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7129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优秀名师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红甸中学 沈鹏飞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犹如渠道和轨道,一旦修成后,学习就只是个过程而已,可以畅通无阻,不断前进。有些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有些习惯是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 关键词:培养 学习 习惯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格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学习习惯是学生在较长时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巩固的行为定势,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学习

2、效果。下面结合本人教育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几乎每一名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学习过程。不仅对以后的学习内容、所要遇到的困难有所了解,便于在课堂学习中把握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更重要的是这种自学的过程锻炼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得到了加强。预习能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可以使学生更从容地听课,听起课来当然会轻松。预习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而更好地形成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有效课堂。此外,预习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

3、心,从而超越其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从而导致听课没有重点,听课效率不高,教师讲课的速度也提不上去。学生如能借助课前预习的预热效应,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上课时能紧跟教师的讲授进度,能抓住讲解重点,能够积极思考,不断地质疑问难,听讲效率较高。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学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平均用力,难以消化,以至对接受新课丧失信心。做好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新课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主动积极地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同时注意老师的分析与推理,学会正确的思维方

4、法。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二、培养学生敢讲善提问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们敢于讲的习惯,作为课堂练习的基本要求,如能条理清晰地分析题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路;观点鲜明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数学的语言讲究规范、精练,要做到这几点很不容易,那就要求老师在课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培养,进行训练。小组讨论是数学课中常用的教学形式。在小组进行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只有一位同学唱主角,其他同学旁听。这也需要老师有计划地进行组织训练,使学生们知道应该怎样去讨论,而不是将讨论流与形式。 积极提问是学生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学生积极提问,教师便能及时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帮助学生学得知

5、识。学生积极提问,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相互激励学习动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帮助学生会提问,使学生知道,只有清楚数学中的各种概念,才能发现问题。 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常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进行合作交流时的良好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在的数学课堂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所以学生需要学会合作,并大

6、胆交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打造有效地数学课堂学习。 四、培养学生善于“写”的学习习惯 33.123.18加与减(一)3 P13-171写笔记 6 确定圆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做笔记的过程是语言操作过程,也是大脑积极思考的过程,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上课写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要求学生对听课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它包括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可用课内督促、课外检查的办法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其中还需要教师经常性地讲评和个别指导。写笔记还能使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学生持之以恒,就能习以为常。 2、写解答。 写解

7、答应该是落笔前思路清晰,落笔时态度认真,落笔后有复查的习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除了对作业规范常抓不懈,还需要时常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做事要仔细,认真的重要性。有学生在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无头无尾,只有中间的方程及计算过程。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用方程解应用题时。就应该告诉学生先设未知数,这一步体现了从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列方程并解答,最后写答,这一步体现出数学问题又回归了实际问题,学生养成了习惯1、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之后,作业就能给阅读者一种美的享受。在解题教学中,经过认真审题、探求解题途径、明确解题思路,还要进一步达到正确、合理、简捷、清楚、圆满地表达出问题的解决过程

8、,这就要求有理有据地由已知出发,逐步推演,转化,进行有序、合理、正确的推理、运算、作图,展示从已知到结果的系统过程,达到对数学问题的最终解决。 104.305.6加与减(二)2 P57-603、写问题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写出问题”,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作为一项教育目标来实现,这样既给了每个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保护了学生所谓的“隐私”,把可有可无的问题提出来,把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诱导”出来,以确保不让

9、任何“蛛丝马迹”漏掉,它是让学生具有安全感地提出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让学生写数学问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拓宽了师生交流的空间,和谐了师生关系。阅读学生的数学问题,不仅能使我更广泛地、更深刻地了解学生,而且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的学习习惯 函数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

10、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2)如圆中有直径的条件,可作出直径上的圆周角.(直径添线成直角)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在学生阅读题目时,常会出现遗漏了重要字眼。从而导致漏答题或答错题的现象。因此,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题时,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细心读题,并在重要的条件下做上记号,这样就

11、能避免遗漏。长此以往,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是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好习惯。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主干。习惯养成教育是培根育本教育,做人做事教育,成长成功教育,习惯比成绩、才艺重要一百倍。数学素质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将来成功的必备素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1、胡金波 更加规范 更高质量 更具特色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0.9 2、郭振有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中国教育报 2010.5.10第三版 点在圆内 dr;3、张廷亮 关注学生学习中的“隐私” 江苏教育 20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