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反应第一九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06123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中和反应第一九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酸碱中和反应第一九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酸碱中和反应第一九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酸碱中和反应第一九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中和反应第一九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中和反响及其应用位于第五单元“酸和碱的性质,由于本课题内容 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材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并且“中和反响及其应用位于本单元的第二节,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一些性质,通过学生的活动 与探究引入中和反响比拟自然; 同时,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还能增强对这局部知识的认识。 教材设计了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的探究实验来让学生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响。为了说明中和反响的产物, 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而后再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中和反响在日常 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

2、生对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课题2提出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响,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会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响能否发生可能会产生疑惑,这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在本单元课题1中已经掌握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这就为实验探究该问题准备了条件。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还为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响作了铺垫。但要较好地认识中和反响的实质,对于一些抽象能力欠佳的 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困难。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和反响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响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2、通过对酸和碱反响的探究,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来判 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响。过程与方法:1、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加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展学习兴趣。2、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4、教学重点及难点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响的方法中和反响的实质教法和学法本节中设计实验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响,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迁移和探究法突破该重点及难点;对于中和反响实质的理解,主要采用归纳探究和微观离子反响模型展示指导学生总结出其反响实质;其次,还指导学生运用比照实验及数形结合等方法解决其它问题。教学设计一、情景创设:1、夏

4、天被蚊虫或蚂蚁叮咬后,为什么涂上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就可以减轻痛痒?2、 小明的妈妈夏天不小心把面团发酸了,怎么办?你能帮帮他吗?为什么参加面碱能去掉 酸味?以上面两个实例为契机引导学生从答案中感知酸和碱会发生反应。并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二、提出问题1、其他的酸碱之间能不能发生反响?并演示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响 学生进行观察和猜测两种物质没有反响还是反响了没有明显现象, 从而产生认知冲突。 接 下来由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 将该实验进行转化。 采用间接观察法, 即通过 加指示剂三、猜测设计实验方案:1、 引导猜测: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同学之间展

5、开讨论, 设计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案,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 养成科学探究的良 好习惯,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2、 引导评价:大家设计了这么多的有科学依据的方案,谁的方案更便于操作?更便捷呢? 要对学生的方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学习对不同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四、进行实验1、 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来检验你认为合理的方案2、 注意指导实验进行情况和实验操作的标准性、平安性。 学生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与自己的猜测进行对照 通过现象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之间发生了反响。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体验、主动参与 知识的获取过程。 五、交流反思1、 以上的实验探究过

6、程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 反响过程中溶液的酸碱性是如何变化的呢? 注意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溶液酸碱性变化的探索上 自由交流,发现问题,并通过尝试解决问题 , 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使学生学 会质疑,学会思考。 六、进行实验:1、 学生演示:向盛有 10ml 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参加氢氧化钠溶液,用 PH 计测出溶液的 PH 并要求学生作好记录2、 引导学生分析并运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曲线、分析结果 媒体显示绘制反响过程中 PH 变化曲线图3、引导学生知道如何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记录分析数据,绘制反响过程中 PH 变化图,分析曲线图。 总结归纳,得出盐酸

7、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规律 知道怎样可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使学生学会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学会定量的对化学现象 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七、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得出酸于碱能反响,验证一开始的猜测是正确的使学生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八、归纳与总结1、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是盐酸中的 HCl 与碱发生了反响。会生成什么?2、 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引导学生找出反响的共同点4、导出中和反响的定义和盐的定义及其根本反响类型5、提出问题: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响为什么都生成水呢? 自制微粒模型演示 H 与 OH 相互结合形成 H2O 的过程,导出中和反响的实质 通过模型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影像,促使学生将可观察的宏观世 界、粒子构成的微观世界和化学符号有机地联系起来, 使学生深刻认识宏观的化学反响是由于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重新组合的结果。 九 1 、回忆与反思: 回忆一下,探索过程中你有那些收获? 说说自己在这一节课上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反思的过程促使学生将自身作为建构对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