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五味.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48566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五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五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五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五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五味.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五味各位考生,执业药师考试报名工作接近尾声,准考证打印工作尚未开始,8、9 月为考生备考的关键时期!为帮助各位考生备考本站将不断更新 2021 年执业药师 考试经验及辅导信息,请点击文章最下面查看!【声明】考试将于 10月 17、18日举行,会在考后第一时间发布 2021 年执业药 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敬请期待!【考生辅导抢先版】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成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药物作用规 律的高度概括,又是局部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 故习称五味。二、五味确实定依据五味确定 最初是

2、依据药物真实滋味。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 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昆布之咸。随着用药实践的开展,人们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功能很难用 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以成效推定其味的方法。如葛根,临床证明其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发表透疹,用口尝所得甘昧只能解释归 纳其生津止渴作用, 而发表透疹那么难以归纳解释, 故又据发表透散多味辛的原那么, 再赋予其辛味。由此可知,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有二:一是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药物的功能。三、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 辛:能散、能行,有 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 如荆芥、薄荷; 治疗气滞的香附;治疗血瘀的川芎、 红

3、花, 都有辛味。副作用: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2.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 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如治虚证的黄芪、熟地、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某些 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副作用: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3.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 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滑脱不禁的证候。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汤止泻等。副作用:酸味药大多能 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4. 苦:能泄、能

4、燥、能坚。能泄的含义较广,通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降泄:如杏仁降 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枇杷叶能除降泄肺气外,还能降泄胃气,用于胃 气上逆之呕吐呃逆;清泄:如梔子、 黄苓清热泻火,用于炽热上炎,神躁心烦, 目赤口苦等证。苦能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区别 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称为苦温燥湿;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 黄柏,用于湿热证,称为苦寒燥湿。苦能坚的提法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等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 泻火存阴之理解释。 “存阴是间接作用, “泻火是直接作用。

5、苦能坚阴与苦能 清泄直接相关。坚厚脾胃:增进食欲,黄连、龙胆草。5.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6. 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乌贼骨收敛止血、 固精止带等。7.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 茯苓、薏苡仁、通草等。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五、气味配合一意义气与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只有将 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如紫苏与薄荷虽均味辛而能发散表邪,

6、但紫苏性温而发散风寒,薄荷性凉而发散 风热;黄芪与石斛虽均味甘而能补虚,但黄芪性温而善补气升阳,石斛性微寒那么 善清热养阴。二原那么气与味配合的原那么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三规律四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 能发散风热。再如,麦冬、黄芪皆有甘味,麦冬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黄芪甘温,有温养 中焦,补中益气作用。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 能清热,用治

7、热证。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性味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成效结合起来,方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药物。紫苏、辛夷性味皆是辛温,都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而紫苏发散力较强,又能行气 和中;辛夷发散力较弱,而长于通鼻窍。因此,性味与成效合参尤为重要。【鸣谢】执业药师考试频道一心致力于发布执业药师考试最新信息,本站资讯均来源于执业药师考试官网信息,小编特别感谢各位考生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考生可添加收藏本站!官方信息:执业药师考试信息最新资讯:执业药师考试资讯准考证信息:执业药师准考证考试信息:执业药师考试信息成绩查询:执业药师成绩查询合格分数:执业药师合格分数考试真题: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考试答案:执业药师考试答案考生经验:执业药师考生经验考试辅导:执业药师考试辅导2021 年执业药师精品 VIP 课程,让您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