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双减”的深处.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24428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双减”的深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走向“双减”的深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双减”的深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双减”的深处.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走向“双减”的深处“双减”,是治理教育乱象的一剂良方、一记重拳。实践将不断证明,这个举措正当其时,是关键的,而且是有效的。往深处看,“双减”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规律的坚守,教育生态的重建;往远处看,“双减”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让这个举措成为振兴中华的重要工程。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引导人们向往美好、创造幸福。不过,教育中也存在着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不是教育本身所致,而是由人的错误认知和不正当利益驱动所致。这些危险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校外培训机构挑战教育规律与人类良知,加剧了内卷与竞争,学生处在焦虑之中,教育被扭曲,被异化。“歪教育”“伪

2、教育”“反教育”成为当下教育中最大的危险性,如果我们对此还不加大治理力度,那么学生的理想信念、大德大爱大情怀将被“卷”掉,道德修养、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将被淹没被吞噬,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很可能就变成一句空话。让教育本质回归,让教育生态得以重建,让教育走在规律之中,是“双减”政策的神圣使命和核心价值。防止、消除教育中的危险性,就要再一次叩问教育的定义,坚持教育的真义。何为教育?大家们有很多真知灼见。德国古典学大家耶格尔有一个经典描述:“教育不是一种只关乎个体的行为:它本质是共同体的一种功能。”这种共同体的功能必须有牢固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一种支配人们生活的普通的价值意识当共同体

3、奉行的这些价值稳定时,教育的根基也是牢固的;当它们被取代或摧毁时,教育的进程就会被弱化,直至无法运转,彻底失败”(韦尔纳耶格尔.教化:古希腊文化的理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O显然,教育中的最大危险性在于共同体价值观的被摧毁被取代。“双减”,回归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其重大意义在于强调教育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体抵抗和消除教育的不合理竞争。校内外协同育人,营造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双减”还正面积极引导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除了“减”,还要“增”一增效、提质,构建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这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加强专业化指导,才能让教育规律真正回归教

4、育实践。这又涉及一个司空见惯的话题:何为智育?对此苏霍姆林斯基作了深刻的判断:“人类最有价值的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财富时,才能真正实现智育。”智育是创造智力财富的过程,这种创造在于转化:人类智力财富转化为学生财富。转化绝不是灌输,绝不是简单的操练,更不是死记硬背、刷题,不是生硬的分数;转化一定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绝对不是超纲超标,绝对不是超前、抢跑。倘若是后者,那肯定不是智力财富,而是知识的附庸,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奴仆。所以,值得我们注重的,是在行政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专业化指导的水平。专业化,应成为“双减”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指出,“本质即根据”。根据在哪里?根据在人,人即根据;而人的本质在于自我超越和创造。“双减”的深处,是对人的本质的尊重和维护,是对“根据”的坚守和发展,还是回到人上去。马克思说得好啊:“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