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 萧山杨梅教案 语文S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18100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 萧山杨梅教案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 萧山杨梅教案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 萧山杨梅教案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 萧山杨梅教案 语文S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 萧山杨梅教案 语文S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 萧山杨梅教案 语文S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萧山杨梅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4.会认“杭、咖、啡、籍、遨、兼”等6个生字,会写“杭、咖、啡、阅、籍、兼、蝉、初、库、沧”等10个生字。掌握“杭州、咖啡、书籍、兼管、蝉鸣、初中、宝库、沧桑”等词语。教学重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难点: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准备作者资料、书籍爱的教育寄小读者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2找学习伙伴互相读一遍课文,尽量把课文读通顺。检查识字情况。3分节指名读

2、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放开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整体感受课文。二、质疑解难1简单介绍本文主人公袁鹰。他成长为作家,和他酷爱文学,从小大量阅读课外书有密切关系。介绍“萧山杨梅”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1)组词:籍()()初()() 阅()()兼()()(2)理解词语:遨游:漫游,游历。领略: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惬意:满意,称心,舒服。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

3、的怀念、感激之情。三、浏览课文,观看插图,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1、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2、整理图书吃杨梅。四、指导写字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2观察生字字形,记忆字形:“遨”:敖+走之旁“兼”:笔画记忆“初”:衣补旁3.指导写字:“籍”:上下结构,左下“耒”,右下“昔”“兼”:笔顺是先写两竖再写撇捺。“初”注意部首“沧”最后两笔是横折勾,竖弯勾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五、作业: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第二课时一、导入课题:出示杨梅图。杨梅大家都吃过。“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板书:萧山杨梅齐读课题“常常”还可

4、以换成什么词语?经常、时常意在理解文中词语,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这是为什么呢?打开书自读第一自然段。带来一丝温暖,想起一位老师。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作者四年级时的语文金老师。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金老师的哪些事?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板书: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意在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三、学文探究: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读读金老师的外貌。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感觉金老师会比较严肃。2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我从金老师口中第一次听到“课外阅读”这四个字,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直到如今。金老师

5、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因人施教,个别辅导。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金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指导朗读。看第一幅插图,想象我们读书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自读;指名读;评读。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关心学生。板书:关心3自读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校园十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

6、理解词语:“十分”“只有”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体会在只有蝉鸣十分安静的校园中边整理图书边读书的感受。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理解词语:“尽量”“最”这两个词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金老师善于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说明他尊重、爱护学生。指导朗读。读出金老师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同桌互读;指名读。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理解词语:“又又”“一直”“都”这些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表面是说

7、杨梅的好吃,更深的含义是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指导朗读。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们吃杨梅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读读这句话。自读;指名读;齐读。意在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品读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的赞美之情。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爱护学生。板书:爱护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质疑:读完这一段话,你有什么问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

8、索人生。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让我们也饱含着对金老师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读这一段。四、课外延伸:在众多的课外书中,金老师最早让“我”阅读的两本书是什么?爱的教育寄小读者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我想你一定从中有所收获。然后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读书体会。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板书设计:萧山杨梅鼓励课外阅读关心感激整理图书吃杨梅爱护思念 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听写词语。鼓励遨游陪伴探索三、语文百花园五语海畅游1词语真有趣。目的: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读一读这两组词语,想一想加点字的作用。连接前后两组词语,前后两组词语无轻重、主次之分。再读这两组词语,体会连词“和”及“与”

9、的用法。你能用上“和”及“与”这两个连词说几个这样的词组吗?2下面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站错了队,把它找出来写在括号里。找一找,谁不属于这一类,说说理由。学生是一个人的身份,不属于按年龄划分的这一类。少年是年龄的一个阶段,不属于按职业划分的这一类。电视是电器的一种,不属于按戏剧划分的这一类。电影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不属于按电器划分的这一类。读一读,感受事物是按一定的类别划分的。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目的: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读一读句子,试一试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想一想理由。指名读句子,加标点,谈理由。相机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中间的停顿。引号通常用在引用别人说的话,还有个特殊的用法是有特殊含义的句子用引号标出。书名号用于标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及古诗的诗题。同桌互查,所填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读句子。四、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吴老师的心愿:理解吴老师的心愿,感受吴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心、爱护,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