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48384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语教学中笔顺生存现状及思索汉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方正的外形独矗世界文化之林,它历经沧桑而青春永驻。“横、竖、撇、点、折”五种基本笔画的排列组合演绎着它美丽的外形。漫漫的演绎路上,笔画间彼此达成了一种默契,形成了一整套书写过程点画着笔先后顺序的规律,我们把它称之为“笔顺”。笔顺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汉字的规范化,所以国家非常重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人们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的书写也有相对应地规定。如,第一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第三条明确规定:“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一、笔顺教学现状国家对汉字的规范化

2、如此重视,汉字教学现状又如何呢?一段时间以来作者长期执教小学高年级语文,平时更多的注重阅读教学,至于识字写字,我总是把任务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学,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水平。直至一次在家辅导女儿写作业,看她写“入”字。她先写“”再写“”,“火”字的前两笔笔顺应该是“丷 ”,她写成了“丶 ”。次日与同事们谈及此事,他们都深有同感。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观察班上班上同学写作业,发现倒笔字甚为流行。为了探明真实情况,我特地在全校展开了一次调查。我从全校2-6年级每个班抽取10名同学,再从小学一年级课本中抽取了30个汉字(花、画、弟、出、皮、家、山、田、火、去、九、入、七、日、头、长、羊、小、心、水、

3、年、方、巴、业、里、果、正、雨、瓜),让他们写出这些字的笔顺。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完全准确错了5个及以内错了5-10错了10-15个错15个以上人数24879百分比6.7%13%26.7%23%30%真是不留心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学生对笔顺的把握状况惨烈到令你瞠目结舌吧!这种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二、造成笔顺混乱的原因1. 笔顺作用倍受质疑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电脑已深入千家万户。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习惯于在电脑上处理文稿,这样动笔的机会少了,久而久之,人们竟产生了一个错觉:他们认为只要能把字拼对就好了,至于那一笔一画地书写过程则无关紧要

4、。笔顺在他们的眼中毫无用处。实际是这样吗?不是的!首先,掌握准确的笔顺规则对汉字排序、汉字信息处理和汉字标准化、规范化都有意义。如五笔字根拆字,部首查字法查字等都要用到笔顺。其次,汉字是方块文字,在二维平面展开,笔顺书写得当,字形结构合理,写出的字就显得清晰、整齐、匀称、美观,给人以审美享受。如“入”字,先写“丿”奠定基础,再写“”就不会给人以倾倒等感觉,整个字形就会给人以平稳的美感。再如“羊”字,写好三横后最后写一竖,就能把竖写在三横的正中间,使字的左右两边对称,这样整个字就会给人和谐、对称之美。2. 沉重课业负担喧宾夺主调查发现,通过教师的教学,我们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对生字的笔顺是了解的。他

5、们知道该怎么去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他们甚至知道该怎么写才美观。既然这样,那么倒笔字从何而来呢?我以前向两个学生问起此事。他们的回答是:作业太多,这样写快点。我们的汉字笔顺规则是一代代人总结归纳出来的,是科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按笔顺规则写字应该是效率最高的。然而这必须建立在写规范字的前提上。我们的学生为了追求速度往往伴随着的是潦草。“口”按笔顺规则写楷书有三画,写个“O”才一下,速度肯定更快。大量机械的重复作业让学生保住了数量保不住质量。3. 识字量“激增”学生顾此失彼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识字量实行了规定,第一学段要求理解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学段要求累计理解常用

6、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三学段要求累计理解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课程标准把这些汉字分成了两类,会认的和会写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类字和二类字。一类字要求会写,这类字一般笔画比较少,笔顺也比较简单,只要教师加以指导学生是能够接受的。二类字只要求会认,这类字一般都是合体字,相对笔画比较复杂,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许多教师只看到了课程标准的数字,没有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或者是出于拔高还是什么原因。他们总是把二类字当一类字一样的教,然后要求学生全部掌握,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需掌握的生字就有一二十个,学生能掌握吗?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顾此失彼,什么都想

7、掌握结果什么都没掌握。4. 各种辅导资料鱼目混珠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学生的辅导资料多了起来。市面上出售的辅导资料五花八门,每一门课程至少都有十来种资料,语文的就更多。这些资料给学生带来协助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困惑。它们受编写人员水平地制约,良莠不齐。比如“万”字的笔顺不同的资料上就有不同的版本。我们的学生又缺乏判断力,灵不灵照书行,结果把错的牢记于心。三、做好笔顺规范化的途径上述内容只简单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正确书写汉字的笔顺,如何做到汉字笔顺的真正规范化,这才是整个问题的关键。1、 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首先教师要提高认识,笔顺有实际的效用,比如查字。合理

8、地安排汉字书写笔顺,写起来方便快捷,效率提高,字容易写得准确、整齐、匀称美观。比如“尔”按照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前三笔写好了,字的基本骨架就定型了,然后就只用添加一些小部件。这样写出来的字就结构合理,美观大方。其次,教师要加强笔顺方面的学习。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都体现了国家对汉字笔顺规范工作的重视。因此,广大教师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对汉字笔顺的重视程度。不能将笔顺当成小事情,而要把它当作于许多方面都有不小影响的大事来看。要认真遵守国家发布的规范。只有广大的教师先响应起来,汉字笔顺

9、规范化才能真正完成。2、 灵活渗透笔顺规则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汉字也是世界上较难书写的文字之一。但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汉字笔顺也一样。经过若干代人的约定俗成或硬性规定已经形成了规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中灵活渗透笔顺规则,让学生牢记,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十、于、丰、干、丁”这些字都是先横后竖,含有这些部件的字也都遵循先横后竖的原则。特别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拿出手书空的时候不仅告诉他们什么笔顺,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当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把笔顺规则编成儿歌,让学生朗读成诵熟记于心,灵活运用。那

10、么学生的笔顺就会少出现很多错误,何乐而不为呢?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门后关门等。背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再结合具体的事例,活学活用。3、 学练结合,化难为易汉字是复杂的平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体特征,掌握了基本规则并不一定就能正确书写全部汉字的笔顺。这就需要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记忆、琢磨和钻研,特别是一些笔顺特殊、结构复杂的汉字,尤其要注意。只有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才能更多地掌握。比如“九”含“丿”、“折”笔画,按笔顺规则是先撇后折。“刀”同样是“丿”和“折”两笔,不同的是“刀”字是先写“折”再写“丿”。“九”和“刀”的情况绝非个例,在汉字的规

11、范里大量存在,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学练结合,让学生记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除语文教材外,各年级都有与教材同步的写字书,书上有描红仿影。教学生字的时候如能灵活运用,做到学练结合,必能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抓好源头,打好基础第一学段,要注意打好写字的基础。初入学,注重养成写字的正确姿势,并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写字要做到“练字先练姿”,务求形成良好的习惯。过去的大纲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课程标准则改为“规范、端正、整洁”,在“正确”的基础上突出了“规范”的要求。为什么要突出“规范”的要求?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更好地处理文字信息,汉字的规范化直接影响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效率,也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步伐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所以写字规范的要求就被提到日程上来。汉字的规范化需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在这一阶段的教科书中除了在字形、读音上注重规范外,还不惜篇幅,列举了每一个生字的规范笔顺,以求小学生从小就能按照笔顺规范书写汉字,增强其规范意识。路漫漫其修远,汉字的笔顺规范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绝非三言两语能解决,它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悉心指导,灵活渗透笔顺规则,同时让学生学练结合,尽快扭转倒笔字盛行的局面,使汉字的书写过程更加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