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三辑练二十一17分的“论述类+实用类选择题”每分都入.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56459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三辑练二十一17分的“论述类+实用类选择题”每分都入.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三辑练二十一17分的“论述类+实用类选择题”每分都入.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三辑练二十一17分的“论述类+实用类选择题”每分都入.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三辑练二十一17分的“论述类+实用类选择题”每分都入.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三辑练二十一17分的“论述类+实用类选择题”每分都入.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练( (二十一) ) 1717“”分的 论述类实用类选择题 每分都入账 一、全取 9 分的论述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清末民初以后,中国传统哲学需要进行现代转型似乎已成为一个共识。但 20 世纪 90年代 以来,许多研究者对此观点又提出了疑义: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这种借用西方话 语和模式来进行所谓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以西方化为现代化,乃是中国学人的一种“自 我阉割”;另一方面,在古今之争中,有些学者认为“古典式学问不仅比现代式学问高贵,而 且比现代式学问高明”,将古典性与现代性对立起来,主张一种没有现代性干扰的古典性。这 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学术文化上的中国与西

2、方、古代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在推动文化发展中,我 们要高度重视和正确把握中西关系、古今关系。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的时代性是指该文化在社会发展某个特定历 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它反映的是世界各民族在相同时代或相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落后与先进之 别;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各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质,特别是各自的不同传统。具体到我国 近代以来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应当区分两个不同阶段。一是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这一阶段。 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落后,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感到需要向西方资 本主义先进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和新文化,借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在这种情况下,向西方学

3、 习的过程乃是落后向先进学习的过程,因而可看作是古今问题,而不是中西问题。二是 20 世 纪末 21 世纪初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中国早已走出救亡时期,而处于强盛时期,经济发展、文 化繁荣、科技进步。因而,现代的中西关系就不再是落后与先进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交流的 关系。 从文化的民族性来说,确实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各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西 文化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彼此各有特色。学习西方文化,我们不能光点头,也 不能光反对,而是要吸收、利用西方文化,以形成自己更高水平的民族文化。 至于古代与现代的关系,我们所理解的古代经典实际上是过去与现在的综合,也就是古代 经典“与现时生命

4、的思维沟通”。“古典型”或“经典型”不只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更重要的 还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古典型、经典型不是自在存在,其真理并不自在持存。古典型或经典型 的东西就是那种经过不同时代检验而保存其真理的东西。我们对古代经典进行理解,这种理解 永远是过去与现在的综合、陌生性与熟悉性的综合、他者与自我的综合。 (摘编自洪汉鼎正确把握文化上的中西古今关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传统哲学需要进行现代转型,这一观点并没有因为某些研究者的疑义而被否定。 B我国近代以来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是其在近代的时代特征及其具有的特殊性质。 C学习西方文化就是要吸收、

5、利用它,从而超越它,形成我们高于西方水平的民族文化。 D经过不同时代检验而保存其真理的古典型或经典型,不是历史性概念而是现代性概念。 1 解析:选 B A 项,曲解文意。原文以许多研究者对“中国传统哲学需要进行现代转型” 这一观点的疑义引出了文章要讨论的话题高度重视和正确把握中西关系、古今关系,并没 有对此观点是否正确做出判断。C 项,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三段结尾处来看,学习西方文化的 “目的是 形成自己更高水平的民族文化”,这里是与自己原有的文化相比较来说的,不能说是“超 越”西方文化,形成“高于西方水平的民族文化”。D 项,曲解文意。原文中说“不只是一个 历史性概念,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现代性概

6、念”“”,选项中 不是而是的表述错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段摆出研究者的疑义,引出本文论证的话题高度重视并正确把握文化上的中 西、古今关系。 B文章着重阐述我国近代以来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剖析和廓清了中西文化的关系。 C文章论述古代与现代的关系,阐明了“古典型”或“经典型”的历史性与现代性问题。 D文章大体呈“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 结。 解析:选 D“” 本文整体上是 总分 结构:第一段为总说,提出论题;接着是分说,二至 四段分层进行阐释。最后没有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7、( ) A在中国近代史中,所谓中西之分,实际上是古今之异。这样说不符合作者观点。 B想要正确对待中西关系,就既要看到西方文化的优点,又要看到中国文化的优点。 C正确把握古今关系,应该明确对古代的认识要融入现时生命的思考。 D我们对古代经典进行理解,这种理解应该是过去与现在、陌生性与熟悉性的综合。 解析:选 A A“项,推断有误。根据 在中国近代史中”,可在原文第二段找到对应信息, “即关于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这一阶段”的分析,由原文“”在这种情况下而不是中西问题 “可推知,作者的观点是 在中国近代史中,所谓中西之分,实际上是古今之异”。 二、选择不失分的实用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8、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 倾向 专业资 文学书 教育文 时事新 健康心 其他资 领域 料 籍 章 闻 理 源 份额 36.30% 21.70% 15.60% 13.50% 9.10% 3.80%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 10 月 13日) 材料二: 今年 6 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超出限 2 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 40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自媒体,纷纷推出了 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 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

9、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 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 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 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 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创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年 11 月 23日) 材料三: 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点点鼠 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去了存疑、寻

10、找、分 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 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是希望通 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 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 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 11 月 23日) 材料四: 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济因素而 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

11、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 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 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则追求信 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报。不过,越来越多的 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查到,知识精 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 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 07 月 27日) 4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

12、一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 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额比例, 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B材料二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其快速发 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3 C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也具有一 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 D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担忧的内容进行了解释,指 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 解 析: 选 C“ 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没有依据,尽管它存在作者所说的不足之处,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其消

13、极影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 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B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对于 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C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本低、产 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 D付费阅读提供的碎片化解答方式,难以满足消费者通过学习有所成长的需求,答案知 识和思考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E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为模式的 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

14、 解 析:选 BD A“”项中 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说法 错误,这类人可能占的比例较高,但还有其他身份的人群。C“项中 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 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不正确,原文中只是说二者变现方式的差别,并不是说互 联网商业模式不符合国内创新产业热潮。E 项中“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 ”“费的 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说 多采用免费服务”。 6“”对于促进 内容付费 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概括。(4 分) 答: 解析:促进“”内容付费 的快速良性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结合文本,有政府层面,有 商家层面,有消费者

15、层面,只有这几个方面都有合适的行为举措,这样的新生事物才能真正地 成长。从文本(材料二)来看,政府需要提供好的发展环境,即加强对于网络版权的保护力度, 这也是为商家提供正常的经营环境。从文本(材料一、二、四)来看,商家要想发展,只有让消 费者愿意消费,并且从消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即更全面的内容、更优质的答案、更合理 的价格。从文本(材料三)来看,作为消费者个人来讲,需要从内容付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是也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促进自身的发展。 4 参考答案:政府要加大网络版权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商家合理发展。商家要针对市场 需求,努力提供更广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优质服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更加理性, 不能盲目消费,养成思考的习惯,注重能力的提高。(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任意两点给满分, 意思相近即可)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