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鲁教版 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68298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鲁教版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鲁教版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鲁教版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鲁教版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鲁教版 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那么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展教学。一、读。?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开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先请同学们自己初步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然后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学生会根据各自不同

2、的感受表示:有的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有的认为陶罐不但谦虚,而且很善良。有的喜欢陶罐敢说真话,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在学生充分交流的根底上,初步把握了“人物的整体形象特点。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并有层次地展开对话的朗读指导:第一层次的对话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孩子们在评议中理解,在理解中练读,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第二层次的对话,让孩子们自主读书、自己去发现两个罐子神态的变化,再运用刚刚学习的方法自由练读,把自己

3、的理解读出来。第三层次的对话指导,以“恼怒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加上自己的动作读书,与伙伴合作表演,来辅助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宽容。第四层次的朗读指导,用给动画片配音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把所有对话连起来练读,这是在前三次充分练读根底上的总体回归,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二、改。先引导学生领悟这那么寓言的寓意,学生理解的侧重点可能各有不同。如:1人应该谦虚慎重,不应该骄傲自满;2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更不要以自己之长比人之短;3人们应该胸怀宽广,善良真诚,不要像铁罐那样心胸狭窄,孤高自傲;4长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短处,像铁罐虽然结实但容易氧

4、化锈蚀,短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长处,像陶罐虽然易碎,但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这里,就有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巩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确实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住,放飞思路,大胆去想。学生归纳,教师板书:优点 缺点 陶罐 美观 易碎 铁罐 巩固 丑陋师生共同改写这那么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学生分组边议边改,集体创造,大意如下: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

5、吗?铁罐答复:“人们用我们盛东西,并不是让我们比美的。“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和我比美,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被摔得粉身碎骨,而铁罐却无羌。人们掘出铁罐,却找不到陶罐了这样学习就使自己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没有被教材所设定的思路限制住,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展。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改故事我那么放在了第二课时。三、辩学生在朗读人物对话时也总是少了一份神韵,师在课堂中按部就班地指导朗读对话,没融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中。教案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的,那么有意思的故事,应把他们带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随着情节开展自然展开对话呢。教师不是在背教案上课,而是在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感受这个生动的故

6、事。随着故事的开展,我与学生们一起成了里面的陶罐和铁罐,“铁罐,你是在用怎样的态度奚落陶罐啊?“陶罐们,铁罐那么傲慢地奚落你们,我们就来和他来碰一碰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随着教师的一句句引拨,在这场对话中,学生们俨然把自己当作了铁罐和陶罐,随着故事的开展,情绪也自然转换,读对话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陶罐在哪里?谁来为你们的陶罐家族争辩一下啊?一个个小陶罐们理直气壮地道出各自的优势。“我们陶罐不比铁罐差,我是工艺品,花纹很美。“我们不会生锈。“我们也很朴素、美观。一句句的争辩,情真意切。学生通过角色转换,亲自走到故事中,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当学生和教师一同成为情境的一局部,在其中思考、活动到达忘我的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最正确的创新状态,学生读起来会入情入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