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化学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7126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化学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初中化学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初中化学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化学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化学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初中化学试卷分析20142014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昌江中学 谢培武 试卷结构 本套化学试题共五大题,27小题。选择题1-14小题(42分)、填空题15-22小题(28分)、简答题23-24小题(8分),实验题25小题(12分),计算题26-27小题(10分)。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套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分值高达89分,突出了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功和应具备的化学素养。任何一门学科走向科学的过程都是形式化、符号化、建立数学模型、实验模型的过程。不同学科构建符合自身研究对象特性的形式、符号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就是这门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和工作

2、方法。本套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试题分析和评价 本套化学试题考查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设定的“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物质的化学变化”中最基本的、核心的内容,试题努力反映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应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整本书各部分内容比例失调,试题难度偏高。下面是2013年海南省中招化学考试和本次考试在各部分内容比例分布对照表: 2013年海南省中招化学考试 本次考试 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2% 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9% 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21% 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34% 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22% 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57% 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5% 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0% 中学化学教

3、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不是诸如分类、实验、计算等特殊的方法和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 ,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 宋心琦 这份试题有关微粒观、元素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内容占据了整份试卷,这些内容需要背诵和记忆,初学化学的学生大部分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消化吸收的,需要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本分试题学生不好考出理想成绩。背诵或记忆某些具体的化学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是化学

4、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是培养思路方法的基石,是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必备基础。本套试题突出了背诵或记忆的效果,淡化了它们可作为载体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涉及到化学符号记忆的有3、11、15、17、18、22、27小题。 1 本套化学试题有利于教师综合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化学知识的发展概况。但在注意联系实际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化学科学的发展等方面做得不够。不能注意到五个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内容的合理分布,在“身边的化学物质

5、、化学与社会发展”方面涉及较少,不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觉地学习。同时,试题要求极细极烦,分值又少,如21、23、27小题。在多角度、开放性思考问题方面,在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方面渗透力度也不够,而且化学主干知识、核心概念考查面窄,有陈题或雷同题。化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突出化学的教育价值。坚持突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 答卷情况 表1 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分析表(总体样本311人) 分数段 90100 8089 7079 6

6、0-69 31-59 30以下 人数 23 40 40 32 90 86 平均分 94 83 73 65 41 19 表2 各大、小题分值、海南省中招难度值、本次考试难度值 题 号 分值 海南省中招难度值 本次考试难度值 一、1 3 0.50 2 3 0.60 平均值0.60 3 3 0.45 4 3 0.80 5 3 0.40 6 3 0.50 7 3 0.45 8 3 0.50 9 3 0.50 10 3 0.40 11 3 0.40 12 3 0.45 13 3 0.70 14 3 0.40 二、 15 8 平均值0.60 0.40 16 3 0.60 17 3 0.50 18 6 0.

7、60 19 2 0.60 20 3 0.40 21 3 0.60 22 2 0.30 2 三、 23 4 0.80 0.40 24 4 0.70 0.60 四、 25 12 0.45 0.40 26 4 0.50 0.50 27 6 0.40 0.30 全 卷 100 0.55 0.45 2013年海南省中招化学考试难度分布比例和本次考试难度分布比例对照表: 2013年海南省中招化学本次考试 考试 难度分布(容易题?中等题?7?2?1(大约) 1?8?1(大约) 较难题) 30 o45 o60 o全卷试题总难度 控制在0.55左右 在0.45左右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卷难度系数约为0.45。其中

8、,难度系数在0.4以下的占37分。中等难度(含中等难度)以上的题有:3、4、5、6、7、8、9、10、11、12、14、15、17、18、21、22、23、25、27小题,几乎全卷。本套试题,学生能独立考取60分已属不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因此,考取70分以上的可视为优良。 (5)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答卷、出题反映出的问题及引发的思考 1、迫切唤醒学生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正切:从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30分以下的考生人数为86人,占27.7%。大面积的低分率,表明相当部分学生放弃了学习。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9、的原因在哪里,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必要,品尝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这是我们教师以及家长应严肃思考的问题。 4.坡度:如图2,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坡角的正切称为坡度 (或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转化学困生是控制低分率的必经之途 (1)以学定教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以学生会不会为准,不看讲了几次。树立大教育观,坚决摒弃所谓的“直击中考”的观念。唯有如此,才可能解放教师,课堂教学才可能生成更多的智慧,才可能真正还原化学学科的本来面目,化学课才可能变得更加有趣,才可能让更多升学无望的学生爱上化学。此为解决大面积低分的重要途径之一。 (2)分层教学 (3)相离: 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

10、叫做直线和圆相离.课堂教学应重点放在“7:2:1”的“7”部分,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尊重“厚积而薄发”的成长规律。轻视“7”部分的夯实教学,而一味去追求“2”和“1”部分,这种似“空中阁楼”的构筑会造成大崩塌。 (3)学会等待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和宽容学生成长中的差异,杜绝满堂灌这种揠苗助长的习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2、重温课程标准,加强钻研教材,以适应学生时代发展的要求 3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

11、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化学课程标准的5个一级主题,其中“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亮点,既符合学生认知过程又符合科学知识产生规律。本份试题对这方面的考查明显力度不够。这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力度不够可能有联系。建议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掌握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和知识学习的深广度,在教学中妥善处理好各部分内容的关系,给学生明确健康的学习发展方向。 3、分散教学难点,避免难点集中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界点 建立微粒观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该部分内容涉及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

12、界,学生缺乏认知的感性基础,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如元素、分子、原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比较集中,学习难度偏大。初中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还不能理解学习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的作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不足。此外,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也是历来教学的难点问题。化学教师都知道,化学用语(这两部分内容)作为化学科学思想的直接表现,它可以简便地、确切地表达化学知识和化学学科思维,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工具。但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可能还会造成初中化学教学的分化点。所以,微粒观、元素观的建构需要通过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才能全部达成。我们在教学时,如果仅仅把它当成一种工具来训练,可能会枯燥

13、乏味,还需要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来辅助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本人认为初中化学教学及考试考核,不应把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建议整体规划,分阶段建构,在不同的学习单元中,用不同的知识作为载体,逐步加以构建。此次考试,这方面内容太多,难度不小,学生考得并不理想亦是情理之中。当然学生答题反馈出问题亦不容盲目乐观,30分(89人)以下的学生对这两部分内容几乎是一窍不通。 此外,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也需要我们教师引导。课堂上经常安排一定的时 间让学生针对化学用语写一写、练一练、评一评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次考试就暴露出学生对化学用语表达不准确、不到位的问题。如化学反应条件、箭头的使用

14、 混乱,不注意变化规律的适用范围,化合价、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或错误如把2CO2写成(CO)2等,等等。提醒我们在教学时,除了要严格要求、适度强化之外,2还要注意自身的规范使用,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尊重认知规律,重视夯实基础,落实“以学定教” (7)二次函数的性质:我县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自主性有待提高。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牢固地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控制教学进度,关注学生的差异,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掌握也不好,对于需要理解与迁从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移的内容丢分更为严重。考试结果表明:涉及思维过程与能力的内容,学生丢分严重。像6、10、

15、14、22、23、27小题,大部分学生无法得分。有的学生大概知道题目的意思,但不理解其内在的实质,因此不能从化学的角度来答题;有的学生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却不能将它们综合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记住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解题格式正确,但是“质”与“量”的问题不理解,造成不能合理解题。27题中质量与体积的转换,本来是一道简单的物理知识,却不到40位学生能过关,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大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目标的落实。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