 硅和氧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3 4、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均书写正确的是( ) A 、Fe(OH)氢氧化铁 B、Hg 氦 C、KCO 碳酸钾 D、NHCL 氯化铵 2

29、345、?表示2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 A 2H B 2H C H D 2H22 ?请从H、C、O、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 。 6、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HO)的说法正确的是 ( ) 686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3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 D(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7、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HO)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482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

30、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 第 - 7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8、从K、C、H、O、N、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 ?2个酒精分子 ?能作为燃料的最简单的有机物 ?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盐 9、某元素R的氯化物为RCL ,当R的化合价不变时,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若在该氧化物中R3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八、【中考常考反应方程式】解题对策:理解性熟记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方

31、程式正确的标准:?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正确?已配平?标足条件和箭头(?)。(?)反应条件为高温的:C、CO、作还原剂时均为高温。(下面是是根据多年的河南中考归纳出的反应方程式,希望能给广大考生予帮助) 高温 3CO,FeO, 2Fe,3CO CO,2NaOH,NaCO,HO 23 2 2232MnO2 CO,Ca(OH),CaCO?,HO 2HO, 2HO,O? 223222 22MnO?2 2KCLO,2KCL,3O? 2KMnO,KMnO,MnO,O? 3242422? Fe,CuSO,Cu,FeSO Fe,Cu(NO),Fe(NO),Cu 443232Fe,2AgNO,Fe(NO),2A

32、g Fe,HSO,FeSO,H? 3322442NaCO,Ca(OH),CaCO?,2NaOH 2HCL,CaCO,CaCL,HO,CO? 23233222点燃 CuSO,2NaOH,NaSO,Cu(OH)? CH,2O,CO,2HO 42424222酶 6O,CHO,6CO,6HO 2AL,6HCL,2ALCL,3H? 261262232ALO,6HCL,2ALCL,3HO FeO,6HCL,2FeCL,3HO 23322332九、【质量守恒定律】解题策略:? 掌握定律中的“三不”即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参加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二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种类一定改

33、变;“一可能变”就是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 ?会利用其推断方程式中某物质的化学式(在推知物质的化学式时书写的规律是:无机化合物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有机化合物一般C最前H第二最后是其它元素) ?会解释有关现象 ?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 练习: 1、?氯气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跟甲烷反应,方程式为4CL,CH,CCL,4R则R的化学244式为( ) A HCL . B CL. C H . D C 2 2?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 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2Ca(CLO),X,HO=CaCO?,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223?运载“天宫一号

34、”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R + 2NO= 3N+4HO+2CO 则R的化学式为 。 24 222点燃 2、6.4,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CO化学方程式为2R,3O,2CO,4H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2 222全正确的一组是( ) ? R由碳、氢元素组成 ?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 6.4,R燃烧还生成了7.2,HO 2? 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A ? B ? C ? D ? 3、?6.4,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二氧化碳和5.4,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将3,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二氧

35、化碳和5.4,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4、A、B、C三种物质各15, 它们充分反应后,只生成30,新物质D。若再增加10,C,则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A、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 A 2:3 B 3:2 C 2:1 D 1:1 5、A、B、C三种物质各15, 它们化合时只生成30,新物质D,若再增加10,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根据以上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B 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C 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 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5:2 6、?将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gA、

36、27gC和一定量D、已知B完第 - 8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全反应,若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A、2A,B,C,2D B、 A,2B,C,2D C、2A,B,2C,D D、A,B,C,D ?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25g甲与5g乙充分反应生成11g丙和9g丁,同时剩余10g甲;如果甲 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30、20、44、18,其化学式依次为W、X、Y、Z,则下列化学反应 方程式正确的是( ) A、W,2X,2Y,Z B、2W,X,Y,2Z C、W,X,Y,Z D、2W

37、,X,2Y,Z 7、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 B为( ) A、8g B、12g C、24g D、16g 8、现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2g,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还剩余氢气3g,则混合气体中含氢气( ) A、4g B、7g C、6g D、5g 9、已知反应A + 3B=3C取7g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可生成8.5gC,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7:1.5 B.1:3 C.14:1 D.14:3 十、【密闭容器内的反应】解题对策:先根据:密闭容器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求出待测的值;再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增

38、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是没参与反应杂质或其它物质,用题中所给的字母写出对应的反应表达式,进而来判断反应类型;最后根据:质量的变化的量来判断各物质质量比或根据题意写出反应方程式; 练习: 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 b物质可能是单质 物质 a b c d C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D 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中元素种类相同。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

39、、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物质 X Y Z W B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C 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 反应后的质量/g 17 待测 6 11 D 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 3、将一定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A 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反应前的质量/g 6.40 3.20 4.00 0.50 B 反应后,a物质

40、的质量为4.46g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56 7.20 0.50 C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 、 b两 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 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 则反应中 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4、密闭容器内有A、B、C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反应前质量/g 136 20 0 B 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64 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B的质量为72g 第 - 9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D

41、反应过程中,物质A与物质C的质量比为17:8 5、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A 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一定是单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9.7 8.7 21.6 0.4 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7.4 0 3.6 D 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4:216 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6、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

42、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 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5:4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b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c、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a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反应的c和d的质量比为2:1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43、(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7 m 6 11 8、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13g 物质 X Y Z Q B、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68 16 4.4 3.6 C、反应过程中物质甲丁的质量比为5:4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4 未测 48.4 39.6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

44、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X、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一定 等于Z、Q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B.若X为氧气,则Y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C.第二次测量时,Y已完全参加反应 D.该反应中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11:9 十一、【金属与金属的盐溶液的反应】解题对策:顺口溜为“一种金属两种盐,谁最懒惰把谁换,换完(大懒换小懒,先后顺序不能变,直到金属消耗完”。 (第 - 10 - 页 (共 32 页) 作者:PYTQCGZZX ZXW 邮箱: 练习: 1、向Cu(NO) 、AgNO、 Zn(NO)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323321充分反应后,向滤出的残留固体加稀盐酸有气泡

45、产生,则残留固体为 。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 。 2充分反应后,向滤出的残留固体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也无现象,而向滤液加入铁片,发现有红色物质析出,则残留固体一定有 可能有 滤液中一定有 2、向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无任何变化,根据以上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溶物一定是铜 B 不溶物一定是铁 C 不溶物一定含有铜,但不一定含铁 D 溶液中一定含FeSO 但不一定含CuSO 443、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2

46、+2+2+2+2+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Fe、Mg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Mg 2+2+2+2+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Mg D. 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Mg 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Cu,2FeCL,CuCL向盛有氯化322铁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在烧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均有 D、铁、铜均无 十二、【金属的活动性考查】解题对策:熟记金属的活动性,理解活动性的意义(活泼金属能把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口溜为“三种金属按序站,选择中间可溶盐,(谁进溶液谁在前,不能进入溶液放后面,金属活动顺序探究完”)(方法一:金、盐、金;方法二:盐、金、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