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历年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06903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历年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病理学历年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病理学历年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理学历年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历年复习重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理历年复习重点1. 蜂窝织炎是指: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2004)2.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不应出现的体征是:气管向健侧移位(2005)3.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再生(1999)4. 下述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急性细菌性痢疾(2000)5. 肺组织切片检查,光镜下见细支气管上皮脱落,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周围的肺泡腔内亦有多少不等的脓性渗出物,应诊断为:小叶性肺炎(2003)6. 恶性程度最高的体表肿瘤是:恶性黑色素瘤(2003)7. 对于甲状腺髓样癌,下述论述不正确的是: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2004)8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动脉内膜炎使内

2、膜粗糙(2002)9. 细胞水肿时,主要发生病变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内质网(2001)。10. 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该病变 性质最可能是:慢性肾盂肾炎(2002)11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是指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穿透基底膜,深度5mm( 2001)12.4肉芽组织的成分不包括:平滑肌细胞(2000)13. 充血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2005)14. 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2003)15. 减压病引起的栓塞为:气体栓塞(2002)16.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主要的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2001)17. 结核病最重要的

3、社会传染源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999)18. 慢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病史:大于 3月(2003)19. 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心包(1999)20. 对于慢性肉芽肿性炎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指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2000)。22. 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Asehoff小体形成(2002)23. 对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正确的是:高分化者较低分化者核分裂少(2004)23. 对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正确的是:高分化者较低分化者核分裂少(2004)2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是:左前降支(2000)25. 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见于:慢性肾小球

4、肾炎 时肾小管(1999)26. 毛细血管基底膜可形成钉状突起,见于: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2005)27. 病毒性肝炎中见明显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的是:慢性活动性肝炎(2004)28. 癌细胞团中有较多癌珠存在,可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2003)29.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 腺黏液化( 2001)30. 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是:早期癌( 2001)31. 肾炎时,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见于: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 小球肾炎( 2004)32. 对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 (1999)33. 出

5、血性梗死常发生于:肺、肠( 2005)34. 软组织中出现骨和软骨组织,应考虑的是:组织的化生( 2004)35. 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2003)36.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与起源组织相似( 2002)37. 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来源( 2001)38.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左心室前壁( 1999)39. 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 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 明显淤胆, 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 胆管明显增生,根据上述病变应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2005)40. 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病变最轻

6、的部位是:肾小球( 2002)41. 风湿性心肌炎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2000)42. 乳腺癌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 2000)43.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细胞核碎裂( 2001)44. 在防止矽尘的工艺过程中,能根本消除粉尘危害的是:以无Si02 物质代替含石英的材料( 2000)45. 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1999)46.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一种途径播散的结果:血道(2005)47.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 2004)48.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是: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单 核

7、细胞( 2003)49. 不是矽肺诊断主要依据的是:临床症状( 2003)50.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变基础是:细支气管及细支 气管周围炎( 2001)51.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 2004)52.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早进入动脉内膜的细胞是:巨噬细胞(1999)53. 属于良性肿瘤的是:鲍文病( 2005)54. 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来源不同( 2004)55. 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嗜酸粒细胞(2003)56. 对于炎症,正确的是: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2002)57. 淤血不会引起:实质细胞增生( 2001)58. 下述组织中最易完

8、全再生修复的是:上皮组织( 2000)59. 引起脑萎缩的最常见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1999)60.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其坏死病变主要为:点状坏死( 2002)61. 胃溃疡最常见的位置是:胃窦小弯侧( 2000)62.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是:肉瘤( 2002)63. 慢性肾盂肾炎是: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2001)64. 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在:乙状结肠和直肠(2000)65.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变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 系膜细胞增生( 1999)66.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005)67. 心肌梗死

9、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左心室前壁( 2004)68. 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皮肤( 2003)69. 水肿细胞电镜下观察,主要细胞器的病变是: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 (2002)70. 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 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 肝小叶结构完整。上述病变符合:轻度慢性肝炎(2001)病理最后冲刺1血栓形成、类型、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流凝固性增 加。类型: 白色血栓:心瓣膜处多见。血栓头部,血小板 +少量纤维蛋白 混合血栓:血小板梁状凝集堆;中间。血小板梁 +纤维蛋白网

10、+红细胞。 红色血栓:尾部。纤维蛋白网眼内 +红细胞。 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 机体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性出血。2. 肉芽组织构成及作用结局。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各种炎性细胞组成, 成鲜红色颗粒状, 柔 软湿润,形成鲜嫩的肉芽。实性条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对着创面垂直生长。 作用:抗感染保护创面 填补窗口及其他组织损伤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结局: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逐渐转化为老化阶段的瘢痕组织。3.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分化程度:良:好,异型性小 恶性:不好,异型性大核分裂象:无或少,不见病理核分裂象恶性 :多,可见

11、病理核分裂象生长速度:良:缓慢 生长方式:恶性:较快良:膨胀性或外生性继发改变: 良:很少 转移 良:不转移 复发 良:不复发或很少 对机体影响恶性:浸润性或外生性恶性:常见,如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恶性:可转移恶性:易复发良: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恶性:较大,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 位的组织。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恶病质4. 粥样硬化 定义:血脂过多沉积于动脉内膜并形成坏死粥糜样物质,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脂质代谢障碍(内皮损伤)特点:坏死粥样物 好发部位:大中动脉,弹力肌型动脉 粥样斑块: 表层:纤维帽,大量胶原玻璃样变 深部:打来那个无定形坏死物,胆固醇结晶,钙化 底周:肉芽组织,少

12、许 F 细胞,淋巴细胞中膜:smc萎缩变薄,弹力纤维破坏主动脉粥样硬化中腹主动脉便便最为严重CHD 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猝死5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1,机能紊乱期:血压升高,头晕头痛 2,动脉病变期: 细动脉硬化:主要病变特征,玻璃样变,累计肾视网膜 肌型小动脉硬化:增生为主,导致左心室肥大 大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并发3.心脏病变期 心脏:左心室代偿肥大 肾脏:肾小管萎缩,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脑:高血压脑变,脑软化,脑出血视网膜:细动脉硬化6. 风湿病 是一种与动脉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

13、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最常侵犯心脏,关节,血管各处。以心脏病最为严重 基本病理变化1. 变作渗出期:早期,结缔组织基质的粘液样变和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坏死2. 增生成肉芽肿期:胶原纤维之间水中,巨噬细胞增生,吞噬纤维素样变坏死物 后形成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聚集成为阿少夫小体。3. 瘢痕期和愈合期:纤维化心脏病变:风湿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膜最常受累:疣状赘生物(纤维素性,粘液性变性,坏 死) 附壁血栓风湿性心肌炎 心肌间质结缔组织;水肿,反复发作 风湿性新外膜炎 粘液性,纤维素性炎症,绒毛心7. 大叶性肺炎的分歧及各期主要病变特点病理改变 大体肺叶改变 镜下改变 其他临床病理联系充血水肿期 肺叶

14、肿胀,暗红色 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内有大量 浆液性渗出物,(红细胞,中型粒细胞,巨噬细胞) 毒血症导致寒战,高热,周 血 BC 细胞计数上升, x 线片状分布模糊阴影红色肝样变期 肺叶充血暗红色,质地变实,别面恢宏,似肝脏外观 肺泡间隔内 毛细血管仍扩张出血,内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及红细胞纤维素丝连接成网。 通气 功能障碍,出现缺氧,发绀,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使痰液呈铁锈色,涉及胸 膜时,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灰色肝样变期 肺叶肿大,充血消退,变灰白色,质实如肝 纤维素渗出增多,纤 维素丝经肺泡孔相连增多,少见红细胞 缺氧状况改善,粘液脓痰溶解消散期 肺组织结构及功能恢复正常,质地娇软

15、 肺腔内中性粒细胞坏死,纤维素溶解临床症状逐渐消失 并发症:肺肉质变,胸膜肥厚和粘连,肺脓肿及脓胸,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感 染性休克8. 胃溃疡镜下病变及并发症 表层:少量炎性渗出物覆盖 下一层:坏死组织 再下一层:新鲜肉芽组织 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的陈旧瘢痕组织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9.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类型 肝细胞变性坏死变性:a水肿b嗜酸性变坏死:a.嗜酸性坏死;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 b.溶解性坏死;桥接坏死;大片 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普通型病毒肝炎 急性(普通型)肝炎:肿大,质软,面光滑广泛变性,、水肿为主。肝细胞胞质输

16、送淡染和气球样变,肝窦变窄,又淤胆 肝区疼痛, sgpt 上升,黄疸可转慢性,但多数治愈慢性普通肝炎轻度:点状坏死,界板无损 中度: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重度:碎片状坏死与大范围桥接坏死,纤维间隔分小叶 中型病毒肝炎 (爆发型 )肉眼:肝体积明显缩小,被膜皱缩,质地柔软。切面成黄色 /红褐色 =急性黄色 /红色肝萎缩镜下:肝细胞坏死广泛而严重,肝细胞索解离,肝细胞溶解,出现弥漫性大片 坏死,炎细胞浸润临床:黄疸,出血,肝衰 肾衰 亚急性重型肝炎:缩小,质地软硬不一,大小不一,肝细胞大片坏死,又有结 节状肝细胞再生10. 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肉眼:早期重量家中,晚

17、期体积明显缩小,硬度增加,切面及表面呈弥漫全肝的 小结节镜下: a 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背假小叶取代,再生肝细胞结节排列紊乱,体积 大,核大深染 b 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 临床病理:门脉高血压: 慢性淤血性脾肿大 腹水 侧支循环形成 胃肠淤血水肿 肝功能障碍: 出血倾向 胆色素代谢障碍 对急速的灭活作用减弱 肝性脑病11. 坏死的分类及各自病变 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镜下:细胞微结构消失,结构轮 廓仍保存结核病 =干酪样坏死液化性坏死:无定形颗粒状,不见组织轮廓。脓肿,脑软化,溶解性坏死 纤维素性坏死:细丝状,颗粒状,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免疫性损伤) 坏疽: 干

18、性 A 阻 V 通,水分散失较湿性凝固坏死与液化性坏死混合 气性-属湿性,A阻V阻12.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红肾,蚤咬肾) 病变特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分类: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 A 族 B 型溶血性链球菌) 病理变化肉眼:双侧肾脏青到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充血,散在粟粒状大小出血点。 故叫“大红肾”“蚤咬肾”显微镜:病变弥漫分布,肾小球体积增大,血管球细胞数增多,主要为肿胀的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并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毛细血管腔狭窄, 数量减 少,内有血栓,近曲小官上皮细胞发生变性,肾小管管腔内出现蛋白管型 免疫荧光:肾小球基膜和系膜区补体 c3 沉积 电子显微镜:具有电子致密沉淀物 临床病理联系:起病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儿童愈后好承认差,可发 展成慢性肾炎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大白肾) 病变特点: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新月体形成分类:I型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II型免疫复合物性肾炎III。免疫反应缺乏性肾炎病理变化:肉眼:双侧肾脏体积增大,色苍白,皮质表面可有点状出血,切面皮质增厚 显微镜:新月体,部分见电子致密沉淀物免疫荧光: I 型现行荧光 II 型颗粒状荧光 III 型阳性 临床病理联系:血尿,伴红细胞管型,中度蛋白尿,高血压水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