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70232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优秀名师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 2、反应的原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过氧化氢=水+氧气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一、基本概念 3、实验装置P34、P35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一、水的组成 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

2、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等。 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4、水的性质 6、混合物

3、: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的化合物。 二、氢气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4、密度比空气小,是相A+B =AB 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应。AB =A +B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的生成物是水。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 14、催化作用:

5、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2、空气的成分: 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2、分子的特征: 4、氮气的用途:P24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P25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

6、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SO2 CO 氮的氧化物等。 间隔。(热胀冷缩) 三、氧气的性质 四、原子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固体。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五、原子和分子比较 氧化剂。

7、 1、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具有微观粒子的共性。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不同点: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再分。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3、联系: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五、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元素=原子一类原子的总称 1、物质由元素组成 5、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例如:O的意义:可以表示氧元素,也可表示一个氧原子。 3、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 6、元素符号的书

8、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 六、水的净化 7、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固态、液态、气态、稀1、水的净化 有气体元素)? (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 8、元素周期表 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四、离子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 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味。 五、化学式 3、硬水和软水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2、意义: (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 (1)、表示一种

9、物质; 七、物质的分类方法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妙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一、原子的构成: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六、化合价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不带电 1、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135.215.27加与减(三)4 P75-80电子(一)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价有变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 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

10、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 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子,没有中子。 写。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 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一)教学重点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化学方程书写 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 ? 在等号左右各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配平就是左边有什么原子有多少个都等于右边的全部原子 7.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3、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还原反应 把氧置换出来的反应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

11、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氧化反应 得到氧的的反应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抛物线的顶点在(0,0),对称轴是y轴(或称直线x0)。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一、碳的化学性质 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1、物理性质 二、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1)石墨、金刚石、碳60的物理性质 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2)各物质的用途。 8.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二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

12、,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须知一条边)。量。 2、化学性质 三、元素: (1)助燃性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可燃性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 二、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易溶于水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用途: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化工原料 4、元素和原子比较 三、一氧化碳的用途:燃料、冶炼金属 增减性:若a0,

13、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提纲 小粒子。 一、燃烧和灭火 1. 仰角: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仰角(2)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即讲种 1、物质燃烧的条件 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1)可燃物 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 (2) 空气(氧气) 成。 (3)达到着火点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三、化石燃料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联系 元素的最小粒子 四、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