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苏教版20180531266.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73557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苏教版20180531266.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苏教版20180531266.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苏教版20180531266.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苏教版20180531266.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苏教版20180531266.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 2018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上交。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 题纸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基本积累与运用(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6 分) 水气氤氲,人文 hucu,南通不仅是文明之邦,而且是鱼米之乡。人与大自然互相 “依存、亲密

2、和谐的关系,形成了这里 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在这个独特环境和氛围中 yny 出来的通派盆景艺术,在全国八大盆景流派中 A (独树一帜/独出心裁),显示出丰厚的文 化 dyn。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 A 处横线上。(1分) A 处的成语是 。 3语段中第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 。 4. “”江海中学拟举行 创新随想 系列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9 分) (1)南通人顾臻荣获“2015”年度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 大奖,学校决定于 2017 年 11 月 15“日邀请他来校为同学们做 探索与创新”专题讲座,请你以校

3、长室的名义拟写一份邀 请函。(4 分) 1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学校正征集宣传标语,你们班有同学拟写了上半句,请你拟写下 半句。(2 分) 绘制新世纪科技蓝图 (3)格列佛游记中也有所谓的“创新”“,比如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词汇,采用 以 ”“”物示意 的办法表达思想。请你再从中简述一些有关 创新 的故事情节。(3 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君子好逑。(关雎) 蒹葭萋萋, 。(蒹葭)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晏殊浣溪沙中, , ”两句将自 然景观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生发出值得

4、玩味的情趣。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表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62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 67 题。(6 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 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简曲梅花落, “”诗人这里有意用作 落梅花 。 2 6.“”第二句中的 望 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3 分) 7.三、四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812 题。(15分)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

5、“”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 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 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 ”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 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无所用心,略

6、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 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 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有删节) 【注】 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按图:按照地图。 这里指看着地图。利害:这里偏指好处。冲:交通要道。覆溺之虞:船翻人被淹死的忧 患。无远迩:无论远近。显用:重用。一州:指岳州。以利及物:凭修这个堤来惠及 百姓。虑熟谋审:深思熟虑。不以废:不要把它废弃。纪:记载。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顿一处)。(2 分)

7、有 事 于 州 者 近 而 且 无 患 盖 虑 于 民 也 深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予发书按图( ) 问其作而名者( ) 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 分) 3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11.“”偃虹堤记写到 (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请写出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语句。(2 分) 12.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姑妹篇,都写了滕子京的事迹并就 此展开议论,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比较两位作者议论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 分) 【甲

8、】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 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 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 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同点: 不同点: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 1316 题。(1

9、8 分) “”培养自己的 静能量 鲁 云 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 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 “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 ”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 静下来就好了。 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 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 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定

10、计划,一旦 “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 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 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 “”“”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 成功学 ,寻找成功的 终南捷径 ,希望一蹴而就。 4 “”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 “”告诫过我们: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显 “然,安静也是一种 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 能量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 “”“”自己定了 静坐 的 日课 :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安

11、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 “”记杨善洲,退休后 自找苦吃 ,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 5 万多亩。来访的记 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 “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 精 ”神绿洲 吧。 “”“”培养 静能量 ,要学会追求安静。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安静并非招之即来,要 “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 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 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

12、习惯,心沉下去, 静” 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培养 静能量 ,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 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 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 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培养 静能量 ,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 修行 ,只要心无旁骛,处处 “”“可以历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培养 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 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 本文有删改)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14.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 分) 15.请为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 分) 16.“”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 静能量 。(5 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