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三章栽培成型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8828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三章栽培成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三章栽培成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三章栽培成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三章栽培成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三章栽培成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三章栽培成型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栽培成型第五节无土栽培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的内容是:一、了解工厂化无土栽培、学校、家庭的无土栽培,在设计、创作时能正确选用。二、初步掌握营养液的配置与实用技术。三、读识番茄无土栽培操作图照,领会操作要领。四、栽培一盆番茄。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阅读教材和多种信息渠道获取番茄无土栽培的信息资料。通过番茄无土栽培的实践活动,学习配制营养液、种植、浇灌营养液、整株,绑扎等无土栽培技术,通过“绿色食品进家庭”创意活动,在社区播种绿色,播撒文明。设计突出的重点与难点是:营养液的配制与使用,番茄的整株。可以采用先配制浓缩液,再配制稀释液的方法。番茄的整株可参考教材上均有图照,及操作要领的文字说明

2、。本节设计着重于番茄无土栽培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无土栽培的意义,社区需要无土栽培技术。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营养液原料基质的特性和用途。(2)初步掌握营养液的配制方法。(3)读识番茄无土栽培流程图照,理解要领。(4)初步学会番茄的无土栽培的技术。2、过程与方法(1)观察番茄的生长过程,认识番茄的特性。(2)在番茄无土栽培实践活动中,掌握营养液配制与使用方法,番茄的整株技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无土栽培番茄给餐桌带来的变化体验技术发展与生活的关系。(2)体验无土栽培技术给社区二个文明建设产生的影响与价值。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与使用。(2)番茄

3、的整株、抹侧芽、疏花、疏果、摘心、绑渣。2、难点构思家庭无土栽培方案。四、教学器材1、教具(1)无土栽培相关的图照资料或课件,实物投影仪。(1)配制营养液的原料及容器。2、学具(1)收集无土栽培资料。(2)花盆、基质、番茄苗等及其他材料。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1)通过教师对无土栽培的简介,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的特点。(2)观察工厂无土栽培、学校与家庭无土栽培,让学生对无土栽培有进一步的了解。说明:通过观察无土栽培图照及介绍:了解无土栽培历史、国外无土栽培的现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2、需求与设计(1)收集资料1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关于无土栽培资料。2

4、组织交流会,分析共享收集到的资料。(2)构思方案引导学生根据栽培地点的位置,朝向着重考虑栽培植物、栽培形式拟定实验方案。 说明:构思方案是教学难点,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植物的形态特,征集栽培形式,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制定方案,方案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为主,如能配以草图更佳。3、实验创作(1)组织阅读课文图照,使学生对番茄无土栽培的有初步认识。(2)通过教师示范,进一步了解番茄无土栽培操作要领。 说明:课前教师应先进行番茄的无土栽培实验,课上即能示范操作,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3)按配方要求,精确称取营养原料,并分成四组,分别溶于四个容器中,即为浓缩液:A液、B液、C液、D液,再按要求配制稀释液。

5、 说明:这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课上教师可指导2名学生参与配制,教学效果比较好。(4)学生实践操作1番茄无土栽培过程:种植浇营养液抹侧芽绑扎引导疏花疏果摘去顶芽2在学校集体养护管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浇营养液等项操作、观察记录。3在家庭分散养护,教师要加强分类养护指导。说明:上盆后的养护管理是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更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指导。番茄无土栽培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品质。 4、评价交流(1)作品展示:切磋无土栽培技艺,分享经验与教训。(2)创意活动:自由组合开展“绿色食品进家庭”实践活动。 说明:“绿色食品进家庭”活动是一项富有创意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

6、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为社区服务的意识。七、参考资料(一)营养液1、营养液原料及其特性硝酸钙Ca(NO3)24H2O,钙含量为17%,氮含量为11.9%,为白色小晶体,易深于水,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硝酸钾KNO3,含硝态氮13.85%,含钾38.67%,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易受潮结块。磷酸二氢铵NH4H2PO4,含氮11-13%,含磷12-14%,易溶于水,略带灰色。磷酸二氢钾KH2PO4,含钾28.73%,含硫22.76%,为白色结晶或白色粉末,不易潮解,易溶于水。硫酸镁MgSO47H2O,含镁9.86%,含硫13.01%,为白色结晶,易吸水受潮。NaFe-EDTA含铁%,

7、黄色小晶体,易溶于水。硼砂Na2B4D710H2O,含硼11.34%,为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硼酸H3BO3,含硼17.48%,白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硫酸锌ZnSO47H20,含锌22.73%,含硫11.15%,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硫酸铜CuSO44H20,含铜25.45%,含硫12.84%,为蓝色结晶,易溶于水。硫酸锰MnSO44H20,含锰24.63%,粉色结晶,易溶于水。钼酸铵(NH4)6Mo7O244H2O,含钼54.35%,白色粉末,易溶于水。2、营养液配方组成原则营养液必须含有植物所需全部元素,在无土栽培中,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营养液来获得,因此营养液中应包括氮、磷

8、、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铁、硼、锰、铜、锌、钼、氯等微量元素。营养液中各元素必须处于根系可吸收状态,矿质元素只有溶解于水中并呈离子状态才能被植物吸收,因此用溶解度高的无机盐配制营养液。为了提高铁的有效性,使用EDTA替代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在营养液中易被氧化和磷酸盐形成难溶性磷酸铁沉淀)。营养液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比例应符合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并持续均衡供应。营养液中的各种元素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各种原料均应长时间地保持其有效性,不应因氧化、根的吸收、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在短时间内降低。营养液总浓度适宜。营养液的总浓度应适宜植物正常生长的要求,一般2000mg/L为适中浓度,1000mg/L为

9、最低浓度,3000mg/L为最高浓度;可根据不同生育期而调整。(二)基质1、基质的特性珍珠岩,由硅质灿岩在1200下燃烧膨胀而成,白色,颗粒状,容重80130kg/m3易于排水通气,保肥力和缓冲能力差。蛭石是云母类次生矿物在1000炉体中受热膨胀而形成的多了孔的海绵状物质,容重80160kg/m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具有较强的保肥力和缓冲能力。岩棉是一种人造矿物纤维,由辉绿岩、碳岩、焦炭按3:1:1的比例,在15002000的高温炉里溶化,然后喷成直径0.005mm的纤维,再将其压成容重为80100kg/m3的片,冷却至200,加苯酚树脂,减少表面张力,使其能吸持水分,同时固定成型,容

10、重70100 kg/m3,孔隙度大,透气性较好,吸水性强。陶粒是火烧页岩(陶土),在8001100高温下加热制成,容重500kg/m3,排水透气性能良好。草炭,来自于泥炭蓟、灰蓟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分解残留体,质地细,吸水性强,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富含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酸性(PH值小于4)。椰子壳纤维,用椰子加工工业的废料制成,其通气、保水力优于岩棉。2、基质消毒蒸气消毒比较安全,但成本较高;药剂消毒成本较低,但安全性较差,并且会污染环境;阳光消毒是应用较普遍的一种廉价、安全、简单的基质消毒方法。在高温季节,把基质堆至2025cm高,长宽视具体情况而定,堆放在喷湿基质,使其含水量达80%,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如是槽培,可将基质铺在栽培槽中,加水后覆盖薄膜。如基质在温室和大棚中使用,只须密闭,提高室温,1015天即可完成消毒,效果良好。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