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二中尿的形成与排出.ppt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4699675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侨二中尿的形成与排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华侨二中尿的形成与排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华侨二中尿的形成与排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华侨二中尿的形成与排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华侨二中尿的形成与排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侨二中尿的形成与排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侨二中尿的形成与排出.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 连东胜,欢迎各位领导 老师莅临指导,尿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课时),三 说教法,一 说教材,二 学情分析,说课,尿的形成与排出二,四 学法指导,五 教学过程,(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针对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而安排的,是第一节内容的延伸。本节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与前面所学的血液、血液循环知识联系紧密,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人体各系统之间是协调、统一的。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尿液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的重要性。,一、说教材,(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二)教学目标(根据生物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2)说明了尿液形成过程的物质变化。,(3)肾单位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习惯。(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能力目标,(2)学会运用数据比较,运用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1)通过观察示意图和FLASH动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一、说教材,(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尿

3、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2)说明了尿液形成过程的物质变化。,(3)肾单位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1)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习惯;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能力目标,(2)学会运用数据比较,运用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1)通过观察示意图和FLASH动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一、说教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把“凸显重要概念”落实到教学当中。七年级学生对于什么是概念,还不清楚。本节关于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的重吸

4、收作用等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这些概念是尿液形成的载体,所以把落实对本节有关概念理解作为重点。在本节主要讲述尿液是在肾脏中形成的,形成尿液的最小单位是肾单位。正是因为肾单位具有独特结构,人体才能形成尿液。而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成分流程比较抽象。所以把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作为重点,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和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作为教材的难点。,重点:落实对本节有关概念理解; 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难点: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说教材,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

5、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认识,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特别是理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这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对于七年级的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二)教学目标,(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目标,(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说教材,1、启发式:主要是教师的引导2、直观法:借助模式图和FLASH动画达到直观效果,3、比较法:主要运用数据比较、成分变化比较4、分组合作法: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来学习知识

6、,(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学情分析,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观察模式图、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体 验和理解,并实现交流与分享。,(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四、学法指导:(主要通过学生看;学生问;学生想;学生讨论;学生做来完成学习),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学情分析,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观察模式图

7、、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实现交流与分享。,(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学情分析,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为了突破这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我将血液知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从血液怎样进入肾单位开始,怎样形成原尿和形成尿液为主线,以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为载体,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肾单位的组成,再根据对血浆、肾小囊

8、中液体以及尿液的成分来比较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角色扮演活动,帮助理解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学情分析,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课本62页活动)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

9、,(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学情分析,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g/L):,病人:,正常人:,讨论: 1、与正常人比较,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 2、推测这个病人哪个系统出了问题?哪个器官有问题?,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二)血液进入肾小体,利用课件展示血液进入肾小体和肾单位的结构(复习),(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学情分析,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

10、情境导入,(二)血液进入肾小体,利用课件展示血液进入肾小体和肾单位的结构(复习),(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学情分析,肾单位的结构,肾小囊,肾小管,肾单位,肾小囊壁和肾小管壁为单层细胞,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读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三)形成原尿,1、利用课件展示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作用 ;,2、比较血浆与肾小囊液中成分含量的差异,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理解肾小球

11、滤过作用的概念,(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四、说教学过程,四、说学法,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作用,没有滤过的血液,含各种成分及代谢废物,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形成原尿,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尿的形成,(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三)形成原尿,(四)形成尿液,2、比较尿液和肾小囊液中成分的差异,说明肾小 管有什么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概念,(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

12、)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形成尿液(终尿),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剩下的物质:水和无机盐、尿素,尿的形成,原尿的主要成份,尿液的主要成份,血浆的主要成份,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水、少量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水、无机盐、尿素,血液,回应课本62页检验推测,病人:,正常人:,讨论: 1、与正常人比较,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 2、推测这个病人哪个系统出了问题?哪个器官有问题?,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

13、,1、直观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五)合作探究分角色扮演(游戏),(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三)形成原尿,(四)形成尿液,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肾单位结构名称,另一部分学生扮演血液成分,扮演血液成分在肾单位中的去向。要求扮演结构的学生以指路的方式告诉扮演成分的学生应朝哪里走。,(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五)合作探究分角色扮演(游戏),(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三)形成原尿,(四)形成

14、尿液,(六)利用肢体语言巧记一个肾单位,教师示范,(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五、说教学过程,四、说学法,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五)合作探究分角色扮演(游戏),(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三)形成原尿,(四)形成尿液,(六)利用肢体语言巧记一个肾单位,(七)尿的排出,(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程序,四、说学法,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课件和排出的动画,尿液的排出

15、,肾脏(尿液):,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五)合作探究分角色扮演(游戏),(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三)形成原尿,(四)形成尿液,(六)利用肢体语言巧记一个肾单位,(七)尿的排出,(八)泌尿系统的卫生,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并提出人的尿处理问题,(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

16、,(五)合作探究分角色扮演(游戏),(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九)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异同。,(三)形成原尿,(四)形成尿液,(六)利用肢体语言巧记一个肾单位,(七)尿的排出,(八)泌尿系统的卫生,(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g/L),提示: 血液比血浆多了血细胞,血浆比原尿多了蛋白质,原尿比尿液多了葡萄糖。,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异同,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五)合作探究

17、分角色扮演(游戏),(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九)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异同,(十)检测反馈,(三)形成原尿,(四)形成尿液,(六)利用肢体语言巧记一个肾单位,(七)尿的排出,(八)泌尿系统的卫生,(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十一)课堂小结,想一想,你能回答,一个小男孩在公园撒了一泡尿,过了一会儿,尿的旁边出现了很多的蚂蚁,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肾小管,提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NEXT,想一想,你能回答,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

18、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肾小球出现的病症,使红细胞经过肾小球进入了肾小囊中,随尿液排出。,NEXT,1、启发式,2、直观法,3、比较法,4、分组合作法,1、观察法,2、合作探究法,(一)情境导入,(五)合作探究分角色扮演(游戏),(二)血液进入肾小体,(九)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异同,(十)检测反馈,(三)形成原尿,(四)形成尿液,(六)利用肢体语言巧记一个肾单位,(七)尿的排出,(八)泌尿系统的卫生,(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说板书,五、说教学过程,四、学法指导,三、说教法,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十二)课堂小结,(十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尿的形成与排出(二)一.尿的形成二.尿的排出肾单位产生尿液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排出体外三.泌尿系统的卫生,血液,原尿,尿液,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谢 谢 指 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