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卜算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72258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苏轼《卜算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宋】苏轼《卜算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宋】苏轼《卜算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宋】苏轼《卜算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宋】苏轼《卜算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宋】苏轼《卜算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苏轼《卜算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杨雨品历代名冢词连载 来自喜马拉雅70.【北宋】苏轼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心情词签】北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泠,本期词签由海月儿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 孤鸿 寂寞幽人月夜【诗词原文】卜算子北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精华赏析】我想以这首卜算子作为经典个案,来分析一下苏轼词当中与众不同的仙气。苏轼的仙儿”首先体现在远离人群的静谧。卜算子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夜深 人静的气氛: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漏晰”意思是计时

2、的漏声已断,也就是 夜已经很深了,白天喧嚣的人声也终于安静下来了,月亮渐渐地开了起来。不过, 因为是 缺月”,残缺的月亮升上树梢,仿佛是挂在了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这样 的月色大概并不明亮,因此一弯残缺的月亮,反而更加显出夜色的幽暗。缺月、疏桐、漏断、人静。通常在这样的时间和氛围中,应该是人们安睡的时候 了。可是在全世界都沉睡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在失眠。这个人,就是苏轼。因此,苏轼的 仙气”其次就体现在享受孤独。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前面两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是营造宁静的背景和氛围,接下来这两句就 是主角的登场了。可是接连登场的主角貌似有两个,一个是 幽人,一个是 孤鸿”, 那

3、么,到底谁才是苏轼真正着力想要表现的主角呢?这首词有的版本还附加了一个小标题,题目就叫孤鸿”。可见,这首词的核心意象是 孤鸿”只孤孤单单的大雁。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大概就可以这样翻译了:这样寂静的夜,谁能见到在夜色中独自往 来的幽人”呢?可是再仔细定神一看,原来那并不是人,而是一只单飞的大雁, 它高飞的身影显得那么遥远,隐在夜色中更加缥缈不定。正是因为夜色幽暗,才 会让人将孤鸿高飞映在地上的朦胧影子误认为是幽人往来的身影。这样看来,真正的主角还是那只 孤鸿”。或者说,主角本来就只有一个,就是孤 鸿。幽人”不过是因为看不清楚而错认的孤鸿身影而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4、。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词的上阕着力营造 了宁静与孤独,下阕换头用一个 惊”字,引起了突如其来的动感: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不知哪里来的突然的动静,惊起了刚刚准备在树枝上栖息的鸿雁, 它惊飞的一刹 那,蓦然回头的那个眼神,透露出无尽的幽怨和恐惧。苏轼巧妙地利用大雁的习性,将它转化成了情感蕴意十分丰富的词句。如果从大 雁的自然生活特性来说,应该是 拣尽寒枝不能栖”,可是苏轼故意将 不能栖谈 成了不肯栖”,大雁原本无知无觉的自然属性,一下子就被转化成了富于人情味 的主动选择,因而塑造出了一个高冷、孤傲、独立不群的孤雁形象。这才是苏轼 的高明之处!而这一点,也正是我要补充说到的苏轼词

5、 仙气”的第三大特征:孤傲不群。孤鸿 虽然也是一种鸟儿,但它跟其他的鸟儿不一样,它偏偏不选择温暖的树枝栖息, 却宁愿独守寂寞寒冷的沙洲。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样的句子,和 屈原鸾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的傲岸、独立精神是何其惊人的一致!卜算子句句都在咏孤雁,但句句都映照着苏轼自己 。因此,当我们用这样的 思路再重新解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就不必拘泥于孤雁这个表面意象, 而应该深 入到苏轼的内心深处了。例如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两句,从孤鸿的 角度来读的话,幽人”可以理解为孤鸿飞过映在地面的身影,幽暗朦胧中让人误 以为是人影,但更应该从词人的角度来解读,那么 幽人”完全可以

6、理解为是苏轼 自己。我们不必拘泥于一定要搞清楚, 幽人倒底是 孤鸿”,还是 孤鸿”就是 幽人”了, 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化为了一体,相同的命运、 相同的心情,还有相同的个性。 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说的当然也不只是鸿雁的人生选择, 更是苏 轼自己的人格宣言宁可受尽磨难,忍受孤独,也绝不改变自己清高、贞洁的 个性与人品。【知识点速读】1、庄周梦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 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说他 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完全忘了他原本是庄周,等一觉醒来,发现他还是庄 周。于是他很恍惚,不知道到底是蝴蝶梦见

7、它变成了庄周呢, 还是庄周梦见他变 成了蝴蝶。2、杨渥的古今词话转载了一个小故事,说是苏轼被贬惠州的时候,有个叫 温超超的女孩,到了待嫁的年龄可就是不肯出嫁, 直到听说苏东坡来了,才高兴 地说:这才是我的夫婿呢! ”于是超超每天徘徊在苏东坡的书房外,听东坡吟诵诗文,一旦东坡有所察觉,她就赶紧逃走。后来东坡听说了这件事,说:我来做 媒,将王郎介绍给她。可是后来苏轼又被贬海南,再北归的时候,超超已经去世 了。于是东坡就写了这首卜算子,用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句子来纪念超超。这样的故事当然不可深信,但一则古人的八卦往往写得颇具文学色彩,很生动, 不妨当成小小说或者传奇一读,二则这些故事也说明了文化名人与

8、经典作品深入 人心的影响力,三则有些故事虽然未必一定是真实事件,但它却是反映了故事创 作者的某种文学态度,甚至还可以折射出某个时代对某个文学家及其作品的接受 态度,因此,古人才会对这些故事颇为珍惜,并且编撰成集,流传后世。【拓展推荐】1、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意思殊昏昏也北宋 苏轼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雨声来不断,睡味精且熟。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强起出门行,孤梦犹可续。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2、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北宋 苏轼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不辞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徒嘲骂。【合卷赏味】yrf-花印曲演哨昨47为堂冬 聚以心事唐农专T沏中 k Y,A风jA S本期书画由悦然阁主独家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