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606019.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58568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606019.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606019.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606019.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606019.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606019.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滁州分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卷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你现在拿到的这份试卷是满分 150分,作答时间为 15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I 卷(选择题 70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 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 凡是低着头的,十

2、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 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 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 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 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 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 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

3、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 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 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 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 - 1 - 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 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 到同一个人的手

4、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 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 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 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 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 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 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

5、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 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 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 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 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 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 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

6、病态,病态 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 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 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C.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 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D.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 还互转互动,这已

7、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 - A.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 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B.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 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C.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 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D.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 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3.根据

8、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 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B.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 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C.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 就不容易陷 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D.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 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鸳鸯跳 王春迪 海头帮,指的是一帮在码头上靠扛活为生的脚夫,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要命的狠劲儿, 练就了一身脚夫的真本事,挤走了旁门外姓,吃起了这碗独食。 老街是鲁中南地区有名的商业集散地,国泰民安、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一条条来自江南甚至南 洋的货船,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先装卸谁的,不装卸谁的,都是 海头帮说了算!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 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就连老街首富海爷,都被他们整过! 那几年,海爷走南闯北,生意蒸蒸日上。一次年关,海爷设宴备礼,酬谢各条道上的老大 们。一忙,就把海头帮的钱老大给

10、忘了! 年后,海爷从南方运来满满三大船的货,有茶叶、药草、布匹、香料、木材全是些怕湿怕 - 3 - 霉的娇贵玩意儿,不想遭遇了连日的雨雪,急着找海头帮卸货,可他们要么以先来后到为由, 要么以雨天脚滑为由,磨磨蹭蹭,就是不靠海爷的船边儿。 没办法,海爷这天亲自到钱老大的船上求他,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那时,连 接船和陆地之间的是一种一步宽的木板,人在上面走,木板就跟着你弹来跳去,码头上叫它鸳 鸯跳,把握不住鸳鸯跳节奏的人,站都站不稳,稍不留神就把你弹到水里去。得知海爷到来, 钱老大还故意在鸳鸯跳上泼了一层豆油。 海爷默默地脱了鞋,然后俯在鸳鸯跳上,爬了上去。 眨眼几年过去,到了咸丰五年,太

11、平军把整个水路截得几乎连条鱼都游不过来,一路上关 卡林立。因而各行各业,纷纷改水路为旱路。因为好久都没啥生意,码头上那些个鸳鸯跳,都 起了厚厚的青苔。 一日,一条货船劈浪而至。 往年,是先交钱,再卸货。如今哪还管这一套?钱老大这边正和船上的掌柜在袖筒里合计 价钱,那边,海头帮的爷儿们在不到两袋烟的工夫,就利利索索将一船粮食整整齐齐地码在了 岸边。 这时,有一个轿子,从远处嘎吱嘎吱地晃了过来。轿子里刚露出一个头,钱老大的脸,唰 地就绿了。 竟是海爷! 海爷目不斜视地上了船,随后,掌柜站在船板上对钱老大吆喝:“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 ”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 说罢,眼睛盯着钱老大,手里一杯油

12、,滴滴答答地淋在了鸳鸯跳上! 钱老大望着身旁海头帮的弟兄,衣衫褴褛、一脸菜色。他回过头,牙一咬,鞋一脱,扑通一声 跪在了鸳鸯跳上 进了船,钱老大头别到一边,也不看人,手一伸:“”拿钱! 海爷笑笑,说:“听闻钱老 大当年为争这码头当家人的位子,曾从滚水里取铜板,怎一个勇字了得!兄弟们的工钱,就在 那个盒子里,够胆量的,你就试试!”钱老大一瞧,是一个一臂高的盒子,上面露出拳头大的 洞,里面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 钱老大琢磨着,这里头一定有蛇蝎一类的东西,取吧,保不准被咬;不取,空手下船,咋 和快饿死的兄弟们交代? 钱老大心一横,袖子一撸,顿时青筋暴出,伸手就冲盒子去了。手还没到盒子口,钱老大 两行

13、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 - 4 - 忽而,钱老大眼如铜铃,手在里面搅了几圈,啥也没有。他怒吼一声,盒子一甩,想冲上去对 “”海爷动粗。海爷哈哈大笑,而后大手一挥: 送钱老大下船! 钱老大被推搡出船舱,刚要破口大骂,可随之而来的景象,闪了他的眼。 岸上,海爷手下的人,正把刚刚卸下来的整船粮食,一袋袋地分给海头帮的弟兄,弟兄们接过 粮食时,那曾经硬邦邦的双膝也都软塌塌的了。 下船时,钱老大看脚下的鸳鸯跳,干净如洗。钱老大一声长叹,扭头对着海爷抱了抱拳,大步 而去。 几年后,朝廷又重新夺回了水路,随着商道畅通,码头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有所不同 的是,每每海爷的商船驶进码头,那

14、些海头帮的人,好似迎亲一般,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卸货, 甭说啥先来后到,也甭说你财大气粗有多大来头,只要海爷的船来,统统站一边去! 谁都别委屈,人家钱老大说了,这是他们海头帮的规矩!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第 3 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围绕码头上常见的鸳鸯跳展开,“鸳鸯跳”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故事独特的背景,使 小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B.小说善于通过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写钱老大掏盒子时“两行热汗已 ”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 ,表明他当时的紧张心理。 C.鸳鸯跳贯穿全文不但推动情节发展,而且有力地塑

15、造了人物性格。过鸳鸯跳难度很大,但海 爷和钱老大都忍辱求全,克服困难,可敬可叹。 D.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钱老大在码头生意兴隆时用“鸳鸯跳”故意刁难海爷,海爷在码头 “”“”生意萧条后,又用 鸳鸯跳回敬 钱老大。最终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E.小说中写到码头的几经变迁,太平军拦截水路时,码头生意萧条;朝廷夺回水路后,码头生 意兴隆。这深化了关于不同历史阶段民生问题及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主题。 5.小说前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 6.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文后各题。 爱心如同韭菜 余显斌 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