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川菜的传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90575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与川菜的传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人与川菜的传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人与川菜的传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人与川菜的传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与川菜的传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川菜是历史悠久、地方风味极为浓厚的菜系。它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适应性强, 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川菜的烹饪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 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苏东坡一一东坡肘子东坡肘子是苏东坡制作的传统名菜。它有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特点, 色、香、味、形俱佳,“东坡肘子”汤汁乳白,雪豆粉白,猪肘肥软适口,原汁 原味,香气四溢,配酱油碟蘸食,滋味尤佳。有人称其为“美容食品”,外宾赞 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传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四川大学中文系有四位学生,在古诗文中查到了汉朝班固 的两句话:“委命供已,味道之腴”,于是这四位书生便在成都开办了一家“味 之腴”餐厅。当时,

2、他们从苏东坡的传世墨迹中辑得“味之腴”三字, 并以此刻 匾做成店招,除了向世人宣称这三字系苏东坡亲手所写以外,还反复强调店内所卖“东坡肘子”的制法乃是苏东坡亲手创制并秘传下来的。如此这般,东坡肘子的美名自然也就不胫而走、传遍了全国,“味之腴”的生意当然也就十分红火了。东坡肘子陆游一一川菜或许只有人知道陆游是南宋大诗人,而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味美食家。 他长期在四川为官,对川菜兴味浓厚。唐安的薏米,新津的韭黄,彭山的烧鳖, 成都的蒸鸡,新都的蔬菜,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离蜀多年后还念念不忘。晚年曾在蔬食戏作中咏出“还吴此味那复有”的动情诗句,在饭罢戏作 一诗中,他说:“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

3、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 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甲鱼羹杜甫一一五柳鱼五柳鱼是四川名菜,唐宋以来早已脍炙人口,而且它还和我国古代诗人 杜甫有一段关系呢!相传,有一天杜甫邀几个朋友在草堂上吟诗作赋, 不觉到了 中午,眼看要吃午饭了,可是一无所有,拿什么款待这些客人呢?他正在着急, 忽然见家人从浣花溪里钓上一条鱼来, 喜出望外。心想,就请大家品尝这条鱼吧!杜甫鱼开膛洗好,加上佐料蒸熟,又加入甜面酱炒熟,把四州泡菜里的辣椒、葱、 姜和汤汁,和好淀扮,做成汁,趁热浇在鱼身上,再撤上香菜。众朋友边说边

4、吃, 把鱼吃得精光,讨论起这鱼起什么名字才合适,最后杜甫说:“陶渊明先生是我 们敬佩的先贤,而这鱼背覆有五颜六色的丝,很象柳叶,就叫五柳鱼吧!”说罢, 大家十分赞成。五柳鱼就这样叫起来了,并成为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传了一千 多年,如今深受美食爱好者的亲睐!五柳鱼袁枚 菊花豆腐世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清代诗人袁枚却曾经为三块豆腐低声下 气。任沐阳知县的袁枚,有一回在海州一位名士的酒宴桌上, 看到一道菜形状如 菊花的豆腐,色若白雪,嫩象凉粉,香如菊花,细腻似凝脂,看了惹人眼馋,闻 了令人流口水。袁枚夹了一块,细细品味之后,离席径往豆腐店,向主人请教制 法。店主是位年老赋闲在家的官吏,见这样一位

5、名闻遐迩的大文人出尊登门求教, 就成心摆摆架子,笑道“俗语说得好:一技在身,赛过千金。这制法岂能轻易传 人?”见袁枚着急,店主一本正经地说:“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请问 你肯不肯为这豆腐而三折腰?”袁枚是个爽快人,向来又以不耻下问出名,听了店主的话,不愠不怒,毕恭毕敬 地向这位自己年长一倍的老人弯腰三鞠躬。店主见他居然俯首施礼,屈尊求教, 一面歉疚地说:“折杀我也,折杀我也。”一面赶忙频频答礼。然后,竹筒倒豆 子一一一哗啦,将制法全教给了他。菊花豆腐菊花豆腐流传到现在仍然是一道宴席桌上的一道佳肴!“传巴蜀之文明、承川菜之精髓”。 成都新东方 一直以“弘扬川菜文化、 传承川菜之精髓、 推动川菜创新、 发展川菜产业”的办学理念, 不断为社会培养 费一批批强技能、高素质的厨师群英 , 纵然使川菜文化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