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2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6356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化学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2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中考化学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2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中考化学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2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化学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2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化学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2优秀名师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2011河北)5.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一127和碘-131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 C.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碘-127和碘-131核内中子数不同【解题思路】碘-131和碘-127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核电荷数为53,在原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碘-127和碘-131的核外电子数都是53,质子数也都是53,相对原子质量等=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碘

2、-131和碘-127核内的中子数不同。【答案】D【点评】该题考查了原子中各量间的关系,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2011河北)1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解题思路】分子的观点包括: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分子之间有作用力。A氧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而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

3、力几乎为零【答案】B【点评】这是一个很容易让学生做错的一道题目。(2011大连474)47.用微粒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思路解析】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保持水分子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所以水电解时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湿布擦过的桌面变干是因为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了。水蒸气冷凝成水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空隙变小。【答案】(1)水分子 (2)氢原子和氧原子 (3)

4、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了(4)水分子间空隙变小。【点评】本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难度较小。(2011湖北武汉)3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解题思路】B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氨水分解产生氨气和水,氨气是由大量的氨分子构成的,由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一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A选项中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不变,因为氨水分解生成氨气和水是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5、种类不变,故A是错误的;C选项中氨分子一直在不断运动,不是由静止变为运动,故C是错误的。D选项中氨分子的体积不变,故D是错误的。【答案】B【点评】本题从微观的角度着重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同时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将生活实例与分子性质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分子的性质。本题难度较小。(2011佛山市22)2佛山创文让生活便得更加美好,春夏之交的佛山满眼翠绿、花香四溢。下列能解释“花香四溢”的是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思路解析】该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的性质,其中闻到气味是由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造成的。故答案选B。【答案】B

6、【点评】该题考查分子的性质。试题难度较小。(2011年湖南衡阳)【解题思路】它们是由相同质子数同种元素,而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答案】C【点评】以日本福岛核辐射污染为背景,考查原子有关知识,属于信息给予题。(2011年湖南衡阳)【解题思路】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其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D错误【答案】D【点评】物质的结构知识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和难点。(2011湖北武汉)30(3分)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相对原子质量为_。(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解题思路】:(1)从图甲可以看出原子序数为16,由

7、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可以判断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由相对原子质量在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格的位置可以判断为32.06。 (2)图乙是该元素的粒子,质子数是16是硫元素,核外的电子数为18,带两个单位的负电,因此是硫离子,符号为S2-。【答案】(1)16 32.06 (2)S2-【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的等量关系、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判断以及粒子符号的书写。本题难度较小。(2011江苏苏州)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干冰 B黄金 C金刚石 D氯化钾【解题思路】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相关链接htt

8、p:/ “难度较小”)【考点梳理】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元素 单质 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原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分子构成分化 离子得或失电子直接结合物质聚集结合(2011浙江衢州,4分)26我市有大面积含丰富硒的土壤资源,在这种土壤中种植的白莲、甘薯、大米等,由于含丰富的硒被称为富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富硒产品中的“硒”指的是 (选填“元素”、“分子”或“原子”),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一个硒原子的原子核由34个质子和45个 构成。【解题思路】显然富硒产品中的“硒”指的是硒元素,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

9、量为79,所以一个硒原子的原子核由34个质子和45个中子构成。【答案】元素,中子【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关键在于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容易题。(2011江西,12题,2分)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中可获取的信息是(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D一个金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为 【解题思路】金元素是金属元素,197.0表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79表示金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所以正确,一个金原子中有79个质子,79个核外电子,118个中子,三种微粒的总数为

10、276。【答案】C 276【点评】本题考查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有关信息,考查原子中数量关系,本题由于对197.0的含义不清楚,误选A,也无法正确补充D,本题难度中等。(2011江西南昌,12题,2分)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解题思路】金元素是金属元素,197.0表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79表示金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一个金原子中有79个质子,79个核外电子,118个中子,三种微粒的总数为276。【答案】D

11、。【点评】本题考查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有关信息,考查原子中数量关系,本题由于对197.0的含义不清楚,误选B,本题难度中等。(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16 分值)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解题思路】A选项受热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而体积没有变化,A错;B选项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B错;C选项中反应时各原子只是重新组合,而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错;D选项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不能再

12、分,D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实质。难度系数较易。(滨州市53分)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解题思路】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A正确;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带正电,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相等,整个原子不带电,B正确;决定原子质量主要是质子和中子,C不正确;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失去变成阳离子,D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呈电中性、原子的

13、质量决定因素等知识及相关理解能力,学生易错处对物质的微粒不清,难度中等。1、(2011山东烟台)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题思路】分子受热之间的间隔变大了,但是分子体积没有变大。【答案】A【点评】难度较小2、(2011山东烟台)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

14、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解题思路】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答案】D【点评】难度中等专题(六)微粒构成物质(2011江苏泰州42分)4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氢气 C氯化钠晶体 D水银【解题思路】氯化钠晶体是由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和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水银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答案】C【点评】本题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了解常见物质的构成是解题的关键,如金属一般由其原子直接构成,碱和盐一般由离

15、子构成等。难度较小。(2011江苏泰州172分)17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它们都是原子【解题思路】由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们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它们核电荷数不同,属于三种不同元素的微粒,分别为:O2-、Ne和Al3+。【答案】AB【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认识图中各个部分表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2011四川雅安)2.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 CH2 D2H2【解题思路】2H+表示两个氢离子,H2表示一个氢分子;2H2表

16、示两个氢分子。【答案】A 【点评】知道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思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1四川雅安)3.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解题思路】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间隙变大。【答案】D【点评】掌握微粒的定义和性质及时微粒的构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1四川雅安)4.到1990年,人类已知结构的化学物质是1000万种,2009年9月8日为5000万种。2011年5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物质,并向中国专利技术局申请了专利,该物质被CAS登记为第6000万

17、种已知结构的新物质M(化学式为C19H15N4FSO2)。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 A. M由六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B. 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C. 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D. 化学正在加快发展【解题思路】C19H15N4FS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91151441932162382【答案】B 【点评】知道化学式的涵义及相关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1四川雅安)1.(9分)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自然界

18、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2)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 _。(3)日本地震后,个别居民抢购食盐。假设某人经医生确认,每日需要补充166 mg KI。已知每千克某品牌碘盐中KIO3的加入量为42.8 mg,如果用该食盐替代碘片提供治疗辐射所需的碘元素,则每日需食用该食盐的质量为_kg。【解题思路】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为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53;设每日需食用该食盐的质量为x,

19、则42.8mg/Kg100%x100%166mg x5Kg【答案】(1)53 (2分)、53 (2分)(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不同(要点是“结构不同”)(2分)(3)5(3分)【点评】掌握原子概念及相关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1四川广安) 17、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A、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 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解题思路】根据分子的三个基本特征来判断A、B选项,分子体积和质量小,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给篮球打气是对气体压缩,较小分子间的间隔,而不

20、是分子的体积变小。【答案】 B【点评】此题考查分子的特征,物质性质差异与构成微粒间异同的关系。学生要对基本知识要点理解准确,明辨物质性质与微粒构成间的关系。本题难度较小。 (2011山东济宁)15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性质作出合理解释的是A不锈钢比普通钢材耐腐蚀B水在自然界天然循环C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解题思路】A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加入铬、镍等而具有耐腐蚀性;B水分子不断运动;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构成新分子;D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答案】A【点评】此题考查分子的性质。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一要记准分子的基本性质,

21、二要能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实验或生活中的现象。试题难度较小。(2011山东济宁)17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 D属于一种元素 【解题思路】根据核电核数与核外电子数判断微粒种类。A为原子,为离子;B为阴离子,为原子;C核电核数不同,不属于一种原子;D核电核数相同,为同一种元素。【答案】D【点评】此题考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粒子的种类。解决此类题一要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二要会根据核电核数与核外电子数判断微粒种类。阴阳离子的判断出错较多。试题难度中等。(2011山东临沂52)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不显电

22、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B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5.C【思路解析】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相互抵消,不显电性。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而不是氢分子和氧分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答案】C【点评】考查了微观方面的问题。难度中等。(2011山

23、东临沂112)11、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1) 。 (2) 。11. 【思路解析】从右图可知:在氧化汞分解前后,氧化汞分子分解组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又重新重组合成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能再分,是最小的微粒,且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答案】(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点评】微观模型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难度中等。(2011泸州)13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

24、原因是( B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解题思路】搜救犬能闻到气味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特征,此类试题认真分析即可找出答案,难度较小。【答案】B15、(2011四川省眉山市152分)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对图表资料的使用能达到目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离子间能否在溶液中共存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某元素的质量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解题思路】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够推断出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

25、数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离子间能否在溶液中共存,这是对的,离子只相互结合后不产生气体、不生成沉淀、不生成水,就能大量共存。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嗵查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能查出实际的质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不能查出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答案】B【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情况。关键要清楚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含义。难度较大(广西省桂林市15题2分)15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ANa+ BClCOHDN【解题思路】质子数与电子数等的粒子是分子或原子。而ABC都是离子,所以只有D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粒子通常是原子或分子

26、的认识。本题难度较小。(广西省桂林市26题4分)26(4分)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1)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1) 与圆相关的概念:(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5.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解题思路】从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来分析。(1)利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为金属元素(2)利用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相对原子质量(3)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离子符号的写法。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答案】(1)金属 (2)38 87.62 (

27、其他答案不给分) (3)Sr2+【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能力和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能力。本题难度较小。1.圆的定义:(2011嘉兴154分)1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66.116.17期末总复习 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 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1)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是一条顶点在原点且关于y轴对称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特例,此时常数b=c=0.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一结合生成水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

28、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解题思路】由图象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有Na+和Cl和H2O.125.145.20加与减(三)4 P68-74【答案】C(1)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点评】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一结合生成水,所以溶液中的粒子除了新生成的溶质的粒子外,还有水分子。本题难度中等。3. 圆的对称性:16(2011重庆市16题 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281+11(1) 2个氧分子 ;3个氢离子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电子数为 【解题思路】微粒个数的表示方法是在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是在化学式的前面加数字,离子的个数是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原子的个数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从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电子数等于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总数之和。【答案】(1)2O2(1分)3H(1分)(2)11(1分)【点评】该题涉及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易错点是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及种类,如果数值是1可以省略,学习时应与化合价的表示区分开。试题难度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