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二部分中考专题突破+专题一—专题七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6364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二部分中考专题突破+专题一—专题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二部分中考专题突破+专题一—专题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二部分中考专题突破+专题一—专题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二部分中考专题突破+专题一—专题七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二部分中考专题突破+专题一—专题七优秀名师资料.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第二部分中考专题突破 专题一专题七第二部分 中考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及复分解反应 1(2011年浙江温州)将稀硫酸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B ) (A(镁条 B(铜丝 C(BaCl溶液 D(NaCO溶液 2232(2011年山东济宁)下面对某些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醋酸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2011年山东临沂)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D ) (A(铁与硫酸铜溶

2、液 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硫酸 D(氮气和氧气 ,(2011年江苏苏州)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4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解析: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所以A错;浓盐酸无吸水性,不能用来干燥氧气,所以C错;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的氯化钡易溶于水,所以D错;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铁锈反应,分别生成易溶性的氯化铁、硫酸铁,所以均可除去铁锈,所以B正确。 5(2011年河北

3、)如图X1,1所示,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D ) 图? 图? 图X1,1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从图?可以看出,原来的溶液呈碱性,随着另外一种溶液的加入,pH降低,先等于7然后又小于7,呈酸性了。这样一个过程是典型的向碱溶液中滴入酸的反应。 1 6(2011年四川绵阳)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O) 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2C NaCl溶液(NaCO) 加盐

4、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23D FeSO溶液(CuSO)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447.(2011年山东潍坊)某同学在自己家厨房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D )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钠 B(该粉末一定是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氯化钠 D(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8(2011年四川绵阳改编)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Ni,2HCl=NiCl,H? ?NiO,2HCl=NiCl,HO ?NiO,4HCl=NiCl,Cl,22222222HO 2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5、 B ) A(Ni肯定能与FeCl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2B(NiCl与NaOH溶液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C(反应?和?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中N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9(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1)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b(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SO=CuSO,HO。 2442(3)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4)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Fe,Cu

6、SO=FeSO,44Cu。 10(2011年江苏泰州)如图X1,2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2 图X1,2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 A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解析:C项,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与丙中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是在丙中形成白色沉淀,错误;A项,乙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丙中浓氨水中挥发出的氨气接触后,会生成氯化

7、铵固体小颗粒,在大烧杯甲中形成白烟;同理,B项,乙中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丙烧杯的酚酞试液中,生成的碱会使酚酞试液变红;D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了乙烧杯中蒸发出的水蒸气,从而使丙中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1(2011年四川眉山)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 (1)填写下表空格中的化学式: 氯化钾 氯化钙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锌 氯化亚铁 氯化铜 KCl CaCl NaCl MgCl AlCl ZnCl FeCl CuCl 223222反思: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归纳整理的。 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图

8、X1,3。请你在(2)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图X1,3 (3)此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如图X1,4)。比如?用稀硫酸除铁锈;?古代记载的湿法冶铜技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请从?、?中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O,3HSO=Fe(SO),3HO(或23242432Fe,CuSO=FeSO,Cu)。 44图X1,4 解析:(1)中表格所要填的是AlCl,注意铝元素是正三价,从左到右看这些盐的金属排3列顺序,是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2)箭头左边离子有四种,而右图只有三个圈,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得出要填写的粒子分

9、别是HO 、Na、Cl三种。 21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图X1,5是初中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图X1,5 (1)请你写出B、C所属物质的类别名称,并以Na、H、O、S元素组成的物质为例,各写出一种代表该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里。 A B C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O(或NaO NaCl(或 H22化学式 HSO NaOH 24NaSO) 或SO) 242(2)请在Na、H、O、S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选择物质写出符合下列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化合反应:2H,O=2HO; 222复分解反应:HSO,2

10、NaOH=NaSO,2HO(合理即可)。 24242专题二 酸、碱、盐的检验、分离与除杂 1(2011年江苏苏州)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C )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2(2011年天津)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D )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3(2011年湖南娄底)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

11、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2的是( B ) A(KCl溶液 B(KCO溶液 23C(稀盐酸 D(NaNO溶液 34(2011年山东泰安)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C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 B 海水和蒸馏水 硝酸银溶液 C 铜和黄金 稀盐酸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4 5.(2011年江西南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SO 24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盐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 2C(KCl固体 (KClO)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3D(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

12、产生的气体 6(2011年山东淄博)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 水蒸气 通过浓HSO 224B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BaCl溶液,过滤 2C NaCO粉末 NaHCO粉末 加热 233D KNO溶液 Ba(NO)溶液 加入适量的NaSO溶液,过滤 332247.(2011年山东烟台)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D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 通入O,点燃 22B 二氧化碳 氯化氢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u(NO) AgNO

13、323C 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溶液 溶液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除杂的方法,概括为“除杂不带杂”(既要除去杂质又不带入新的杂质),同时要考虑方法简单。选项A在CO中含有少量CO,没办法点燃;选项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2碳和氯化氢气体都反应;除杂所加试剂应足量或过量,目的是除尽杂质,因此选项C应加入足量的铜粉。 8(2011年四川雅安)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2B NaCl溶液 NaCO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23C CO气体

14、CO气体 通过灼热的FeO 223D HSO溶液 HCl 加入AgNO溶液,过滤 2439.(2011年山东济宁)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 ) 选项 混合物 思路方法 选用物质 A CO(CO) 点燃 空气 2B NaOH(NaCO) 沉淀、过滤 石灰乳Ca(OH) 232C FeCl(CuCl) 置换、过滤 铁粉 22D NaCl(MgCl) 沉淀、过滤 NaOH 2解析:重点区分:CO中含有少量CO,除CO的方法是通过灼热的CuO(FeO);CO中含223有少量CO,除CO的方法是通过NaOH溶液。 225 10(2011年广东揭阳)下表列出了除

15、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C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B NaCl粉末 CaCO粉末 溶解、过滤、蒸发 3C NaOH溶液 NaCO 加入过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23D 氢气 二氧化碳 依次通入饱和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11(2011年四川成都)为除去Cu(NO)溶液中含有的少量AgNO,某同学给出了两种方323法:?.加入足量NaCl溶液,过滤;?.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方法?中产生的沉淀只有AgCl B(回收方法?的不溶物,可直接得到纯净的银 C(方法?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还含有NaNO,所以不

16、可行 3D(两种方法均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解析:除杂所加试剂应足量或过量,目的是除尽杂质,因此要考虑所加试剂有剩余。方法?是加入足量NaCl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产生的沉淀只有AgCl,选项A正确;过滤3后得到的滤液还含有NaNO,可能还有NaCl,选项C正确;方法?是加入过量的铜粉,回收3方法?的不溶物是铜和银的混合物,不能直接得到纯净的银,选项B不正确。 12(2011年湖北鄂州)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C ) (A(HCl、CuCl、NaNO、NaSO 2324B(BaCl、NaCO、HCl、(NH)CO 223423C(FeCl、HCl、NaCl、NaO

17、H 3D(NaCO、NaSO、HCl、HSO 232424解析:不用其他试剂的鉴别题,首先看颜色,然后考虑两两混合,再就是鉴别出来的试剂可作为已知试剂使用。A中CuCl溶液呈蓝色,但CuCl与HCl、NaNO、NaSO都不反应,22324因此无法鉴别;C中FeCl溶液呈黄色,用鉴别出来的FeCl作已知试剂可鉴别出NaOH,再33将剩下的两瓶溶液滴入FeCl和NaOH反应后的试管,能使生成的Fe(OH)沉淀溶解的是HCl,33不溶解的是NaCl。 13(2011年天津)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A )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

18、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解析: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了碳酸钠。 14(2011年广西百色节选)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X2,1),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6 图X2,1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

19、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氯化钠溶液;猜想?:氢氧化钠溶液;猜想?: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O,2HCl=2NaCl,23HO,CO?,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22(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CO反应也生2成碳酸钠。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

20、aCl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2,2-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避免其对OH的检验造成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CO3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盖。 专题三 物质的推断 1(X3,1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图X3,1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HSO、碱Ba(OH)。 242(2)写出图中反应?和?的化学方程式: ?HSO,BaCl=BaSO?,2HCl; 2424?Ba(OH),NaCO=BaCO?,2NaOH。 2233(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

21、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两点):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7 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任意两点均可)。 2(2011年山西)A、B、C、D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 图X3,2 、D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X3,2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C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2?2HO=2HO,O?; 2222通电?2HO=2H?,O ?。 222A、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合理即可)。 实验室制取C物质时常用?而不用?的原因是?比?装置简单(合理即可)(答

22、一条)。 3(图X3,3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NaCO、HCl中的一种。 223图X3,3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 乙NaCO,丙HCl。 23(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BaCl,NaCO=BaCO?,2NaCl; 2233丙和丁:Mg,2HCl=MgCl,H?。 22(3)图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又称为中和反应。 4(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NaCO、NaSO、CuSO、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323244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

23、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CaCO、CuSO。 34(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2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CO、NaSO。 2324(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否(填“是”或“否”)。 (4)对于是否含有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2)作如何改进将BaCl溶液换成Ba(NO)232溶液或Ba(OH)溶液(若步骤(3)填“是”,此空不作答)。 2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

2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 (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Mg(OH)、BaCl;一定不存在NaCO、NaSO;222324可能存在NaNO。 36(有三种元素A、B、C,A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B元素原子构成的固体单质8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请按要求填空: 2,(1)A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时,其离子符号

25、是Mg,该元素在常见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 (2)B的元素符号是S,B元素与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SO(或SO)。 23C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属于盐(填“酸”、“碱”或(3)A、B、“盐”);在这种化合物中,A、B、C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4?8(一定是MgSO的最简比4值;或盐是MgSO,则比值为3?4?6)(填最简整数比)。 37(有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HCl、NaCO 、Ba(NO)、NaSO 、NaNO。将其任意编号,2332243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A、B、C、D 实验 A,D A,B B,C 分别与E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无现象

26、(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NaCO;B:Ba(NO);C:NaSO;D:HCl;E:NaNO。 2332243(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2HCl,NaCO=2NaCl,HO,CO?; 2322B,C Ba(NO),NaSO=2NaNO,BaSO?。 3224348(2011年江西南昌)如图X3,4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转化关系,“D、E、F是氧化物。请回答: 图X3,4 (1)G的化学式为H,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灭2火(或气体肥料、或化工原料等

27、)。 高温(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3CO,FeO=2Fe,3CO等(合理即可)。 232解析:此题根据“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确定A为HCl;“G是最轻的气体” 确定G为H;同时要注意初中化学中的相互转化关系,由G、F的相互转化确定F是HO;由“A?B”22及 B、C的相互转化,而且“B、C、D、E、F是氧化物” 确定B是CO;C是CO。 29(2011年广东佛山)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SO、MgCl、CuSO中的一种2424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图X3,5 9 (1)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OH和MgCl,一定

28、没有CuSO。 24(2)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SO;24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NaSO。 24(3)实验步骤?和?都有相同的实验操作,该操作名称为过滤。 (4)写出实验步骤?的化学方程式:Mg(OH),2HNO=Mg(NO),2HO。 23322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把第?步使用的Ba(OH)(5)2溶液改为BaCl溶液或Ba(NO)溶液。 23210(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A,HB,HO A,HSOC,HO 22242,C,NaOHD(蓝色沉淀),Na

29、SO 24,(1)试推断:A是CuO,B是Cu,C是CuSO,D是Cu(OH)。 42?(2)写出上述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CuO=Cu,HO。 2211(2011年广东湛江)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O?xHO),E、F、I为无色气体。根据图X3,6回答下列问题。 2326 图X3,(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Ca(OH),C:HO。 22(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NaCO=CaCO?,2NaCl。 2233(3)反应?属于置换(基本填反应类型)反应。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刷油漆(或涂油

30、等)(写一条)。 (5)要使反应?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NHCl。 4解析:此题的重要信息是“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O?xHO)”,则A是HCl,B是Ca(OH);同时抓住反应?,能与碱反应生2322成三种物质的是铵盐,根据“A,B”反应推出D为CaCl,从而确定M为NHCl。 2412(已知A、B、C、D、E、F 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A,BC,HO ,2(2)C,KOHD?(蓝色),E ,(3)B,DC,HO ,210 (4)E,BaCl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2,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

31、学式: A CuO,B HSO,C CuSO,D Cu(OH), 2442E KSO,F BaSO。 244解析:此题的突破口是反应(2)和(4),根据反应(2)可推出D 为Cu(OH);根据反应(4)2可推出F为BaSO;从而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出其他物质。 413(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KSO、KCO、AgNO、BaCl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某学生将它们依次编为A、B、C、242332D、E,并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提示:AgCO溶于稀硝酸,而在盐酸中仍然有23沉淀生成) 编号 A,B C,D A,E D,E

32、 B,C 现象沉淀(在HCl、沉淀(在HCl、沉淀(在HCl、沉淀(溶于稀硝没有 记录 HNO中不溶) HNO中不溶) HNO中均溶) 酸) 沉淀 333由以上实验确定:A是BaCl、B是KSO、C是KCl、D是AgNO、E是KCO。 224323专题四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1(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物理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变化的是( C ) A(氢氧化钠溶液 B(石灰水 C(浓硫酸 D(氢氧化钾溶液 2(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C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氢氧化钙溶液敞放在空气中会变质

33、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C.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钙的俗名叫做熟石灰、消石灰 4(2011年四川泸州)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CaCO?,HO,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氢氧化钠。 2325(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aOH,CO=NaCO,HO。所以氢氧化钠固体

34、必须密封保存。 2232(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NaOH=X,H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NaSiO。 222311 6(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全部是NaCO,猜想的依据是CO,2NaOH=NaCO,HO(或空气中的CO与NaOH2232223反应生成NaCO); 23猜想?:全部是NaOH; 猜想?:部分是NaOH,部分是NaCO。 23【实验和推断】

3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现象A ?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稀盐酸(或稀硫酸),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O,2HCl=2NaCl,HO,CO?(与所选的酸2322对应,合理即可)。 (2)若X是Ca(OH)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2沉淀为CaCO(填化学式),该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3)若X是CaCl溶液,猜想?成立的实验现象是现象A有白色沉淀

36、产生、现象B无色2酚酞变红色。 7(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向100 g 8%的NaOH 溶液中通入CO 一段时间后,低温蒸发结2晶,得到白色固体。对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小组的同学决定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中有哪些成分, 【收集资料】CO,2NaOH=NaCO,HO,CO,NaCO,HO=2NaHCO。 223222323【提出猜想】猜想一:白色固体可能是NaOH与NaCO的混合物; 23猜想二:白色固体可能是NaCO和NaHCO;猜想三:白色固体可能是NaHCO。 2333(2)如果猜想一的结论是正确的,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OH ,请将方案填入下表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37、结论 取白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加入足量的BaCl开始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来有2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溶液,振荡、静置后取上清液,蓝色沉淀产生 加入CuSO溶液 4(3)乙同学称量所得白色固体的质量为13.7 g,则白色固体的成分是NaCO与NaHCO233的混合物。 8(2010年山东临沂)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他们认为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了,接着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1)20 ?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38、,2,2, OH NO Cl SO CO 343,Na 溶 溶 溶 溶 溶 2,Ca 微 溶 溶 微 不 12 (2)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与假设】小刚猜想: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小强猜想: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已变质。写出加取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步骤一 并向其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有白色沉淀生成 应的化学方程式NaCO,23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aCl=CaCO?,2NaCl

39、 2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步骤二 酚酞溶液变红色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无色酚酞试液 【得出结论】小刚的猜想正确。 【表达交流】(1)用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CO,2NaOH=NaCO,HO。 2232(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写出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 9(CO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的22制取和性质: 图X4,1 图X4,2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X4,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大理石(或石灰石);若将铜网换成

40、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气体中混有H,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22示)Fe,2HCl=FeCl,H?。 22(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2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X4,2所示。2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发生反应,瓶内2气压降低。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2CO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

41、低。 2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_有沉淀生成等)现象,从而证明CO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2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与CO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证明其发生反应的方法有两种:?2对比实验证实软塑料瓶变瘪和瓶吞鸡蛋是由CO与NaOH反应引起,而不是由CO溶于水引起22的;?检验有生成物NaCO的存在。 2310(2011年山东泰安)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13 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X4,3

42、所示的实验。 图X4,3 (1)写出试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O,Ca(OH)=CaCO?,23232NaOH。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小明猜想不合理,因为NaCO和Ca(

43、OH)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232【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如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 你的猜想正确 NaCO) 23【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因有氢氧化钠存在,滴入几滴稀盐酸,稀盐酸量太少,不会立即出现气泡,但NaCO有可能存在。 23【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通

44、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在废液中加酸至溶液的pH,7。 11(2011江苏泰州节选)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外,还有氯化氢或HCl。 2【实验探究】 ?.小英的探究: 实验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 化学方程式 14 目的 现象 和实验结沦 步骤?中反应

45、方程式SO,为H24?用一支试管另取少NaCO=NaSO,HO23242量原澄清石灰水; ,CO?; 2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取稀硫酸与碳酸钠步骤?中现象为石灰步骤?可能的反应方是否变质 反应制取CO; 水变浑浊或未变浑浊 2程式略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实验结论:所用澄清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没有变质或所用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探究 可能的实 化学方程式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验现象 和实验结沦 反应方程式为HCl,AgNO=AgCl?,3探究气体X中是否含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HNO; 3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氯化氢或HCl气体 溶液 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氯化氢或HCl气体 【实验反思】 ?.同

46、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请你从图X4,4中选择一组合理的装置A(填字母)。 A B C 图X4,4 ?.在上述合理装置的第二支试管内应放入AgNO溶液,其作用是验证HCl气体已除尽。 3解析: 盐酸具有挥发性,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CO气体里可能含有挥发出来的HCl气2体,所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小英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CO气体不含有HCl气体,可检验所用的石灰水是否变质。也可将小英和小青的探究实验组2合起来:先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HCl气体,再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样品(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专题五 科学探究 15 1(2011年山东滨州)小林、小军和小明在实验室用图X5,1装置做CaCO受热分解的3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试管内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图X5,1 【提出问题】加热CaCO后试管内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3【建立假设】小林的假设:CaCO未分解,固体成分为CaCO; 33小军的假设:CaCO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