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拓展阅读 风筝诗拾趣素材 鲁教版 素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63411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拓展阅读 风筝诗拾趣素材 鲁教版 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拓展阅读 风筝诗拾趣素材 鲁教版 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拓展阅读 风筝诗拾趣素材 鲁教版 素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拓展阅读 风筝诗拾趣素材 鲁教版 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风筝》拓展阅读 风筝诗拾趣素材 鲁教版 素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风筝诗拾趣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曾写下了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风筝成为娱乐用品,当在唐代之后。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南宋大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诗不但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而且让人想见放鸢子的孩子是多么天真,多么得意,多么欢乐。明代时,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就很普遍。明代诗人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了?风鸢图诗?25首,如“江北江南低鹞齐

2、,线长线短回上下;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清代的风筝制作和放飞更为盛行,人人争相娱乐。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曾这样描绘儿童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富于生活气息的画面。孔尚任也有一首诗描写儿童放风筝:“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描写儿童风筝飞不上天,急得怒骂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和老翁。清代一位诗人的?北京竹枝

3、词?写道:“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梯巧,一行飞上青云端。扬州郑板桥?怀潍县?吟诗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回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似蝴蝶斗春归。北方万人欣赏,南方风筝如雪,南北相映,蔚为壮观。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浅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首诗把风筝的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并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断线风筝为谜底更有情趣:“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在清代,还有两位女诗人写断线风筝的诗,构思精巧,绘声绘色,各呈妙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是信笔?诗云:“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另一位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诗曰:“春寒料峭乍晴时,晓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