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汇总]怀化中考化学试题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56788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汇总]怀化中考化学试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汇总]怀化中考化学试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汇总]怀化中考化学试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汇总]怀化中考化学试题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汇总]怀化中考化学试题优秀名师资料.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汇总2012怀化中考化学试题201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一、我能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2怀化)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轮胎爆炸 B( 清洗蔬菜 C( 榨甘蔗汁 D(蜡烛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轮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轮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清洗蔬菜的过程中只是将泥沙等蔬菜表面的杂质与蔬菜分离,没有新物质生

2、成,属于物理变化( C、榨甘蔗汁的过程中只是从甘蔗中分离出甘蔗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12怀化)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核外电子 B( 原子 C( 分子 D(离子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核外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一种粒

3、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D、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2怀化)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NaCl CaO NaOH HSO 24考点: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 物质

4、的分类。 分析: 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NaCl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Ca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NaOH是由钠、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HSO是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24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氧化物的判断,抓住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2怀化)下列做法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5、( ) A(使用后的塑料袋随意丢弃 B(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C(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废旧 电池已无用处,不需要回收 考点: 白色污染与防治;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使用后的塑料袋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环境; C、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保护水体; D、废旧电池随意乱扔会污染环境( 解答: 解:A、使用后的塑料袋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体,造成环境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

6、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保护水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随意乱扔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所以应该回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们的环保意识,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2012怀化)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

7、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 解答: 解: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隙无关,故B 错误; C、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这是造成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构成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会应用微粒的基本性质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

8、( 6(2012怀化)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B( C( D( Cu O H C 260考点: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说明是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说明该物质是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的,有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 解答: 解:A、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铜这种物质,故A正确; B、O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不能表示物质,需在右下角放上数字2,故B错; C、H不能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C错; 2D、C不能表示碳元素和碳原

9、子,故D错( 60故选A( 点评: 要知道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有: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 7(2012怀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称量氢氧 加热液体 化钠 滴加试剂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使用的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给液体加热时

10、,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且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

11、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2012怀化)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 用废弃皮革制成的工业明胶添加到果冻、酸奶、冰淇淋等食品中 C( 用霉变花生制成的花生油烹调食品 D(用 “淋巴肉”制水饺肉馅 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A、根据小苏打的用途考虑;B、根据废弃皮革制成的工业明胶的危害考虑;C、根据霉变花生米的危害考虑;D、根据淋巴肉的危害考虑( 解答: 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常用的用途是作发酵粉焙制糕点,故A

12、正确; B、由废皮革制成的明胶,其中往往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六价铬等有毒化合物(故B错; C、霉变花生中含有致癌物,故C错; D、所谓淋巴肉,是指未摘除腺体的猪、牛、羊血脖肉和喉气管肉(由于淋巴是动物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吞噬细胞,吞噬各种细菌和病毒,而且还有大量致癌物质,人一旦食用,很可能引起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没有经过检疫的猪淋巴,危害更大,故D错(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小苏打的用途,由废皮革制成的明胶的危害,霉变花生、淋巴肉的危害( 9(2012怀化)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

13、( B( C( D( NHHCO Ca(PO) KCl KNO 433423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A、NHHC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43B、Ca(PO)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342C、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KNO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3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

14、类( 10(2012怀化)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哂、钙”指的是( ) A(原子 B( 分子 C( 单质 D(元素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碘、哂、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解答: 解:“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碘、哂、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哂、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

15、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2012怀化)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 B( C( D( CO SO CO O 223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二氧化碳是大气的成分之一,含量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故错误; B、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当雨水的pH,5.6时就形成酸雨(故正确; C、一氧化碳虽有毒,但不与水反应,不会形成酸雨,故错误; D、臭氧是一种氧的单质,能阻

16、挡紫外线,但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2012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木炭的还原性由 CuO冶炼铜 B( 天然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制成钻石 C( 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D(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的单质由于其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主要有在常温下不活泼,碳的可燃性及还原性,据此分析

17、解答即可; 解答: 解:A、木炭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利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而得到单质的铜; B、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非金属单质,所以可以制成钻石,作为装饰品耐磨且恒久; C、利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是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石墨可以导电,所以可用来制造石墨电极;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碳单质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13(2012怀化)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烧碱溶液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醋酸溶液 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

18、性,据此对选项中的溶液酸碱性进行判断分析即可( 解答: 解:A、烧碱溶液即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稀硫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C、稀盐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D、醋酸即乙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指示剂酚酞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利用了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4(2012怀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

19、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木炭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

20、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5(2012怀化)第16界世界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C( 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 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 类可降解塑料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化石燃料的缺点考虑;B、根据化工企业的作用考虑;C、根据第四代LED绿色光源的优点考虑;D、根据塑料造成白色污染考虑(

21、 解答: 解:A、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化石燃料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要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就能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故A符合主题; B、化工企业对人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不能关停,而应该减少污染,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故B不符合这一主题; C、第四代LED绿色光源既节能又环保,所以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故C符合这一主题; D、塑料造成白色污染,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既能解决白色污染,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符合主题(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现在能源的利用趋势,化工企业对我们的作

22、用,知道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的优点( 16(2012怀化)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个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 B( CO+Ca(OH)=CaCO?+2NaOH Na23232HO2H0+O? 2222C( D( SO=NaSO+2HO 2NaOH+H24242CHOH+3O2CO+3HO 25222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A、根据反应类型可以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进行判断;C、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D、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判断 解答: 解:A、反应类型是

23、分解反应,而题目中是复分解反应,故A错; 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B中反应物中没有酸,故B错; C、反应条件是点燃,题目中要求常温,故C错; D、符合题目中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反应类型的判断,中和反应的特点,根据所给要求判断方程式正误的方法( 17(2012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 C( 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D(我国金属资源丰富,废旧金属根本不用回收 考点: 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

24、重要性。 专题: 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利用电解水能证明的结论解决即可; B、依据洗洁精洗涤油污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从蒸馏的除杂原理分析判断; D、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分析解决; 解答: 解:A、电解水是生成了氢气与氧气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不可能存在氢分子与氧分子; B、洗洁精洗涤油污的原理利用了洗洁净的乳化作用,不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 C、蒸馏的操作可以得到纯水,所以它是对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废旧金属不回收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与水及金属相关的问

25、题考查题,题型较基础,只要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即可顺利解题( 18(2012怀化)2011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克斯,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的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HO(下15225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是混合物 B( “青蒿素”含42个原子 C(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 D(“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根据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考虑;B、根据

26、分子的原子构成考虑;C、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考虑;D、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考虑( 解答: 解:A、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能写出化学式来,说明该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42个原原子,故B错; 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63.8%,故C错;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5:122:165=90:11:4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分子的原子构成,熟悉元素质量及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19(2012怀化)下列物质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 A(澄清石

27、灰水 B( 稀硫酸 C( 燃烧的火柴 D(紫色石蕊试液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考虑;B、根据二氧化碳与氧气是否能与硫酸反应考虑;C、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和二氧化碳的不支持燃烧考虑;D、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考虑( 解答: 解: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气体是二氧化碳氧气则不能,所以A能区分,故A错; B、二氧化碳与氧气都不能与硫酸反应,所以不能区分,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烧的火柴燃烧的更旺的原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火柴熄灭的原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能区别,故C错;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

28、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气体是二氧化碳,氧气不能,所以能区别,故D错( 故选B( 点评: 鉴别两种物质就要根据两种物质性的不同点考虑,加入试剂后呈现的现象不同就行( 20(2012怀化)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 5 20 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5 8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 12g B( 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可分析先

29、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丁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 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7g,故甲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7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2g,7g=5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7g+5g=12g;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

30、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C选项的分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21(2012怀化)请从氢气、浓硫酸、蛋白质、淀粉几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填空: (1)可做高能清洁燃料的是 H (写化学式) 2(2)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是 浓硫酸 (写名称) (3) 蛋白质 (写名称)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至少需摄取70克( 考点: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

31、的优缺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1)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用作高能燃料; (2)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3)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解答: 解:(1)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后生成水,能用作高能清洁燃料,故答案为:H(2)2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故答案为:浓硫酸(3)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故答案为:蛋白质 点评: 掌握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是本题的考查点,这些知识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用心积累( 22(2012怀化)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32、) B ; (2)属于原子的是 C ;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BCD ; (4)写出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一种用途 用作调味品等 (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4)写出各粒子所代表的元素,再写出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写出的一种用途即可( 解答: 解:(1)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

33、数,为阴离子( 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 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2)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 (3)B、C、D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 (4)A粒子表示的是氯离子,B粒子表示的是钠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等( 故答案为:(1)B;(2)C;(3)BCD;(4)用作调味品等(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2012怀化)南海是中国四

34、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域,南海不但资源丰富,还是亚太地区海运的“咽喉要道”,这里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因此引起周边国家的窥视( (1)海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晒盐属于混合物分离操作的是 B (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沉淀 (2)南海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加工可得到石油液化气,假设某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CH,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H+13O8CO+10HO ;小明家欲将410410222石油液气灶改为天然气(主要成分CH)灶具,他应将空气管口 减小 (填“增大”或“减4小”);CH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5、 4(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铁、铜、金 ; (4)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金属材料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O2Fe+3CO ;232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 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它金属 ( 考点: 海洋中的资源;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36、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1)根据海水的成分结合海水晒盐过程考虑混何物分离操作;(2)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和天然气消耗氧气的比较,有机物的判断考虑本体;(3)根据金属是否容易生锈考虑本题;(4)根据金属材料的分类、方程式的写法和防止生锈的方法考虑本题( 解答: 解:(1)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海水晒盐主要是通过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使晶体结晶析出的过程,所以蒸发就是混合物的分离; (2)根据CH的成分可知燃烧后产物是:碳与氧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氢和氧结410合生成的水,利用奇偶法配平,反

37、应条件是点燃,写在等号上边;根据石油液化气燃烧方程式:2CH+13O8CO+10HO和天然气燃烧的方程式:410222CH+2OCO+2HO可知2分子石油液化气消耗13分子氧气,1分子甲烷分4222子消耗2分子氧分子,所以等体积的石油液化气比等体积的天然气消耗氧气多,所以石油液气灶改为天然气要减小空气管口,因为需要的氧气少了;甲烷中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盐)属于有机物; (3)金属活动性越强,越容易生锈,由,“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可知铁最活泼,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4)金属材料包括金属盒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

38、料;炼铁的原理中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写在等号上边; 防止生锈的方法有: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使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或制成合金等( 故答案为:(1)混合物;B;(2)2CH+13O8CO+10HO;减小;有机物;410222(3)铁、铜、金;(4)金属材料;3CO+FeO2Fe+3CO;在铁制品表面镀232一层其它金属(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把握好混合物、有机物、金属材料、金属活动性的判断,熟练掌握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4(2012怀化)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t?时,A物质的溶

39、解度为 25 g; 1(2)a点的含义是 在t?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2(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 B ; (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确定:t?时,A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角交点的1意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及分离混合物物的方法( 解答: 解:(1)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1(2)由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点的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a定的含义是:在

40、t?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B; (4)由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 故答为:(1)25;(2)在t?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B;(4)冷却热2饱和溶液(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会分析(25题4分,26题5分,27题6分,共15分) 25(2012怀化)人类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获

41、得能量,如利用沼气燃烧可以煮饭、炒菜等(请你举出两例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事例(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化学反应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结合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事例即可( 解答: 解:蜡烛照明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 故答案为:蜡烛照明;火力发电等(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6(2012怀化)人类每时每刻都离

42、不开空气,请你写出证明空气存在的一种方法(洁净的空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请你提出一条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利用侧立在水中的集气瓶会有气泡冒出,证明空气的存在;为了保护大气成分的相对稳定,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则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解答: 解: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说明有空气存在;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就要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点评

43、: 环境、能源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27(2012怀化)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稀盐酸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O ( 2(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反应也2能生成C;则A为 NaCO (C的用途是(只要写一种) 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写23出B溶液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Ca(OH)=CaC

44、O?+HO (22232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1)根据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猜测C是食盐,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A是一种酸,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知B是氢氧化钙,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说明D是一种碱,据此结合相关的信息分析即可; 解答: 解:(1)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猜测C是食盐,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是一种酸,依据C可能是食盐,所以该酸可能是稀盐酸,此时B应该是氢氧化钠,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且符合A+B?C+D的形式,故猜测正确,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会生

45、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呈中性pH=7,方程式为:HCl+NaOH?NaCl+HO; 2(2)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知B是氢氧化钙,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说明D是一种碱,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C是碳酸钙,则A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符合A+B?C+D且与叙述情况相符,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合理即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O+Ca(OH)2=CaCO?+HO; 232故答案为:(1)稀盐酸;=;HCl+NaOH?NaCl+HO; 2(2)NaCO;建筑材料(合理即可);CO+Ca(OH)=CaCO?+HO; 232232点评: 此题是一道推断分

46、析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内的叙述确定相关的结论,而后大胆进行猜测,最后依据要求进行验证即可( 四、我能实验探究(28题8分,29题7分,共15分) 28(2012怀化)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 试管 (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C ,收集装置选用 E ;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B (填编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D (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KMnO+MnO+O? ( 42422(4)如用E装置收集O,检验O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22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满了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