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71546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机体方面的因素:(一)年龄和体重: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及代偿适应能力逐渐衰退,用药量应减为成人量的3/4.小儿剂量多按体重计算。(二)性别:男女生理机能不同,对药物反应也不同。(三)个体差异:在年龄、性别、体重、营养、生活条件等相同情况下,不 同个体仍可出现对药物反应的量与质的差异,称为个体差异。有三种情况:1、高敏性:个别病人对于某种药物的作用特别敏感,用较小的剂量就可产 生较明显的药理作用,称为高敏性。2、先天耐受性:少数病人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很低,用一般常用量无效,用到中毒量也不出现中毒症状,称为先天性耐受性。重复应用某些药物后,机体 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逐

2、渐降低,称为后天性耐受性。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 降低,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特异(体)质:过敏体质(可产生过敏反应)或遗传性生化缺陷病者在 服用某些药物时,可产生某些特殊的反应,称为特异质反应。(四)病理状态:可使机体的机能状态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五)精神因素:病人的精神状态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影响,须足够重视、药物方面的因素:(一)药物的结构:是决定药物理化性质的物质基础,化学结构的改变,能影响药物的作用及体内过程(二)药物的剂量:过小的剂量在体内不能引起明显的药理作用,称为无效量.达到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接近中毒的剂量称为极量. 开始出中毒症状

3、的剂量,称为最小中毒量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称为治疗安全范围。安全范围愈大,用药就愈安全。最小有效量和极量间,可产 生治疗效果而又不易中毒的剂量,称为治疗量临床上为使治疗效果明显而又安 全,在治疗量中采取比最小有效量大些,比极量小一些,疗效显著的那部分剂量, 称为常用量.引起半数动物有效的剂量,称为半数有效量(ed50),值越大疗效 越弱。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值越大毒性越小。 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比,称为治疗指数(或安全系数)。三、给药方面的因素:(一)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可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量及作用快慢与 强弱,有的甚至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二)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多数药物可按半衰期长短来给药,通常给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半衰期(三)配伍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称为配伍用药。配合用药后疗效 增强或毒性增强的称为协同作用。 协同效果等于各药作用相加总和的称为相加作 用;如协同效果大于各药相加总和的称为增强作用。配合用药后疗效减弱或毒性 减弱的称为拮抗作用。配合用药后发生不良后果的称为配伍禁忌。配合用药后疗 效减弱或毒性增强的称为药理性配伍禁忌。配伍用药后产生氧化、还原、水解、 中和、沉淀等变化的称为化学性配伍禁忌。油剂和水剂配伍(分层)或酊剂加到 水剂中发生沉淀的称为物理性配伍禁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