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大小说课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55381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大小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数的大小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数的大小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数的大小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数的大小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的大小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大小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分数的大小”说课稿 安庆市高琦小学 谢媛媛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分数的大小”,本课知识点包括第53-55页中的“比一比”“试一试”“练一练”。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法、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后面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根据教材分析和新课标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

2、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归纳表达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通分的含义。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了发现法和探究法组织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概念,发展能力,积累经验。学法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节课的教学准备是现代多媒体技术。三、说过程为

3、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认识新知;分层作业,巩固新知;回顾反思,认识升华四大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先欣赏一组校园的照片,接着请学生猜一猜,教学楼和操场谁的占地面积大。再出示这两条信息,引导学生发现,比谁的占地面积大,只要比较和 的大小就能解决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他们能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来的。第二个步骤是自主探究、认识新知。这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遵循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分成这样的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尝试探究。学生

4、尝试着比较和的大小,此时教师应到学生身边去,了解学生的发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适时鼓励启发。在这里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根据各自的经验,自然生成多种比较的方法:有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大小;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大小;有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等,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汇报交流。这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遵循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有选择地进行作品展示,并请学生介绍比较的方法。这个交流方法的过程,满足了各种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激活了全体学生的思维欲望,让

5、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第三个层次,比较、揭示。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几种方法,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大部分学生会表示喜欢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的这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通分的含义。接着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通分的含义。这个层次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充分比较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通分的含义,再通过用自然语言的描述加深对通分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初步体验到通分的价值。第四个层次,探索方法。学生先尝试着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在随后的展示、交流中会出现有用54作分母的,有用18作分母的等不同答案,这时学生会质疑:究竟哪个

6、是正确的呢?教师及时抓住契机,鼓励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讨论发现通分时是用公倍数作分母的。最后在学生充分的交流辩论之后,让学生说一说通分的方法,引导学生要根据数字特点灵活运用,同时让学生知道,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这个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理解通分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出通分的方法,同时在思辨交流的过程中又再次加深对通分意义的理解。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绎的舞台。第三个步骤分层作业,巩固新知。在练习题的编排上,我遵循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提高练习效率的原则,一共设计了三道题。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判断的理由,再集体订正。这道题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题型,我安排在这里的

7、理由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两点:一是通分不能改变分数的大小,通分后的分数必须与原来分数的大小相等,否则会发生类似第(1)题的错误;二是通分时的公分母要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像第(2)题那样的通分不够简单。学生在练习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错误,这道题就是提醒学生在以后通分时该注意的方面,并巩固通分的方法。第二题是第54页的第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集体交流中说说比较的方法。这道题可以进一步巩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渗透优化方法的意识,同时给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比如和的比较。第三题是第54页的第4题,学生先独立比较,同位互相说说后再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这道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会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能再次感受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个步骤是回顾反思,认识升华。这个步骤分成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回顾反思。我觉得这个环节对学生至关重要,学生经过探索、交流,讨论的紧张学习后,需要这样的机会来理理思绪,进行自我调整,知识内化。第二个层次是畅谈收获。在自我回顾,加深理解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提醒其他学生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