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思考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25494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思考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思考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思考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思考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思考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思考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思考 摘 要:本文对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关建设性策略,希望以此来提升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音乐; 教育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04-140-001 在现有的教育目标下,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音乐教育作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相对于国外一些资深的高校来说,其尚处于开展阶段,特别是在教育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缺乏。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将艺术教育改革作为一项重点课程全面推进,但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

2、体系建设起步晚,开展慢,高校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1教育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音乐教育管理模式难免走上老路,大多数高校片面追求教育的进度和速度,而无视了教育过程的有效性,不仅严重地抑制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导致了教育质量低下。 11机械化管理。大多数高校在音乐教育管理上过分地强调教育的程序性,以至于缺乏灵活性和民主性。比方通过事前编写教学方案、制定教学大纲等来安排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进程。这一种机械化管理模式,使得高校在音乐教育上形式僵化,难以取得实际性的突破。 12管理内容高度统一,缺乏创新。高校音乐教育管理习惯了“由上而下的统一调配方法,由

3、此导致音乐教育管理内容高度统一,指令性强,下面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更谈不上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大多数高校要求老师和学生执行统一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按部就班的管理模式过分追求教学的效率,下放权力缺乏,致使老师和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做出调整。 2课程设置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21课程结构不合理。受到专业课程的影响,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选修的形式来到达教学的目的,但由于选修课程并不是向全部学生开放的,因此只有一局部学生能够接受音乐的熏陶。加上选修课一般是建立在学生自愿选择的根底之上的,从而导致接受教育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2课程内容单

4、一。大多数高校的公共音乐课程的设置如出一辙,无非音乐根底知识、中外音乐鉴赏等几类课程。从课程上来看,教学内容非常狭窄,主要以根底类和鉴赏类的课程为主。大多数高校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一般比拟偏爱于鉴赏类的课程,如浙江传媒学院有5门音乐课程,音乐鉴赏类就有4门,比例到达90%。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措施 针对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对于建立有效的普通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议。 1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是如期、高效完成任务的保障,也是贯穿教学始终、联系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过程,在学校推进教学任务中发挥着全局性和整体性的作用,从而使教学能够有目的、有方案地推进。因此,要想

5、加强高校的教育管理,必须首先从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入手。 1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体系。在音乐教育管理上校长和主管教学的部门不应再享有绝对的权力,适当地将权力下放到院系。由于每一个院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校音乐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兼顾每一个学院系的自身特点。比方在制定音乐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时候,学校只要指出一个大概的教学方向就可以了,然后要求每个学院的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优势,制定出既符合学生开展,又有利于推进教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来。这一种分权的教育管理体系,充分地考虑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真正地做到了以人为本。 12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6、是检验老师在一学期内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的评价,以量化的形式来测定和衡量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的重中之重。 2创新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在思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各高校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需要,创新课程设置。 21适当调整课程结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情况、教育目标设计等来调整课程结构,形成以选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比方学校可以在大一上学期增加一门音乐必修课程,必修课程以音乐根底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弥补学生在中小学时对音乐认识缺乏的缺陷

7、,根本到达音乐“扫盲的目的。 22拓展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不应仅仅停留在鉴赏上,而要以音乐为核心,多方面、多层次地拓展课程内容。根据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根底教育的三类教育方向,学校可以设置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和音乐教育类课程,吸收更具有时代特征和更有生命力的音乐知识进入课堂,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三、结束语 建立高效的、科学的音乐教育管理体系,对于营造和谐的、有序的教学环境,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当前高校在音乐教育管理上仍然有缺乏,但是随着经济的开展和教育思想的变化,高校音乐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将逐渐走向制度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宋瑾瑾.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调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21 【2】王玫.湖南民办高校音乐教育的考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