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00407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2.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 92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 胰岛 B 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 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 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 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A. 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 细胞膜上甘油载体蛋白的数量 C. 细胞呼吸强度 D. 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 4. 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2、 B. 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 C. 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异养生物 D. 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是 () A AaXY 和 AaXX3 B 、AAXY 和 AaXX C AAXY 和 AAXX3 D 、AAXY 和 AAXXB 3.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2.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 生下一个既是白化病又是色盲的男孩, 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 5. 豌豆叶肉细胞中, 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 A. 1 种、4 种、4 种 B . 2 种、5 种、8 种 C . 2 种、 6.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3、(4 种、4 种 D . 2 种、5 种、5 种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DNA 甲基绿 红色 脂肪 苏丹川 橘黄色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 B. C. D. 7. 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 ATP 的主要场所 B.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 ATP C. ATP 分子由 1 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 D. 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伴随着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 8. 图甲中,ab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 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 胞周期。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图

4、甲 图乙 A. 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B. 处于图甲 a 时期和图乙 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 DNA 复制 C. 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D. 处于图甲 b 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 9. 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合成细胞壁的成分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0.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 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Tl a 和 b 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 A.右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ni

5、B .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有密切的关系 C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 D . b 过程不需要 ATP, a 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11. 对下列曲线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1)纵坐标可以是“吸收量,横坐标可以是呼吸作用强度 B. 图(2)纵坐标可以是酶活性,横坐标可以是温度 C. 若图(3)中横坐标表示底物浓度, 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 则可表示等量酶在不同温度 下的反应速度曲线 D. 若图(3)中横坐标表示底物浓度, 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 表示正常情况下反应速度与底 物浓度的关系,则可表示加入抑制剂后的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 12. 动物脑组

6、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谷氨酸分解成 丫 -氨基丁酸和 CG。 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提取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 10m mol - L 1、最适温度、 最适 pH 等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 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甲:产物 CO 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注:酶浓度固定) nfl Ho Rrl.MrJQ o C- 0 30 时 |ilj(iuin) 图甲 勒质糕度 -31110一二稱敢罠(irtrtwI-L1) R乙 惓代反应達+ imLpnl3, 图乙: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反应物过量) A. CO 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

7、加的原因是酶失去活性 B. 图甲的自变量是催化速率 C. 图乙催化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随着酶浓度增大,酶与底物接触的机会变大 D. 图乙中,随酶浓度增加,酶的活性不断增加 二 、填空题 13. 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发生部 分交换。某同学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一现象,便进行研究。收集的资料如下: I. 将细胞置于含有某种 BrdU 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不断增殖。当 DNA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 中央时,BrdU 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 DNA 子链中。 n .由于 BrdU 掺入的情况不同,经特殊染色后,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 D

8、NA 的一条单链掺有 BrdU 则染色后着色深;若 DNA 的两条单链都掺有 BrdU,则使 DNA 双螺旋程 度降低,染色后着色浅。 川.将处于细胞周期中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 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每条染 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根据资料该同学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完成实验: 配制培养基:在普通细胞培养基中添加 BrdU。 制片: _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的着色情况。 (2) 实验分析: 下列哪项不是本实验所运用的原理 ( ) A. DNA 的半保留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B .植物的组织培养 C.染色体被染色剂着色

9、 D 细胞分化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染色体的现象是 若要观察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 最好选择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细胞, 请描述可能 观察到的现象: _ _ 如果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是否有影响? 。请简述理由: _ 。 14. 根据科学研究证实, 由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 细胞核变为精子的头部,部分 细胞质变为精子的颈部和尾部, 大部分细胞质和多数细胞器被丢弃, 但全部的线粒体却被保 留下来,并集中在颈部,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1) _ 细胞核内含有 ,以便传给下一代。 (2) _ 丢掉大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器,可使精子体积 _

10、,运动 _ 。 3精子快速运动主要依靠 _ 的摆动,其运动的动力主要产生于 _ 。 (4)全保留线粒体的意义在于:线粒体是 _ 场所,通过线粒体的生理活动能 形成精子运动所需的 _ 。 15. 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完成过程需要 _ 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 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_ 。 (3) 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 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 RNA 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 RNA 聚合 酶由 _ 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 用a -鹅膏蕈碱处理细胞

11、后发现, 细胞质基质中 RNA 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a -鹅膏蕈 碱抑制的过程是 (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 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0.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 92 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D 解析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化学物质,如选项 A;二是通过细胞膜直 接接触,如选项 B;三是通过细胞通道,如选项 C;选项 D 是细胞内的信息传递。 2. A 3. A 4. C 解析:首先要识别图中的生物: 为衣藻, 为草履虫, 为变形虫, 为细菌, 为蓝藻; 其次要知道:衣藻、草履虫、变形虫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核膜、核仁;细菌和蓝藻为原 核生物。细胞中都

12、含有两种核酸,即 DNA 和 RNA 变形虫伸出伪足和摄食等行为,体现了细 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其同化作用的类型是自养型。 5. B 6. D 解析 甲基绿与 DNA 反应呈现绿色;苏丹川与脂肪反应生成橘黄色物质; 淀粉遇碘变蓝;蛋 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7. D 8. 解析: 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图甲、 图乙表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分离。图甲中 a 时期和图乙中 BA时期都表示有丝分裂间期,进行 DNA 复制。单倍体生物 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C 9. C 10. D 11.

13、D 12. C 解析:A 项错:CO 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底物已被全部分解。 B 项错: 图甲的自变量应是时间。 D 项错:在反应物过量的情况下,随着酶浓度增大,更多的酶可同时发挥作用,使催化反应速率增加,但酶的活性并没有增加。 二 、填空题 13. (1)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离体置于含 BrdU 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 间取不同时期的细胞经特殊染色后,制片 (2)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 体,其中一条染色较深, 另一条染色较浅 如果发生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则可观察到在染 色体染色较深的染色单体上有染色较浅的部分, 而相对应的染色较浅的染色单体上有染色较

14、深的部分 没有 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而来, 交 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 解析:将细胞在含有某种 BrdU 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 色单体的颜色,根据颜色情况做出推断。 由于 DNA 分子的半保留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第 一个细胞周期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全部是着色深的 (DNA 中只有一条单 链掺有 BrdU);到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 较深(DNA中只有一条单链掺有 BrdU),另一条染色较浅(DNA 的两条单链都掺有 BrdU)。 14. 答案: (1) 遗传物质

15、(2) 减小 便捷 (3) 尾部 线粒体 (4)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 能量(或 ATP) 解析: 精细胞是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精细胞形成后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必须先进行 变形, 细胞核变为头部, 细胞质变为精子的颈部和尾部, 而细胞质中绝大部分的线粒体则集 中在尾部, 因精子的尾部与精子的运动有关, 而其运动是要消耗能量的, 线粒体集中在尾部 通过有氧呼吸提供 ATP 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15. (1)ATP 、核糖核苷酸、酶 (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核 DNA(细胞核) (4) 会 解析 图中过程是 DNA 转录出 RNA 需要细胞质提供能量(ATF)、原料(核糖核苷酸) 和酶。由图示知,细胞质基质中有核糖体,线粒体中也有核糖体。由材料知,线粒体中的 - 鹅膏蕈碱可抑制转录过程,进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 RNA 聚合酶是由细胞核控制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