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课文及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81694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课文及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课文及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课文及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课文及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课文及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课文及教学设计【课文】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他改进的水 稻,人称 “东方魔稻 ,比常规水稻增产 20%以上。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他选择这个艰苦的专业,是因为两件事鼓励了他。6 岁时,他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园艺场郊游。 啊,多漂亮的花儿, 多诱人的水果, 他被深深吸引住了,缠着园丁问这问那,对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 世纪 60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好多人没有饭吃。 袁隆平下定 决心要在农业科学上有所作为。 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 成为他终身追求的目标。为了改进水稻品种,使粮食高产,他处处

2、留心。一次,他发现一株稻穗上竟 结了蚕六七十粒大谷子。 要是稻子都像这么大、 这么多,该多好啊 !他把这些谷子 种到田里,可惜长出的稻谷还是又少又小。他不甘心,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 稻,就一定可以靠人工培育出杂交稻。他一片田、一株稻地去寻找可以用来杂交的稻穗,最后终于从 14000 株稻穗 中找到了 6 株。他用这些种子培育出了大量的杂交水稻,并在大范围推广。在水 稻生长期里, 袁隆平爷爷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 所以有人说他 “比农民更像农民 。袁爷爷虽然整天同水稻打交道 ,但他的业余爱好也非常广泛。他喜欢音乐,听 到好听的歌,便和着唱,有时还拉拉小提琴。游泳是他的强项,许多年轻人都不 敢和他

3、比赛。他钟爱摩托车,有时还下下象棋、打打牌,让大脑轻松轻松袁隆平爷爷是个大科学家,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袁隆平为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2阅读课文,学会加小标题。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以抓主要内容加小标题的方法。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袁隆平的资料。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可是,另外一个奇迹却少有人知。你们 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仅用了占世界 7%的耕地, 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 而且惠及了全世界。这伟大的奇迹是怎样实现的呢?这完全依靠袁隆平为科学事业的认真奉献、 执著追求。为此,国家

4、重奖了他。他是怎么获得如此殊荣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 一学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引出课题,板书、齐读课题。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袁隆平 你们课前搜集了袁隆平爷爷的相关资料,现在分小组交流。说说通过这些资 料,你对袁隆平有哪些初步的了解。 给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三、自由读文,运用抓住中心句阅读课文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文中哪一句最能概括课文的内 容,表达文章的思想?请用笔勾画出来,多读几遍,并写出自己的体会。2交流读文后的收获。教师出示主要问题:袁隆平为什么学农?杂交水稻是如何培育成功的?为什 么说袁隆平还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文章分为三局部,每局部的

5、中心句是哪一句?请找出来做上记号。(让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和中心句进行交流,感受围绕中 心句展开描述,使文章条理清晰的写作特点)3 .结合阅读感受和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袁隆平爷爷是怎样的一个 人?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成理,教师就给以鼓励。对于说得特别好的要及时 给予表扬。4你们能不能自己概括一下,试着给每个局部加上一个小标题。(1) 教师提示学生,小标题要能反映这个局部的主要内容,并且尽量简洁明 了。(2) 学生自己练习。在学生练习加小标题的时候,他们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教师要多引导,让 学生一次一次比拟,在反复的练习和比拟中逐渐懂得加小标题的方法和技巧。或 者让有困难的学生以缩句的方式进

6、行,以到达减缓坡度、降低难度的目的。(3)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5. 创设情境,结合搜集的资料和录像,再次深入感受袁爷爷的伟大和可亲可 敬。播放袁爷爷领奖的现场录像,展示当时新闻和媒体对袁爷爷的高度评价和赞 誉,让学生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激发他们为科学献身的激情和自豪感。随后话 锋一转: 有人说袁隆平不过是种出了几株水稻,不配受到这么高的赞誉,对此 你怎么看? 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有意让学生联系我国60年代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袁隆平培植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引导学生感受袁隆平的伟大。6. 回忆全文,指导朗读。袁隆平爷爷多么伟大,相信大家的心里一定充盈着对他深深的敬仰与钦佩,(指导学生边请大家把这种感情融入朗读中吧,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四、拓展练习学了本文,联系生活学习实际,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和生活?五、回忆全文,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