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5808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研究方法1.采用问卷洲查法.我们选用 SCL-90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有10个因子90个工程,包含有比拟丰富的 精神病病症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习惯等 , 能全面反映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的全貌.该量表采用 5级评分法.无症病症反映的评1分,轻度评2分,3分为度.4分为病症相当严 重,5分为病症严重.2.研究对象.为调查方便,我们以陕西省铜川市9所小学的专任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 400份, 回收358份,其有效问卷320份.在320份有效问卷,男教师116人女 教师204人;学技师222人,小学教师98人;班主任147人,非班主任 173

2、人;大学学历50人,大专学历153人,师学历117人;25岁以下45人,26-35岁134人,36-45岁95人,46 岁以上46人.问卷回收后在微机上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32o名小学 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因常模之比拟与全国常模相比 ,本研究的 32o名小学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比全国常模低,差异很见著(P0.05,p0.01),说明本研究的320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普通人群好.2.小学教师与学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比拟与学教师相比,在SCL-90各因 子的得分上,小学教师均比学教师低.尽管差异不显著.但也说明,相对于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3、,3.小学男女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之比拟在男女教师 SCL-90各因 子得分的比拟,除在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女教师得分 比男教师低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女教师均比男教师高.尽管差异不显 著.但从相对意义上也说明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上不如男教师 好.4.小学不同学历的教师在 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之比拟不同学历 的教师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不同.其,师学历的教师各因子的得分均 比大学、大专学历的教师低,差异很显著;大专学历的教师除了在敌意、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学学历的教师 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学学历的教师高.而且就不同学历的教师

4、 SCL 一 90各因于得分的整体比拟而言,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 虑、偏执以及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5.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与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之比拟担任过班主任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在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除了在恐怖因子上两者得分相同,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班主 任均比非班主任高,在抑郁因子上差异显著 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不 明显.相对来说,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其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体上比没 有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差.6.不同年龄的教师SCL 90各因子分的比 较除躯体化因子的得分随年龄面增高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均有

5、随增龄而减低的趋势.各因于分经过间年龄组.至V46岁以上年龄时又有相对增高的迹象.而且,就年龄差异的整体比拟而有,在躯体化、人际敏 感、偏执及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差异明显 lt;0.05,lt;0.01.分析讨论1.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本研究的结果说明,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国内普通 人群高.这一结果推翻了我们研究前的假设.在研究前,我们曾假设.我国小学教师目前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工作复杂、负担重,其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比拟差.但结果却正相反.本研究的结果与Honochs等人1970年的大样本研究结论一致,也与国内学者白在等的小样本研 究结论一致;但与王玲及顶峰等的研究结论相反.之所以

6、如此 ,可能与 以下原因有关:首先,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在提升教师的社会地 位、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以及提升教师的生活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 工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那么有较大的提升.特别是教师 法?的公布,更使教师的一些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 ,使教师感到有法可 依,获得了心理上的平安感.其次,可施与所选被试的地区不同有关.Horrochs等的大样本研究 所选被试的地区属于何种类型,我们无法从其研究得知,但白在等的研 究所选的被试为江西、浙江等地的经济不甚兴旺地区,这与我们所选的被试所在地区根本一致.陕西省属全国经济欠兴旺省份,尽管钢川市经 济开展在陕西省属上水平,但就整体而言,它仍属经

7、济欠兴旺地区.这 类地区的教师的生活节奏、所面临的竞争受该类地区整体生活节奏和 竞争的制约,而且这类地区的教师所面临的应激源相对较少 ,因此他们 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王玲及顶峰等的研究从反面支持了我们的观点.再次,可能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尽管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 待遇相对较低,物质生活状况较差.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使其有可能获用比其他职业 更多的心理满足.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教师可能会体验到痛苦 烦恼;但更多的是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劳动是个体劳动与集体劳动相结合的过程 ,在劳动过程教师个体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而很少受他人的影响,工作的压 抑感也就较少.教师工

8、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职业生活应愉快、 健康、乐观.使教师不得不随时调节白己,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 面貌和心理状态.此外,从知识层次上讲,教师是社会知识层次 较高的人,他们洞察个人和社会的水平较强,借得利用心理卫生知 识去调节、调整白己的心态,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2.不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就教师内部而言,不同群体的教师心理 健康有差异.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的任务及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同造成的.例如小 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师白尊的需要.学教师面临升学率压力、学生心理的闭锁性增强及形

9、成逆反心理等,这就在无形难强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很多教师为此忧心仲忡,欲罢不 能,欲干无招.2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照男教师差,这可能是传统的文化意识影响的结果.“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女教师承受比比男教师更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她们既是学校的主体力量,又是家庭的主妇.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使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不良病症的时机较多 ,心理健康状况也比男教师差.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我们的研究显示出师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这是由于,我们随机抽取的几所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均为师,教师之间不存在学历上的比拟和竞争,更不会因学历层次不同而产生心理压 力.故而,我们在此仅就大

10、专与大学两个学历层次加以分析和讨论.在 学,无论是初还是高,都有教师学历不同的问题.而学校在具体分工时,往往让学历层次高的教师给重点班上课,而让学历层次低的教师给普通班上课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不应分快、慢班 , 但各学校出实际上存在着这样的班.而且直接把升学率与奖金、福利 挂钩.这样,即使学历层次高的教师感到领导的信任和器重.又因升学的压力、工作负担太重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样,学历层次低的教师由于白己不能带重点班、领导不信任而产生烦恼、压抑.又在实际上减轻了白己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有些方面又较低的原因.从整体比拟而言,大学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大专学历教师高 的事实又说明.学历层次的上下确实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水平的上下,知识层次越高的教师越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看待社会、洞察人生.对事物开展的规律把握的较准,不易产生心理障碍,而且,即使在心理状态不佳时, 他们也能相应地采取举措,白觉地加以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