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温室效应的研究性学习 浙教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594823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温室效应的研究性学习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温室效应的研究性学习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温室效应的研究性学习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温室效应的研究性学习 浙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课 题第二章 温室效应的研究性学习 学 习 目 标知识目标1、了解温室效应的概念2、知道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和危害3、知道如何减少温室效应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事物和爱护环境的意识重 点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意识,作为学生应当并且知道如何为减少温室效应做出自己的贡献。难 点对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危害和减少措施的分析教 学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简述温室效应现象地球历史上几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都与火山喷发或者天体撞击导致的气候剧变有关。不过地球的气候与很多星球相比仍然温和得多。这一切,得益于地球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大气层。这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及演

2、化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而今天,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这个极其重要的“文明参数”。1896年,瑞典化学家阿列纽斯指出,每年因燃烧煤炭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将会造成气温的轻微上升,长期积累下去就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上升五到六摄氏度。到80年代,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气候挑战之一。2、什么是温室效应 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主要是CO2,还有其它气体由同学们课后去查资料。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依此原理建立的典型温室。3、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

3、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活动:取两只塑料杯,各装1/2请水,在一只盛水的塑料杯上盖一块玻璃片。同时放在太阳下晒1小时,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4、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 a、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b、海平面上升;c、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d、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

4、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可能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和悉尼等。 5、怎样减少温室效应 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CO2浓度保持在0.03%左右。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活动,吸收CO2(增加温室气体的去路);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如核能、水能等,改造厂房、燃油工具等减少CO2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来源)。具体措施和行动:如春季的植树造林、夏季升高空调温度、节约用电、少开汽车等。6、说一说:a、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b、作为学生,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学生观看温室效应相关图片和视频学生听讲学生根据课

5、前准备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讨论,并通过学生活动得出温室保温原理4人一小组,展开讨论,分析问题,结合生活现象和实例,得出温室效应的危害和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最后小组汇报。学生思考,畅所欲言!切入主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研究欲望提高学生收集提取有用信息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在讨论中,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每人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人人开口发言,将研究课题和研究结果落实到实处,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归纳小结能力。作业布置1、 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气体?2、 目前,人类还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3、 以环境问题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份手抄报,题目自拟。(选做)课后反思个别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不大熟悉,不知道如何参与课题研究,认为和传统的课堂学习差不多,没什么好研究的,总是喜欢被动获取结论,忽略了研究性学习中的参与性和探究性。因此,教师课前要渗透有关研究性学习思想,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课上教师也要注意做好指导工作。当然,今后要多开展类似的研究性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