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71840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真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年真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年真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年真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年真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年真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真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自考必考概念第一章 概论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3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4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5 现场实验法: 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6 实验室实验法: 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者的心理现象。7 认知 : 获取

2、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8 口语报告法: 也称“大声想” ,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9 调查法: 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10 学习 :是指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 现。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11 注意: 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它既不同于意识,也不同于对某一事物反映的感知、思维等认识过程

3、。简单地说,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12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3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4 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15 生物节律:人的心理活动也体现着周期性变化,如白天工作,夜晚睡觉,这是活动与休息的一日循环。16 日节律: 在人和动物身体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17 催眠: 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18 镇静剂:指一些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包括鸦

4、片、海洛因、吗啡之类。19 兴奋剂:指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20 迷幻剂: 是指能使人产生幻觉的物质,主要特点是能够使意识尤其是感知觉发生扭曲。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21 感觉: 是人们的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22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23 感觉阈限 : 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24 绝对感觉阈限: 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 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25 差别感觉阈限: 是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26 最小可觉差: 是指在

5、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27 明适应 : 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28 暗适应: 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29 知觉 :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30 主观轮廓: 是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31 记忆: 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32 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根据节省法绘制了不同时间间

6、隔的记忆节省图,通称之为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33 学习: 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34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35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其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储存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保持的时间也是有限的。36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37 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信息的抑制作用。38 倒摄干扰: 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7、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39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40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41 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42 比较 : 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3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44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45 聚合思维:

8、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46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47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第六章 智力49 智力: 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能力等等。50 能力: 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51 一般能力: 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

9、和有效地掌握知识。52 特殊能力 : 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53 智商: 是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例。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 100就是智商。54 流体智力 : 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55 晶体智力: 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56 信度: 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或由不同的人使用,其测量结果应该保持不变。57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58 常

10、模: 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59 动机: 是指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60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61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62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63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64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65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66 应激:

11、 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67 道德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68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第八章 人格69 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70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71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72 特质: 特质是个体有别于

12、他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 人格的测量单位。73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74 心理状态: 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75 人格动力系统: 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76 认知方式: 也叫认知风格,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

13、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77 共性特质 :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78 个性特质: 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种。第 九 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79 沟通: 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80 言语沟通: 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81 群体: 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的

14、目标,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各个成员有自己的角色地位,成员之间彼此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82 群体规范: 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83 社会助长: 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84 社会惰化: 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85 去个体化: 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

15、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86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由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发展到支配性水平的过程。87 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至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88 从众: 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第 十 章 心理健康89 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

16、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统一,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90 压力: 也叫应激,最早于 1936 年由加拿大的汉斯。薛利提出,他认为压力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在当代科学文献中,这一概念至少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压力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其二,压力是指一种身心反应;其三,压力是一个过程。91 挫折: 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92 焦虑障碍: 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

17、怕所困扰的状态,它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极度焦虑的体验。93 压力源: 是指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其主要包括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和文化性压力源。94 心理防御机制: 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次保护自己。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抑制、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升华。95 文饰: 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是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96 升华: 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

18、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第十一章毕生发展97 关键期: 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在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98 认知: 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认知方式、认知策略、认知速度和认知成绩。99 社会性发展: 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100 道德认知: 指人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它的发展既包括道德思维能力或形式结构的发展,也包括道德观念或态度的形成与发展。101 横断研究: 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102 纵向研究: 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