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14976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过关检测试题、单选题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调零就直接进行测量C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用手直接拿取祛码D.不能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2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 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 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吸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3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下列

2、关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分析错 误的是()A.阳光照射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形成雨C.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高山积雪熔化成水,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4 .我国有的地区夏天气温高达40C ,有的地区冬天气温低于-50c以下。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醛熔点/C0-39-117-114沸点/C1003577835A.酒精温度计B.乙醛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5 .关于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台灯正常

3、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 D用手水平托起一本物理课本所用的力约为2N6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变大,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6 / 58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A.雾淞沆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汽化现象”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詈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D.熊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4、9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此图像可以判断(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12.如图所示,下列测量记录正确的是()A.丙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10 .在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A.甲是晶体,乙、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11 .电冰箱是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冻室的内壁上常附着一层霜,是由于水蒸气液化产生的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 C.电冰箱电动压缩机和冷藏

5、室内照明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并联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水分蒸发产生的水蒸气13 .对以下物理量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八年物理教材的质量大约是10gB.此时教室内空气的温度约是-30CC. 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cm心.我们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约80km/h14 .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杯中水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

6、能自动生”水15 .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一个探究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过一会儿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气”,表面和底部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水蒸气下降、 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16 .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

7、.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淞是凝固形成的17 .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18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 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联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 法正确的是()A.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1 1 B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C.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

8、热D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放热二、填空题19 .如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体温计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外部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所示,为看清体温计液柱的位置,应沿图中 (填“A”明”“C方)向观察。20 .叫温度,常用的温度单位叫 ,用符号 表示.21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白粉”,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22 .制作冻豆腐时,豆腐中水在结冰的过程中, 温度,内能,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冻 豆腐孔多,容易被压缩,据此 (能/不能)说明物体分子间存在空隙.23 .夏季的清晨

9、,河面上经常会飘着淡淡的白雾,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白雾的形成过程中需要 热.(选填 吸或 放”).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24 .实验室常用酒精灯来加热物体,在酒精灯使用时,应用 (选填外焰”或内焰”)加热;实验室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25 .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 (填 甲”或乞”)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 ,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炎热的夏天,当你走

10、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你认为是 的看法对.甲乙26 .图中是秦的熔化图象,图 BC段表示其熔化过程.在这过程中,蔡 (填 吸收”或者 放出)热量,温度(填变大”、变下”或不变27 .晶体在熔化时会有一个特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 ,有些液体在凝固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个特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 ;同种物质的熔化时的温度与凝固时的温度 28 .如图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11、 (填 品体”或 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C.29 .中央电视台有一系列热播饮食纪录片一一舌尖上的中国”,片中展示炸油条、煎蘑菇用菜油;煮玉米、饺子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在烹饪时如 果不小心被100 c的水或100 c的水蒸气烫伤,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被100 c的水蒸气烫伤会更加严重 因为30 .厨房中有很多物理知识.某天妈妈在厨房炖鸡汤,小华还没进门就闻到了鸡汤的香味, 这种现象表明分 子在;小华打开炖鸡汤的锅盖,锅上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三、解答题31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12、,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能否沸腾?为什么?32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看不清了,为了重新标出温度计的刻度,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法.四、实验探究题3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如果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测得的温度为 C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质是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 min .34.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进行(选填 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3)读数时小明发现 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 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 高于“、低于“或 等于“)1标准大气压.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i、m2,根据图像丙分析可知 mi m2 (选填 之”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