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素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62140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素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叠问题?重叠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接下来我对这一课做一个反思:一、研读教材。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集合是比拟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根底,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时教师不需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

2、、基数、交集、并集等数学化的语言进展描述。二、反思教学环节为了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创设了“装苹果的游戏情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黑板上的两个圈圈重叠,直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重叠问题。同时让学生对韦恩图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准备。1、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因为新课标明确指出: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2、课堂重视小组讨论合作。?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3、: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讨论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表达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当学生发现统计表上名单和总人数不符时,我让学生先让小组同学讨论,然后再合作画一画,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知识冲突,从而进展韦恩图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3、重视算法的多样性。新课标提倡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算法和解法,因此在学生根据韦恩图列式的过程中,当学生列出8+6-410人时,能够让学生说出其它不同的算法,并说明算理。几点缺乏:1、提问不够明确,提问的有效性不够。在学生发现统计表上和人和参赛总人数不等时,我马上就问学生“有

4、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吏直接,学生还没有充分感受到这个知识冲突,马上要让学生讨论并尝试画图,学生有些茫然不知道要画什么?要怎么画?只有局部聪明的孩子知道要懂得根据黑板上的圈圈来画。这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整个流程。2、对课堂的调控不够。由于前面没上好,课堂的节奏有点乱了,后来学生以展示不同算法时,第一同学说出了8+6-4这种根本的算法,后来想引导学生也可以分三局部来列式,用2+4+4这种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的含义。让两位同学来展示都没有展示我想要的结果,结果就急了,没再让其他同学来说想法。我原本是要表达算法多样的,可以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和我设计的初衷有所出入,这也是

5、比拟失败的一个地方。3、文本的执行力有待加强。整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的话太多,太啰嗦了,怎么看也像一个有近两年教龄的人,好似是刚毕业出来的。甚至比我以前还差劲。后来想想,我觉得可能是在教学设计上有问题,环节之前设计不够严密。三、练习的设计两道课内两道课外的,表达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第1题,是为了稳固韦恩图各局部含义,对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在讲评练习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先后次序,培养学生思考和解题的有序性。第2题学生可以自己画图分析,也可以不借助图进展思考,旨在实现由具体到抽象,提升学生思维层次,引导学生找出重复局部,直接点数,或用加减法进展计算。第3题和第4题,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根据文字信息,并把文字信息转化成韦恩图进展分析解答,层次相对拔高。特别是第4题,让学生根据总人数来求重复局部人数,学生会求,可能并未真正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