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55378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孩子们动手操作为何“失手”?反思教科版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实验的误区三小 唐玲凤不久前,我市举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赛课活动,我有幸连续听了十多节科学课,发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实验时屡屡“失手”。我归纳了几种“失手”的症状,虽然只是这十多节竞赛课中部分教学片断所反映出来的,但却透视出目前科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操作误区。误区之一:游离教材,随意操作。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案例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六种材料,它们是(教师依次举出材料,学生说名称)生:铁钉、泡沫、火柴梗、塑料小棒、纸片、橡皮擦。师:请同学们先猜测,这六种材料在水

2、中是沉还是浮?生预测并填写记录表,然后抽生说出预测结果。师:用什么办法来检验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呢?生:(齐)做实验。师:那么大家分组做实验,把这六种材料依次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组做实验。在反馈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说:“纸片开始是浮着的,可吸水后又沉下去了。”有的说:“塑料棒开始也是浮着的,后来也沉下去了。”随后教师让学生反复把塑料棒放入水中,有的组得出的结论是“浮”,有的组得出的结论是“沉”。师:大家把自己带来的材料用做实验的方法来检验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于是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石头”、“发夹”、“金属小刀”、“塑料尺”、“三角板”等做起实验

3、来。顿时教室一片沸腾,学生慌作一团,忙得无序,唯独没有人做记录。笔者从侧面观察到“塑料尺”、“三角板”开始浮在水面,后来慢慢沉了下去。最后教师抽了两名学生说出实验结果后便抛出结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用来制造的材料有关。”思考 案例中的学生在做实验时,为何几次出现“塑料小棒”、“塑料尺”、“三角板”开始是浮着的,后来又沉下去了?这些物体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学生仍然是个谜。仔细捉摸,这都是教者能没吃透教材,于教材提示不顾,引导学生随意操作而造成的。其实,教材上有这样一段话:“收集一些用木头、金属、塑料做的实心小物体。把它们分好类,再按类编上号。先预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记录下来,再做实验。” 不

4、难发现,编者的意图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预测实验”,探究由“木头”、“金属”、“塑料”做的实心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很显然,教师只要先引导学生对各种物体进行分类,然后指导学生分类做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总结归纳出:由“木头”做的实心物体在水中是浮着的,由“金属”做的实心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由“塑料”做的实心物体是沉还是浮,得由塑料的特性即它的密度的大小来决定。从而得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用来制造的材料有关。并为后面“认识木头”打下铺垫。可是教者却随意挑来几种不具代表性的物体让学生来做实验,结果无法得出科学结论,致使学生陷入迷茫之中。误区之二:脱离实际,过度操作。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5、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案例师:关于水大家知道什么?(教师提示,从“水的存在”、“样子”、“用途”、“水与人类的关系”四个方面,边讨论边填写书中66页的网状图。)师:(抽生逐一说出分组完成的网状图)大家对水可知道得不少,那么我们怎样分辨水呢?(教师依次摆出七个黑色塑料袋)塑料袋分别装的“木块”、“石头”、“树叶”、“空气”、“醋”、“牛奶”和“水”。学生依次说出了用“摸”、“听”、“闻”、“尝”、“看”等方法来辨别水。于是教师便抽了一位学生上台做实验,学生通过摸,发现有三袋可能是水。师:为什么这三袋可能是水呢?(学生又连续摸了几次,仍然说不出所以然。)师:既然用摸的方法无法分辨出水来,我们就用听

6、的方法来分辨。于是学生把可能是水的三个袋子拿在耳边轻轻地摇了摇,同样无法分辨。然后让学生进行“闻”,最后打开塑料袋,用眼睛看,用嘴来尝。思考 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水”的认识这一环节中,学生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学生用“摸”的方法判断出其中的三袋可能水。教师又让学生摸了几次,想让学生说出为什么那三袋可能是水,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那三袋装的是液体。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为什么其中的这四袋不可能是水呢?学生经过思考就知道,有三袋不会流动(是固体),有一个袋子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装东西,所以它们都不可能是水。对于“醋”、“牛奶”和“水”,在没有打开黑色塑料袋,

7、让学生来“听”和“闻”,又有什么意义呢?当学生打开塑料袋,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一眼就能判断出水、牛奶和醋,那尝又不是多此一举吗?学生操作失手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过多地套用资料上介绍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显得画蛇添足。误区之三:考虑不周,盲目操作。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案例师:土壤里除了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以外,还有些什么呢?我们再做实验来观察。师:请每个组把实验材料中的部分土壤放在“培养皿”上,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灼烧。在加热的过程中,你们能闻到什么?学生慌忙地做起实验来。一会儿,一个小组在加热中“培养皿

8、”破碎了,发出嘣炸声,学生乱作一团,不知怎么回事,教师转过身来只好将酒精灯移走。紧接着,其他小组的“培养皿”也相继破碎,于是学生慌了神,连忙用嘴吹灭酒精灯。这时,教师不知所措,喋喋不休地对酒精灯的熄灭方法加以强调,借此掩盖教学中的这一重大失误。此环节就在这失败的实验操作中匆匆结束,学生没得出任何结论,教师也无法对实验结论加以总结。思考 学生用酒精灯给培养皿加热,出现所有的培养皿都相继破碎,进而促使学生用嘴吹灭酒精灯。此环节不但学生没能得出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结果,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又引发出熄灭酒精灯带来的危险。课堂上之所以出现这一重大失误,是教师课前考虑不周,根据“教参”提示盲目操作所致。培养皿到底能不能用酒精灯加热,能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多长时间内)加热不具危险性,这样的条件学生能掌握调控好吗?为了课堂教学的安全、有序,能否用“干锅”代替“培养皿”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并在预设的基础上反复试验,充分考虑实验操作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危险性,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这才是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