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的分布类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75102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古包的分布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蒙古包的分布类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古包的分布类型.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蒙古包的分布类型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 索,终于造出了用木料、毛毡建造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 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 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 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 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锥形圆顶,与侧壁连 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 门板

2、,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 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 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 诸王的帐幕可容 2000 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 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 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 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 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 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

3、,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 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 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 也有分布。 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因为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 下面可以算作 准圆这种形式特点,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受到蒙古包的缓 冲以后, 会在它后面适当的距离,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这是因为蒙 古包没有菱角,光滑溜圆,呈流线型形状。包顶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强 ( 如桥梁

4、 之拱形 ) 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大风来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 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积起来。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 大风。蒙古包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这归功于它的形态构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对搭得“陡”一些,再把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包顶又 是圆的,雨水只能从顶毡上顺着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压力会增加,而且 蒙古包承受二千 - 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寻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 力,是因为蒙古人很懂得力学知识,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学,把压力都分担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没听说一个冻坏的。因 为其一,包内有火,牛羊的粪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 面又绑毡子一层,隔风性能较好。其三,还可以在包内盘暖炕,加上皮褥皮被 怎么会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凉。因为它系球体,通体发白,有较好的反光 作用。其背面还可以开风窗,还可把围毡边撩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