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9文言文基础知识新人教版2018053133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6132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9文言文基础知识新人教版2018053133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9文言文基础知识新人教版2018053133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9文言文基础知识新人教版2018053133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9文言文基础知识新人教版2018053133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9文言文基础知识新人教版20180531333.wps(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期末复习专题九 文言文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至于夏水襄陵( 升到高处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飞奔的马;快 ) (3)素湍绿潭( 急流 ) (4)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 ) (5)清荣峻茂( 茂盛 ) (6)良 多趣味( 甚,很 ) (7)属引凄 异( 接连不断 ) (8)五色交辉 ( 交相辉映 ) (9)晓雾将歇( 消散 ) (10)夕日欲颓( 坠落 ) (11)沉鳞竞跃( 指水中潜游的鱼 ) (12)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 (13)庭下如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 (14)安居而天下熄( 熄灭,这里指停息 ) (15)以顺为正者( 准则,标准 )

2、(16)富贵不能淫( 惑乱,迷惑 ) (17)贫贱不能移( 改变,动摇 ) (1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选拔、任用 ) (19)人恒过( 常常犯错误 ) (20)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 (21)征于色( 征验、表现 ) (22)而 后喻( 了解、明白 ) (23)或王命急 宣( 有时 ) (24)至于夏水襄陵( 到了 ) (25)虽乘奔御风( 即使 ) (26)猿鸣 三声泪沾裳( 下衣 ) (27)四时俱备( 季节 ) (2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清闲的人 ) (29)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 (30)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这 ) 2通假字。 (1)略无阙处(“”“ 阙 同

3、 缺”,空隙、缺口 ) (2)蝉则千转不穷(“”“ 转 同 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 (3)窥谷忘反(“”“ 反 同 返”,返回 ) (4)往之女家(“”“ 女 同 汝”,你 ) (5)曾益其所不能(“”“ 曾 同 增”,增加 ) (6)衡于虑(“”“ 衡 同 横”,梗塞、不顺 ) (7)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同 弼”,辅佐 ) (8)始一反焉(“”“ 反 同 返”,往返 ) 1 (9)汝之不惠(“”“ 惠 同 慧”,聪明 ) (10)军士吏被甲(“”“ 被 同 披”,穿着 ) (11)改容式车(“”“ 式 同 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 (12)学诗谩有惊人句(“”“

4、谩 同 漫”,空,徒然 ) 3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 (2)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动词用作名词,回声 ) (4)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5)五色交辉(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 (6)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用作动词,散步 ) (7)威武不能屈( 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 (8)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 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 ) (9)所以动心忍性(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动,使坚忍 ) (10)人恒过( 名词活用作动词,犯错误、犯过

5、失 ) (1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动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 4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 (1)自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如果 )) 回清倒影( 清波 ) (2)清清荣峻茂( (水)清澈 )) 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 ) (3)绝哀转久绝( 动词,停止 ) ) 绝多生怪柏( 副词,极,最 ) 夕日欲颓( 将要 ) (4)欲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指人间 )) 念无与为乐者( 一起 ) (5)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 )) 负势竞上( 向上 ) (6)上横柯上蔽( 在上边 )) 直视无碍( 没有 ) (7)无猿则百叫无绝( 不 )) 一百许里( 确数,十的

6、倍数 ) (8)百猿则百叫无绝( 概数,表示多 )) 直视无碍( 直接 ) (9)直争高直指( 笔直 )) 安居而天下熄( 居住 ) (10)居居天下之广居( 住宅 )) 发于畎亩( 兴起,被任用 ) (11)发发于声( 显露、流露 ) ) 行天下之大道( 正道,喻指“”义 ) (12)道独行其道( 道路 ) ) 国恒亡( 国家 ) (13)国国破山河在( 国都 )) 2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 (14)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贤士 )) 戒之曰( 告诫 ) (15)戒必敬必戒( 谨慎 )) 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 (16)于征于色( 在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 行拂乱其所为(

7、 违背 ) (17)拂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弼 ,辅佐 )) 而后作(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 (18)而而死于安乐也( 连词,表并列 ) ) 年且九十( 将近 ) (19)且且焉置土石( 况且 )) 始一反焉( 语气词 ) (20)焉且焉置土石( 哪里 )) 匈奴大入边( 侵入 ) (21)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进入 )) 军霸上( 驻军 ) (22)军至霸上及棘门军( 军营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者,使臣 ) (23)使使人称谢( 派遣 ) ) 5翻译下列句子。 (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8、。_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富贵不能使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_ (5)曾益其所不能。 _增加他人不具备的才能。_ (6)甚矣,汝之不惠! _你也太不聪明了!_ 6阅读理解。 (1)【导学号:01164090】阅读三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_“”“”“”“作者是从 山水 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 山 后

9、写 水 ” “,写 山 ” , “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 水 ” ,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_ (2)【导学号:01164091】答谢中书书中,“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 在哪里? _“”它写出了 鸣 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_ (3)“”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 闲人 的含义? _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 “闲 3 ”人 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_ (4)【导学号:01164092】如何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的现实意 义? _这既是民族传统也应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特别是作为领导者,更应做到如此,以国家、 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不为一己私利而有损前者的利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 大丈夫。_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阐明了什么道理?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_这篇文章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宁的生活之中,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 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家亡国破的危险。_ (6)【导学号:01164093】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的作用是

11、什么? _这两句话表现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也流露出作者 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_ (7)与朱元思书中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细读课文,说 “”“”说富春江的山 奇 在哪里,水 异 在哪里。 _“写山的 奇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 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 “异 ”:水 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 (8)【导学号:01164094】愚公移山中“”“”“”妻 和 智叟 对 愚公移山 的反应有何异 同? _

12、相同点: “”“”“”“”妻 和 智叟 在 力量弱小 和 土石的处置 上提出了相同的质疑。不 “”同点: 妻 “的质疑中有担心和关心, 智叟 ”的质疑和阻拦中只有嘲笑和轻视。_ (9)“”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中愚公的 愚 ? _示例: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真理的反映,本文要说明的是人力 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愚公移山说明愚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战胜自然困难,并为此付诸 实践。如果绕路或搬家,这是屈服于自然的行为。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敢于面对才是解决 问题的最好方法。 ( 言之成理即可 )_ (10)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愿望? _反映了人们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_ (11)【导学号:01164095】阅读周亚夫军细柳,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 “为 真将军”。 _“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 “,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天子先驱至, ”“”“”“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表现了细柳军军纪严明。 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_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